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程的对策

2021-12-06 10:36翟默陶田镇铭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思政教育高职教育

翟默陶 田镇铭

摘要: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铸魂育人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载体,对于推动高职思政课程创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阐述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程中的意义,分析了课程融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课程融入对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职教育;思政教育;职业教育

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多次强调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体系融合的意义,这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发展契机。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都属于理论性、知识性和文化性较强的内容,高职学生普遍理论素养和文化课程成绩相对于本科生较差,高职教育又有其特殊的职业教育属性,因此在课程融入中应该结合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探索创新的方法。

一、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程的意义

(一)是高职文化育人的需要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培育时代新人,就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就承载着育人教化功能,能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涵育大学生的德行。比起生硬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号召力,能够把大学生凝聚在一起,其独有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更容易实现文化育人,有利于推陈出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能力。

(二)提升思政课程实效性

当前高职思政教学环境日益复杂,面临新时代和全球环境变化的巨大挑战。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担负起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使命,改变传统课程政治教化和理论灌输的弊端。传统文化教育能够丰富高职思政课程内容,创新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三)更好地传承中国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精华,为了更好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高职院校也要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高职学生要肩负起传承者和传播者的职责,与时俱进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就需要在思政课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进行现代阐释和时代解读,实现创新发展。

(四)促进高职学生发展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怡情养志的功能,能够更好地培养高职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他们行为的外化,展示他们良好的精神外貌。更好地解决高职学生在消费主义时代所面临的精神迷茫、消极懈怠等问题,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他们的知识文化素养。

二、当前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程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的问题

高职学生文化功底薄弱,而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程理论性强,需要较为广博的知识和理论素养。另一方面,在信息时代,大学生课外书籍阅读量越来越少,花在社交软件和短视频平台上的时间越来越多。这样就导致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程融合的过程高职学生学习较为困难,融合度相对较低。

(二)传统教学模式的问题

传统思政课堂教学注重理论和单向灌输,高职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加之当前思政教育实践活动不足,传统文化活动千篇一律,缺乏创新的教学手段,导致教学实效性差,很多教师也缺乏融合能力。

(三)融入过程缺乏协同

当前融入过程中课上和课下、校内和校外协同不足,在传统文化和思政课程的融入语境上还相对较差。除了思政教师之外,高校辅导员、专业教师和学生干部都没有广泛参与进来,没有实现过程育人。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程的创新对策

(一)提升高职学生个人素养

要充分发挥高职学生的积极主动性,鼓励他们阅读中国传统经典,广泛涉猎传统文化知识,提高认知能力。在传统文化的渗透中,建立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提升对传统文化的应用能力,通过传统文化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使之融合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之中,方便课程的融合。在高职学生家庭层面,要从基础教育阶段起注重家庭熏陶,鼓励孩子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个人理想和追求大同的统一。

(二)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在融入内容方面,要深入挖掘二者融入契合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家从中对其进行梳理、凝练和升华,在课外进行拓展。比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注重中华优秀传统观念的渗透。在“毛概”教材中要讲清楚毛泽东和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价值。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澄清马克思主义能够中国化原因。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中用史实证明是为了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融入方法方面,要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深入浅出地进行渗透,创新教学方法,除了课堂教授、案例教学、专题教学之外,还要丰富实践教学,开展多样性的校内和校外教学活动,运用新媒体技术平台等手段,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提升协同教学融合程度

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强化思政课程理论知识,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打下基础。协同教学中要与时俱进,根据最新的政策和形势变化进行融入,比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议题、大学生功利主义的现实问题以及高职学生理想信念和个人道德如何建设的问题等。还可以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注入更多人文元素,提升课程的鲜活性和创新性。

结语

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高职思政课程中应该不断创新手段和方法,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献

[1]崔小云,冼梨娜.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教育教学课程实践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20(11).

[2]徐洪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地方高校思政课教学探索——以绥化学院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5).

作者简介

翟默陶,(1988.6--)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田镇铭,(1989.12),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硕士,中级经济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增长。

河北省高校党建研究课题:基于专业基础的“芯”育人体系构建(编号:GXDJ2019A035)

猜你喜欢
中国传统文化思政教育高职教育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