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困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培养

2021-12-06 10:36安巧妹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学习心理学困生培养

安巧妹

摘要: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时,不仅要关注学生们课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密切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尤其关注学困生心理健康情况。在高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更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习心理培养,帮助学生们构建良好的学习心态。本文将探究高中数学教师可采用的教学策略,以实现对学困生的良好学习心理培养。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心理;培养

前言

高中阶段数学课程难度加大,为学生们带来了不小的学习阻碍,在学习上存在困难的高中生面对较大难度的数学知识,极易产生心理障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基于以上情况,高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教学策略,实现对学困生的心理教育,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学习心理。

一、鼓励教学,提高学生信心

学困生在学习时往往自己会率先产生畏惧、逃避心理,基于这种情况,高中教师应当对症下药,采用鼓励式教学方式来带领学困生进行学习,帮助学生们建立起自信心,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学习心理。

例如,在高一年级学习第一单元知识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们进行鼓励式教学。在上课时,我会这样对学生们进行授课:“同学们,大家已经从初中升入了高中,成为了一名高中生。高中的学习相对于初中,难度的确加大了不少,但与此同时,大家的心智也会发展,学习能力也会提升,大家面对数学学习不要心存畏惧,相信自己,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够取得自己满意的成绩!”。通过这样的心理建设,学困生会从心理上得到鼓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积极投入到高中数学学习之中。而在讲授高中知识时,我会这样鼓励学困生:“第一单元知识都是初中课程中大家没有接触到的,但难度又要比高中知识的平均水平低不少,大家只要学会这一部分知识,就能够成功步入高中数学学习!”。

再比如,当学困生难以跟上高中数学教学进度时,我会这样鼓励学生:“大家如果在课上时间学不会也不要着急,因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学得快忘得快,而有的学生虽然学得慢,但他们掌握得会更加扎实、牢固。如果你课堂上跟不上大家的进度,心里也不要感到着急,认真听老师讲解,课下积极消化吸收,学习效果说不定会更好哦!”,通过温柔的语言表达,学困生们焦虑的心情将会得到抚慰,从而培养了学困生良好的学习心理。

二、课上提问,给予表现机会

以往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师往往过于关注学生们是否能够正确回答问题,是否影响课堂进度,而忽略了课堂提问的检验性和引导性。事实上,合理设置课堂提问能够有效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心理,课堂上通过问答的形式给予其表现机会,很大程度上能够增强其自信心,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学习“函数”相关数学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来巩固学生们对于琐碎知识点的掌握。“XXX同学,你能不能告诉大家函数都具有哪些性质呢?”。待學生正确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教学:“这位同学回答得很好,把函数的基本性质都给大家梳理了一遍。XXX同学能不能再给大家讲一下,‘函数的单调性和增减性’具体是什么样的含义呢?”。在提问的同时,我会在黑板上为该同学画出某些具有代表性的函数图像,引导其进行回答。以基本函数一元一次函数作为案例,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两种不同的情况——“当a>0时”、“当a<0时”,让学生根据具体图像来进行作答,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积极思考,有效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心理。

再比如,当学习指数函数时,我也会以课堂提问的形式给予学困生表现机会:“这位同学,你们能不能告诉大家我们曾经学过的、经常见到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指数函数呢?”在引导下,该生顺利回答“y=eˣ”,而我会继续对该生进行提问:“在这个函数里,谁是自变量,谁是因变量,而谁可以变化,变化单位又是怎样规定的呢?”从而引导学生对指数函数的基本概念进行巩固,给予其表现机会的同时,又夯实其基础,培养其良好学习心理。

三、课下交流,及时查缺补漏

在高中阶段,仅仅凭借时间有限的课堂教学,很难有效培养学困生良好的学习心理,高中数学教师也应当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交流与沟通,面对面地询问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真诚地给予其指导或学习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在当下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困难,锻炼其学习态度,鼓励他们在课下积极寻找教师交流,及时查缺补漏,保证学习效果。

例如,李小明同学在学习“指数函数”相关知识时,遇到了困难,不能正确理解“指数函数”的含义,很难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并产生了失落、沮丧等不良情绪。这时,教师就要及时洞察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感态度变化,并结合学生近期学习效果综合考虑,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邀请学生在课下时间与自己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其克服消极情绪,培养其良好学习心理。在面对李小明同学时,我会在下课之后,走到李小明的座位上,轻声告诉他“李小明同学,跟我来办公室聊聊天吧!”通过亲切的话语,引导该学困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或者是讲一讲最近情绪存在怎样的波动。在听完学生倾诉之后,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们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更要注重解决学生学习心理方面的隐患,防止学生郁闷情绪堆积,产生心理疾病。我会耐心、细心地为李小明同学再次讲解“指数函数”相关的知识点,并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高中的某些数学知识难度确实不低,存在听不懂、学不会的现象是很常见的,当遇到这种问题时,不要感到沮丧、失落,可以来办公室再问问老师,让老师再给你讲解一遍。老师看到你主动来问问题,心里会感到非常高兴的,并且非常乐意给你解答问题!”通过心理疏导,李小明将释放心理压力,以更加轻松愉悦的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并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心理。

总结

高中阶段学困生们不仅在学习方面存在阻碍,更会因为学习困难而产生心理问题,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因此,高中教师应当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与观念,防止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保证学生以积极心态进行学习。

参考文献

[1]周炎根.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困生教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 34(06):94-97.

[2]楼启炜.高校学困生的心理障碍及其干预策略[J].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1):21-24.

猜你喜欢
学习心理学困生培养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职业高中生数学学习心理研究与对策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微课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应用
公开课与常态课学生学习心理和行为的表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