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策略

2021-12-06 23:34乔智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成本控制

乔智

摘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采购成本控制策略,这对企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对企业采购的内部采购成本策略以及外部采购成本策略的深入分析,能够帮助企业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成本控制策略,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以及经济效益。本文我们就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企业采购的成本控制策略进行深入探析。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背景;企业采购;成本控制

引言

采购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作,涉及面广,要求采购管控的有效落实。采购成本控制是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内容,管控效能的提升直接关系到采购成本的有效控制。当前,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存在诸多问题,采购计划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成本控制方法单一,严重影响到采购成本控制效率,也要求企

业要审视当前的问题,强化采购成本控制,为企业战略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的视角之下,企业应进一步推进采购成本控制建设,通过管理制度建设、创新控制方法、强化供应商管理,优化内控环境,为企业经营管理创设良好的内外部条件。本文立足对采购成本的控制研究,就企业如何强化采购成本控制,做了如下阐述。

正文:

一、当前阶段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企业采购成本控制只与采购部门相关联

据现有调查数据结果显示,就传统经济企业的采购管理工作发展情况来说,成本控制的初期参与权利与最终的决策权,一直都在相关采购管理人员手中或采购部门经理手中,并没有真正实现可以对采购成木进行控制的工作目标,此种管理局限性直接影响到企业采购成木的控制效果,也是当前经济企业需要及时摈弃的。

1.2.过度关注价格,且价格渠道获取途径较为单一

在实际进行采购活动时,大部分的采购管理工作人员认定成本的控制就是一味降低商品价格,很少会有人考虑到采购成本的控制,与商品自身的价值、采购人员的薪资等。与此同时,采购价格信息获取渠道的不便捷,导致企业获取的信息经常是滞后的。

1.3.过于关注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眼光

在过去传统采购成本控制活动中,部门企业只观察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并没有站在长远的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目标,与供应商间的经济合作都是短期暂时性的,对于供应商的评估策略并没有真正做到科学完善;企业与供应商两者有意封锁消息,导致信息缺乏时效性,信息流通环节经常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价格谈判、质量检测、商品价值及交货时间等,进一步增加了企业采购成本,不利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二、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制造型企业与其他的企业不同点就在于其面向的客户或者厂家,它的生产是大批量大规模,成本的细微变动就会对企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流程包括产品的设计开发,所需物资的采购,制造生产、销售。采购虽然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部分,但却无比重要,因为它和各个环节紧密联系,物资的合理采购关系到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一旦生产有中断,就会大大增加制造成本。因为原料的供应以及产品品质的保障都与采购质量密切相关,这都关乎一个企业的利润来源。制造型企业的采购成本在总成本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控制企业成本,采购成本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如果通过提高售价来增加利润,则会影响销售数量。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产品优势,要用提高售价的方式,增加利润几乎就是不可能。何况通过提升售价方式的空间有限。为什么说采购成本控制对制造型企业提升利润来说显得卓有成效呢?从制造型企业采购成本占比均值60%来看,如果控制销售量保持不变,采购成本降低5%,能带来净利润20%左右的增长。相比之下对于制造费用,营销费用等的控制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三、新时期企业采购成本控制策略

3.1强化采购计划的制定,优化采购成本控制方法

采购管理的实施,应建立在科学有效的采购计划之上,要求企业立足实际需求,制定采购计划,为采购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科学有效的计划导向。第一,从生产经营所需,制定采购计划,指导采购工作的有效开展。采购计划要具有目标导向,能够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出发,为采购成本控制提供有力保障;第二,优化采购流程,避免采购流程冗余,对采购成本控制形成影响。当前,企业要对采购的各流程环节进行优化,避免采购流程繁复,而导致采购成本上升;第三,优化采购成本控制方法,提高成本控制水平。

3.2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规范采购成本控制

采购管理涉及面广,应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实现采购成本的制度化控制。具体而言,制度建设可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明确采购管理职责,避免暗箱操作等问题的出现,影响采购成本的控制。企业要注重激励考核机制的建立,提高采购成本控制的积极性,避免流于形式、浮于表面的情况出现。

3.3进一步强化供应商管理,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

供应商管理是采购成本控制的重要内容,供应商管理的有效性,有助于提高采购成本控制水平。一是建立完善的供应商档案和准入制度。供应商档案应基于严格审核后归档,并明确付款条款、交货条款、交货期限等内容。企业采购必须在已归档供应商中进行,且供应商档案应及时更新。建立供应商准入制度,重点材料的供应商必须经过严格考核方可进入;二是建立价格档案和价格评价体系;企业采购部门要对采购商品建立价格档案,对每批次的物品报价,应与归档供应商的价格进行比较分析。

四、总结

成本控制是制造型企业提升效益所必需的观念。要让企业获得更大效益,就要有效控制采购成本,合理地规划采购流程,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支出。目前,我国制造型企业对采购成本控制能力不高,需要相关学者对其成本的控制和完善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帮助我国制造型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参考文献

[1]叶秋兰.制造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3(08).

[2]孙劼,吴金娜.从企业价值链角度看企業采购成本管理[J].北方经济,2012(24).

猜你喜欢
成本控制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酒店财务管理中成本控制相关问题探析
企业成本控制策略研究
浅谈制造业企业成本控制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