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湘潭市Y区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源头治理

2021-12-06 22:24李娟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社会工作

李娟辉

摘要:中国城市流浪人员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流浪乞讨人员的源头救助问题让政府部门力不从心,其原因主要是人力资源不足,流浪人员的反复性流浪等。面对这一难题,湘潭市Y区政府尝试引入社工机构参与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采用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来对这一弱势群体开展深入的救助服务。如何更好地运用社工组织和其他公益团体开展好流浪人员救助服务,寻找更优势的救助路径,充分发挥好社会民间组织的作用,这一救助形式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

关键词:流浪乞讨人员;社会问题;社会工作

一、研究背景

本文调研的范围限定在湘潭市Y区,流浪人员以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居多。流浪乞讨人员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会给城市的形象打折扣,尽管政府已经意识到流浪乞讨者也是城市中的一种特殊人群,本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希望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但目前仍然停留在初步阶段。本文希望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了解分析流浪乞讨者流浪的根本原因、流浪乞讨者现状居住环境以及他们的真正需求,旨在为流浪乞讨者在城市中提供一席之地。

(一)政府的政策的不完善

政府目前的政策不能解决流浪乞讨者居住的实际需求,由于流浪乞讨者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很大,政府也试图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这个问题。2003年8月1日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者救助管理办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居住问题,流浪人员救助站最多只负责提供十天的衣食住,再将外地人遣送回家。之后他们还是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另一个城市乞讨,然后又被遣送回家,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城市中依然有流浪乞讨者,而且他们的居住问题依然存在。

(二)救助站的暂时性

湘潭市政府希望借助救助站解决流浪乞讨者的居住问题。但是,救助站所处地点较为偏僻,不方便流浪讨者的各种活动,而且只能为流浪乞讨者提供暂时性的居住。通过走访救助和从流浪乞讨者的访谈中可以判断,流浪计者大多数流浪讨者基本上是被“抓”去救助站的,很少有主动求助救助站,广大市民也并不知道对于街头发现的流浪乞讨人员可以求助救助站,宣传力度不够。

二、调研的主要方法

调研采取了现场观察、问卷结合访谈、走访相关部门的调研方法,以现场观察和流浪乞讨者访谈为主,走访相关社区、救助站和民政局访谈为辅。

现场观察:主要记录流浪乞讨人员白天活动的区域,乞讨的方式———主要在河东广场以及火车站较多,以职业乞讨为目的居多。

问卷结合访谈:主要以社区反复流浪的典型个案为调研对象,考虑到他们的文化水平以及身体各方面因素,进行实地的问卷结合访谈的调研,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流浪的原因以及需求。

走访相关部门:主要是走访民政部门,了解政府对流浪乞讨者所提供的救助。走访湘潭市救助站和相关社区,将目标转而从具体的社区了解流浪人员的实际状况。另外走访了相应的村镇,向广大市民宣传《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三、调研的思路

(一)现状调研及分析

初步进行现场观察,由于行乞对象主要针对的是市民,流浪乞讨者主要集中在河东广场以及河西地下街及火车站附近。当前湘潭市Y区2019年末全区户籍人口总户数为179090户,总人口为508144人,其中男性人口253424人,女性人口254720人。2019年,提高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5520元/年;残疾人“两补”不低于70元/月;救助水平不低于320元/月。城乡特困供养老人和低保老人家庭适老化改造60户;救治贫困重性精神病患者110名。为深入推进湘潭市Y区社会救助工作,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保护,帮助其回归家庭与社会,开展“阳光救助,让爱回家”的项目,并根据该项目发现流浪乞讨人员的问题以及对湘潭市Y区流浪救助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二)对流浪乞讨者进行访谈

通过与社区主任的了解,对几个反复流浪的乞讨人员作为典型个案从源头开始救助。初次访谈地点是湘潭市中心医院肝病科住院部,找到了反复流浪乞讨者陶某,访谈中得知陶某目前身体状况很差,一直住在医院好几个月,母亲常年瘫痪在床,父亲也因年迈在医院住院,无暇顾及陶某的生活,生活所迫从而导致离家反复流浪。在了解社工此次的目的之后,陶某表示不怨政府,在其住院期间陆续有政府派工作人员看望过,对于在救助站接受救助的事情并没有多说,似乎有些戒备。在了解了大致情况后,社工告知陶某安心养病,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下次再来看她。

(三)对湘潭市市民访谈

出于社工的关注点在于流浪乞讨者的源头治理问题,社工对市民进行有关流浪乞讨者相关态度的访谈。通过访谈得知80.09%的市民对流浪乞讨人员表示同情;13.35%的市民对街头的流浪乞讨人员担心精神不正常或者不给予施舍会遭到攻击;10.54%的市民对街头流浪现象表现出冷漠;只有4.92%的市民对流浪乞讨人员表示无法理解,感到很厌恶。面对城市乞讨的“职业化”现象,公众无法辨别真实流浪乞讨者以及职业乞讨者,希望献上爱心,但也存在担忧。因此,公众对于流浪乞讨者的态度较为亲和,实施救助行为意愿较高。应推进流浪救助宣传工作,加强流浪寻访,促进公众对职业乞讨与真实流浪者之间的差别,确保爱心不被利用。

(四)走访救助站、民政部门及民警

社工选择湘潭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站作为走访对象,现场走访观察到救助站,房屋紧闭看不到流浪乞讨者。对于外来的流浪乞讨者,他们是将其送至救助站,帮助他们与家人或者户口所在地政府联系,遣送回原籍。原则上依据我国目前的关于流浪么计者的救助政策,不应该出现流浪乞讨这种行为。但事实是我国包括湖南在内的大城市,确实存在越来越多的流浪乞讨者。社工也通过走访Y区民警来对他们的情况进行了了解,民警告诉社工有一些以职业乞讨为生的流浪乞讨者物质上挺富裕的,以讨赚取生活费为目的。

四、现状调研结果总结

调查区域的流浪乞讨者中以乞讨居多,一类是确实因为年老、疾病或者遭遇天灾人祸而失去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这部分人在得不到国家的救助时,只能走上乞讨求生之路;另一类是本身具有动能力且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但为了补贴家用,常骗取世人的同情心获取财富,借乞讨发家致富,这一类则属于职业乞丐。

针对我国流浪乞讨者中职业乞丐越来越多的国情,借鉴国外的管理办法,提出符合湘潭市现状的建设性建议。一是为在湘潭市内以流浪乞讨为生的入员建立个人档案。除了基本信息之外还应记录是否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流浪乞讨的原因、时间以及经历,用以鉴定其是否确需流浪乞讨。二是对于具有劳动能力或者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的流浪乞讨者实行禁止流浪行乞管理。将其送至救助站,提供不超过10天的住宿,以缓解其找工作等在城市生存下来的时间。三是给予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流浪乞讨者乞讨证。四是湘潭市政府应积极争取非利组织(红十字会,志愿者协会、妇女救助协会等)的支持。基于非盈利组织与政府的使命和目标是基本一致的,在减少这个政府财政支出的同时给予流浪人员更完善的救助。五是流动性住房建设。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社工不仅要考虑到通城市居民的需要,更多地要为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弱势群体着想。可以采取搭帐篷或可移动性住房的方式,这样既合理的利用了城市的用地,又解决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居住问题,从源头治理,减少反复性流浪。

参考文献

[1]張静.流浪儿童救助政策的执行研究[D].南京大学,2014.

[2]陈婷婷.居吾定所——南京市流浪乞讨者生存空间调查报告[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7-居住区规划与房地产)[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3:14.

[3]王珊.社工机构开展流浪乞讨人员多元联合救助研究[D].广州大学, 2018.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社会工作
结构性嵌入:社会治理视域下强制隔离戒毒“民警+社工”工作模式研究
社区退休老人的老有所为与社会工作介入
社会工作介入流动儿童需求与服务研究
以社会工作视角解决四大国有控股银行服务质量提高困境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问题应对措施探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