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世界无人机新闻应用现状与衍生问题

2021-12-06 22:24邱安琪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新闻业伦理法律

作为记者,我们都知道文字的力量。正如“言语胜于刀剑,笔尖胜过干戈”所言,当我们能够使用大量的新闻材料来支撑自己所陈述的新聞事实的话,它将造成巨大影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正变得越来越先进,现在已经安装了摄像头和大量的传感器。人们迅速发现了无人机的强大适用性并加以充分利用。比如,农场和野生动物保护区通过无人机监控整个广袤的土地;警察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任务或确认边境安全。

然而无人机技术在为新闻业带来福音和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热议的法律,安全和伦理问题等。人们对无人机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看法不一,本文主要综合疫情后英美专业人士和民间调查的意见,来分析世界无人机新闻的衍生问题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无人机的使用

无人机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在外的记者而言。无人机最吸引记者的是,它们给记者提供了从天空中进行采访的最简便形式,无人机可以承担普通人没有能力完成的任务。以往无人机在新闻方面的使用原本主要出现在军方的战地新闻报道中。随着民用无人机的普及,大众对于新闻视频的清晰度和详尽度要求越来越高,仅靠记者背着摄影器材是难以在战地或是封锁地段获得现场资料的。

无人机突破了新闻摄影的空间限制,取得“现场感”不再需要记者身在现场。如今记者可以使用无人机来报告诸如飓风、龙卷风和山火等灾害,由此获得多个地面视图给记者更好的角度来观察灾害的严重程度。同时,通过使用连接到无人机的传感器,记者可以测量许多参数,如在不可访问的区域的辐射水平。而环境记者也热衷于使用无人机收集标本,如受污染的水样,在野外的记者也可以用它们作为通信中继联网,使他们可以从偏远地区进行报道。

二、国内外无人机的相关法规约束

过去,美国是对无人机的使用监管最严厉的国家,禁止商业实体的使用,只有政府和业余人士可以使用它,因此无人机新闻的普及速度比预想中的要慢了不少。在外界不断的批评下,FAA的态度也有所改变,由简单粗暴的禁止转为与媒体合作评估风险、探索可行的方式。2020年11月28日,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表示,小型无人机将获准在美国的夜间进行飞行,这是朝着无人机商业运输化迈出的重要一步。无人机将通过远程识别技术,使其能够从地面识别来解决安全问题。

我国也对无人机进行了规范管理,政府重视无人机行业的发展,国务院、工信部、中国民航局等主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以助推无人机行业的发展。2021年1月1日起,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经营许可证和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合并,无人机企业可前往通用航空管理系统办理通用航空经营许可。

三、衍生问题分析

1.法律的不确定性

英国知名律师查克·托宾称,无人机在新闻业的运用带来的法律问题主要表现为:法律上的不确定性。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主要依靠飞机及业余爱好者所需遵循的法律法规来解决无人机的法律问题。从本质上说,在法律法规得到完善之前,无人机在商业上的运用都是非法的。

托宾展示了拉斐尔拍摄的弗吉尼亚大学校园的视频。联邦航空局因为这个视频而对拉斐尔进行10000元的罚款。针对这个案件,拉斐尔对美国联邦航天局提出上诉,一些新闻媒体如《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对上诉活动表示支持。这些媒体普遍认为记者在报道中合理使用无人机的权利应该受到保护。联邦航天管理局应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出台相应的无人机使用权限来确保人们的权利不受侵犯,而不是阻碍人媒体行使自由的权利。最终,拉斐尔的上诉取得了胜利,这给予了新闻媒体推动无人机技术应用于新闻业的信心。

法律问题是影响无人机使用的一个关键因素。无规矩不成方圆,若没有相关法律来保障,规范无人机的使用,仅靠一些不成文的规则和联邦航天管理局的自主决策,那么无人机在新闻业的使用,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2.人身安全

人们比较担心的是无人机的电池问题。如果在操作过程中电池电量不足导致无人机从高空落下,落在人群密集区将造成极大的损失。尤其是在大型活动中,媒体为了保证画面的清晰度,扑捉到更好的新闻画面或者新闻材料而使用无人机,一旦无人机出现电量不足或者其它故障,将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考虑到以上因素,无人机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过多的选择人群密集区。同时,在无人机飞行前,应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电池的使用时效。

3.伦理问题

无人机可以更准确的记录濒危动物的生活习性,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人们对无人机带来的伦理问题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无人机在伦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无人机的使用会使动物受到惊吓,影响它们的正常生活。

这种伦理问题不仅出现在拍摄动物,同样也出现在人群之中。在以往的一些谋杀案报道中,记者回忆曾经见到过一些血腥,残忍的画面。如果使用无人机来进行记录报道,那么这些画面必将清晰的呈现。对于受害者的家属来说,这样的画面过于残忍,会加剧其悲伤之情。

伦理问题并不在法律的管辖之内。因为法律只告诉我们可以做什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就这样做。所以,无人机要想更好的适用于新闻报道,就应该在呈现事实的时候,考虑受众的可接受能力。以及在法律范围内,自觉规范自身的行为,不利用无人机做超出正常伦理范围的行为。

4. 隐私问题

隐私权是各国公民都很重视的权利。然而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以及逐渐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新闻领域,人们越来越担心无人机的使用会威胁自己的隐私安全。有意见指出,无人机操作者在进行无人机飞行前,应该向有关部门提交申请表,表明自己使用无人机的目的,以及想要收集何种信息。同时,无人机相机的使用应该得到有关部门的授权。还有意见指出可以导入“禁飞区”系统,根据居民登记的住宅信息,无人机将自动避开这些区域,以此来保障居民的隐私不受侵犯。

无人机技术可以更好的服务于新闻业。无人机在新闻媒体中的应用也得到了媒体,专家及各界人士的支持。无论是用无人机来拍摄受灾情况,统计相关数据,拍摄濒临灭绝的动物,无人机技术都极大的便利了新闻媒体从业者。

无人机技术对新闻界来说是一项福利,是未来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如果一味的禁止而不去完善相关措施,长此以往,媒体的报道水平将会落后于其它国家。诚然,无人机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会带来一定的问题,但只要政府广泛的征求民意,听取不同利益代表的个体或组织团体的意见,不断地完善法律法规,逐步放松严格的管控,趋利弊害,无人机的使用将为新闻业带来巨大的便利。

参考资料

[1]http://opensiuc.lib.siu.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612&context=gs_rp

[2]http://www.economist.com/news/international/21599800-drones-often-make-news-they-have-started-gathering-it-too-eyes-skies/

[3]http://medialaw.unc.edu/resources/drone-journalism/

[4]https://www.press.org/news-multimedia/news/drone-journalism-raises-legal-safety-ethical-issues

[5]http://www.slate.com/blogs/future_tense/2013/04/03/faa_phone_call_on_domestic_drones_draws_five_different_kinds_of_people.html

[6]https://www.journalism.co.uk/news/a-look-inside-the-drone-journalism-lab/s2/a553812/

[7]http://www.niemanlab.org/2015/02/new-rules-governing-drone-journalism-are-on-the-way-and-theres-reason-to-be-optimistic/

作者簡介

邱安琪(1991.2 ) 籍贯广东 性别女 民族汉 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翻译。

猜你喜欢
新闻业伦理法律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浅谈我国社会工作伦理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研究
作为传播媒介的虚拟现实技术
技术拓展想象空间
从“莱维森调查”看英国协商民主的特点
非伦理领导对员工职场非伦理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
政治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