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实践应用策略

2021-12-06 10:36刘海天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田径运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

刘海天

摘要:体能是指包括速度、力量、协调、耐力、灵敏以及柔韧度等在内的一种基本运动能力。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实践,不单单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运动技能,同时还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助于中小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发展。笔者针对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实践的重要意义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并提出了有效实践应用的策略,希望对中小学生体能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有所帮助。

关键词:田径运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

一、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实践的重要意义

现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时代,新时代自然有新时代的特征与气象,并且也有新的目标和新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道路上,体育强国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并且田径运动是一种具有很多优势的体育运动项目。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的实践同样也具有很多的优势,其不单单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同时还可以提高体能训练的质量。为此,中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加强对田径运动项目的分析,以此更好的根据田径运动的实际情况组织中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从而更加顺利的开展体能训练。

二、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方式较为单一

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采用的训练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够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喜好、运动能力等设计体能训练的内容和选择体能训练的方式,所以体能训练的效果并不是非常的显著。并且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并未加強与中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训练的内容较为枯燥、噶为,导致中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十分的薄弱,很难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

(二)对田径运动缺乏正确的认知

中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但是依然未能够全方位的认知体能训练。在进行体能训练时,很难做到对各个田径运动中的单一项目都做到深入的了解。并且教师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也未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很难激发中小学生参与田径运动的兴趣,正因为中小学生的参与度较低,所以体能训练的效果也不是非常的理想。还有一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并未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田径运动的强度和训练频率,导致田径运动在体能训练中的重要价值难以得到充分发挥[1]。

三、田径运动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中实践的有效策略

(一)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小学生进行体能训练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各项机能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综合分析中小学生的实际身体和心理情况,并遵循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特点、年龄特点、兴趣喜好和体育能力等实践田径运动。对于中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来说,其不管体能还是身体机能均尚未发展成熟。为此促使中小学生对田径运动更感兴趣,就需要根据中小学生的特点组织小学生进行系统化的、全面的体能训练[2]。例如:中小学体育教师可以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一些具有趣味性的田径运动,以此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课堂上,促使中小学生对田径训练产生强烈的参与兴趣。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如果教师设计的体能训练强度比较大,很容易过多的消耗中小学生的体力,这时中小学生就会感觉非常的疲劳,这样非但达不到良好的体能训练效果,难以完成预期训练目标,反而很容易增加中小学生的负担,影响中小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中小学生的体能能力设计田径运动的强度,并且还可以根据中小学生普遍比较喜欢听动感音乐的特点,为中小学生挑选一些其比较喜欢好的动感音乐,让其在美妙的音乐背景中进行体能训练,以此增加体能训练的乐趣。

(三)准确的把握田径运动的特点

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一定要认识到中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其身体各方面机能尚未发展成熟[3]。因此,教师一定要准确的把握田径运动的特点,合理的控制体能训练的强度,科学的安排体能训练的程序。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先通过田径运动加强对中小学生腿部力量的训练,随后再通过田径运动训练和发展中小学生的耐力。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速度素质发展比较敏感的阶段,速度素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分别为步频与步幅。因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应该根据中小学生身体的适应性,适当的增加对中小学生步频的训练,中小学生肌肉的放松速度和肌肉快速爆发力的交替速度直接决定着步频。因此教师在训练中小学生的速度素质时,应该注重加强对中小学生力量的训练,并逐步的增加步幅训练。

(四)科学的制定训练方案

中小学生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需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需要长时间坚持的过程中,因此,一定要科学的制定系统化的训练方案[4]。首先,教师在制定田径运动体能训练方案时,一定要充分体现中小学生的主体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田径运动的特点和中小学生的身体发展规律,科学的制定训练方案,明确训练的目标和训练的内容。其次,从多个角度出发,保证体能训练的全过程性,同时合理的制定田径运动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利用这些目标,将各个阶段的体能训练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再次,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从而充分发挥田径运动的重要价值。最后,教师在制定体能训练方案时,不可以采取“一刀切”的统一训练模式,一定要关注中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小组,并根据不同层次的中小学生,设计不同的田径运动方式与内容,以此切实的提高在整体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教师在科学的制定训练方案时,还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家校相互配合的方式全方位的组织学生进行田径运动体能训练,以此更好的促使中小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田径运动在中小学体能训练中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从现阶段中小学生体能训练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体育教师在体能训练中实践田径运动时采用的方式比较单一,并且中小学生对体能训练的认识比较片面,所以导致中小学生的参与兴趣和参与积极性较低。因此,中小学生体育教师一定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的制定体能训练方案,准确的把握田径运动的特点,以此充分发挥田径运动在体能训练中的重要价值,从而切实的提高整体中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能,并帮助中小学生逐步的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参考文献

[1]许志军.中学田径教学体能训练方法优化提升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 2021(38):133-134.

[2]彭沙沙.田径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0 (22):39-40.

[3]武西敬.中学田径教学体能训练方法优化提升创新研究[J].田径,2020 (01):35-37.

[4]买吾拉·帕拉哈提.试论田径教学训练中体能训练的关键技巧[J].体育风尚,2017(01):52.

猜你喜欢
田径运动中小学生体能训练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当前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陪读现象产生原因及其利弊分析*
田径运动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凉山彝区中小学“学困生”的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