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绘地图、思维导图和地理小论文有机结合促进农村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

2021-12-06 23:34黄巧灵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手绘导图初中生

黄巧灵

摘要:手绘地图、思维导图、地理小论文在应用的过程中都与地理生活化教学紧密联系。只有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为生活所用,进而提高农村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才是我们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手绘地图;思维导图;地理小论文;初中地理教学

地理是一门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常用学科,在农村初中的地理课堂中,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相对来说比较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课堂不仅仅要求学生增加地理知识的储量,还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能够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作为地理教师,我们要转变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地理课堂教学中。将地理生活化教学引进农村初中地理课堂,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2019年我申报的课题《农村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的实践研究》获得区级立项。经过一年多的实践研究,我发现把手绘地图、思维导图和地理小论文写作等方法有机结合,运用到农村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村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地理综合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农村初中地理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手绘地图培养农村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地理是一门研究事物空间位置的学科,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很高,而初中生特别是农村的初中生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呢?我们课题组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手绘地图对培养农村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它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具有直观性,所以我在七年级的第一节地理课上都会强调学生要多看地图,把《地理图册》当做课外书来看。一些重要的地图,如《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球上的五带》、《大洲和大洋的分布》、《世界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省级行政区域》等等,我则要求学生绘制手绘地图。

学生在手绘地图绘制的过程中,必须紧扣学习主题,眼、手、脑并用,这样可以了解地理事物的基本轮廓,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地理事物的形状特征,绘制出要求掌握的地理要素,使地图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简单明、形象生动。边绘制边分析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手绘地图的好处。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把手绘地图绘制好以后,我会组织老师们进行评比,选出好作品进行表彰,再把作品送到区教研室参加区里的评比,以此激励学生,让学生对地理学习更感兴趣。

学生把地图画成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使地理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不仅提高了农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促进了农村学生确定地理事物的形态、地理位置及其分布规律和互相联系,增强农村学生对地图的记忆能力,培养了农村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二、利用思维导图培养农村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利用手绘地图慢慢帮学生把空间思维能力建立起来的同时,我还利用思维导图来来培养我们农村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人脑感兴趣的事物都是简单的、活泼的、美好的、有趣的事物,而思维导图则是越简单越好、越美观越好、越活泼越好。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地理知识点系统联系在一起,把抽象的地理知识简化,进一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简单的笔记到系统的归纳总结,思维导图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吸收。

农村初中地理课堂一直都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就是以不断增加知识容量为基础,这样农村初中生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接触大量的地理知识,但是却不能及时的消化吸收,加之学生很少自主复习与总结,因此他们也就无法整合有关联的地理知識,使得地理知识在学生脑中是以碎片化的形式存在,学生的地理思维也呈现碎片化的特点,如此一来就影响了农村初中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对此,初中地理教师要切实优化地理结构,利用思维导图清晰地将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呈现给学生,促使学生形成地理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养成记地理笔记的习惯,熟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学习地理的好习惯,把知识分条分框,利用不同的颜色、文字和图像记下来,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学生进行后期的复习。课后复习运用思维导图重点突出、条理性强的特点,可有效整合知识和深化提高。学生在课后复习时经常会出现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没有头绪,对该如何有效复习不知所措。而且很多同学大部分的学习时间都被数学、语文和英语这样的主要学科占满,留给地理科课后复习的时间很有限。思维导图的应用使复习方式简单化,促进学生有计划进行复习,复习的效率也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在各学科学习的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教材知识和把握重点已非常普遍。所以每学一节课或学完一节课的内容,思维导图都是我必布置的作业。利用思维导图完善地理知识结构,使农村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三、利用地理小论文培养农村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地理小论文具有字数少(几百字到两千字左右)、篇幅小、论题小等特点,结构比较简单。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学校,学生基础差,地理学习还是停留在背诵一些地理常识为主,不懂得如何运用地理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身边发生的地理事件。不会把地理知识生活化,地理实践能力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发现地理小论文写作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指导学生写地理小论文,有以下的好处:

1.利用地理小论文写作调动农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农村初中生刚接触地理,不了解地理学科的特点,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品质,知识面狭窄,很多学生在学习地理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畏难情绪,所以初中生经常说:“地理教科书很好看,地理课也很好听,就是地理作业不会做,地理考试成绩差。”在课外时间布置学生写地理小论文不仅可以使初中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全面的了解地理这一学科,从而激发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此外,带着对地理小论文的思考,学生更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所学知识与现实问题的讨论中去,由此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并培养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的主动性。

2.利用地理小论文写作提高农村初中生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

地理知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许多热点问题,如资源、环境、人口、食品等问题,同样与地理知识联系密切。地理小论文写作要求地理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调查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在写作中运用地理知识。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去解释生活中的地理现象,探究其形成发展的原因。例如:要写家乡的水资源就要以地理教材所学的水资源知识作为理论基础。这改变了传统死记硬背地理知识应付考试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求学生把所学的地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了学生书本理论知识联系日常生活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3.利用地理小论文写作培养农村初中生思维能力的多样性

思维的多样性是地理思维能力的特征之一,地理小论文写作可以给学生更多自由思维和想象的空间。在地理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进行观察、访问、调查、实验等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收集资料、分析判断、整理归纳,最后提出自己的见解。在整个过程中行之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促使地理思维能力多样性的形成。

四、结束语

经过几年的实践,我在地理教学中把手绘地图、思维导图和地理小论文有机结合,不仅培养农村初中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地理综合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地理教学质量,使学生学业水平考试通过率逐步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欢
手绘导图初中生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手绘精彩《追梦》创刊等
创意动物手绘
手绘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手绘二十四节气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