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对比分析

2021-12-06 00:24唐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相关者最大化股东

唐欢

摘要: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遵循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在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根本目的。它是财务管理工作的指南,对财务管理系统的运行起着指引作用。本文主要对目前探讨比较多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进行探讨,从而提出适合我国目前实际的多元化、均衡化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

关键词:股东财富、利益相关者价值

一、股东财富在大化与利益相关者最大化的概念

1、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增长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其投资的价值在于它能给所有者带来未来报酬,包括获得股利和出售股权获取现金。在股份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他们认为,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它以每股的价格表示,反映了资本和获利之间的关系;它受每股盈余的影响,反映了每股盈余大小和取得的时间;它受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可以反映每股盈余的风险。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这种观点认为,企业主要是由股东出资形成的,股东创办企业的目的是扩大财富,他们是企业的所有者,理所当然地,企业的发展应该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所以股东财富又可以表现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2、利益相关者最大化

利益相关者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本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这一目标将企业长期的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有利于克服信息非对称条件下经营者行为的监控问题,保证企业治理结构的主体之间平等、独立的关系。

二、两者的的差异性分析

1、实现目标的可衡量性

对于以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企业来说,管理者把追求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企业最终目标,在实务中可以用资本收益率或者股票市价来衡量,股价的高低代表了投资大众对公司价值的客观评价。

而对于采用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企业来说,怎么样才能算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几乎是无法衡量的。股东财富最大化可以依据股价变动的情况来衡量,但是众多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无法计量的,例如,消费者利益,就当前社会来讲,還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来衡量怎样才算实现消费者利益最大化。企业员工利益、供应商利益也无标准来衡量。

2、实现目标的可行性

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导向的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和服务的效率,研发和采用新的生产技术,尽可能的控制生产成本并在此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增加企业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和占有份额,从而有利于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这一目标。

对于实施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企业来说,不同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大多数时候,企业内部不同利益相关者的目标和偏好存在极大的差异,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不同的利益是彼此冲突存在竞争性的,是无法兼得的。要实现一方利益必然会损害另一方的利益。比如,对于股东来讲,要提高职工工资,势必导致自身利益的降低;对于消费者来说,得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势必导致企业收益率的降低。所以说,从实践角度来说,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可行性较低。

3、实现目标的社会效应

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的企业认为,股东是企业的所有者,经理是股东的代言人,经理的职责就是为股东创造价值,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这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价值导向决定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往往不能兼顾到社会效益,很难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然而,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统一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不仅考虑企业的经济效益,也涵盖了企业的社会效益,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其他方面的共同利益和要求同样受到企业的重视。虽然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在短期内可能减少企业的利润,但是良好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 两者的相容性分析

通过以上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这两种观点存在众多的不同之处,但从一定意义上讲,两者又存在着相通之处。企业的理财目标应该是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企业价值是企业盈利能力的折现,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之 和。在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下,如果我们以B代表负债的市场价值,以S代表所有者权益的市场价值,以V1代表企业的总价值,则有:

V1=B+S  (1)

在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下,仍以B代表负债的市场价值,因为更加关注各利益相关者,我们引入Si(i=l, 2, 3 …) 表示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s1代表股东价值,s2代表债权人价值,s3代表员工价值,s4代表经营者价值,s5代表供应商价值,s6代表顾客价值,s7代表政府价值,S8代表社区价值等等,则 (I≠2}表示除去负债价值之外的各个利益相关者价值之和,企业总价值V2就可以表示为:

从静态角度来看,两种财务目标下的企业价值是相等的,企业价值的值不应该由计算划分方式导致改变,从而V2= V1。但此处的企业的总体价值V1包含了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是股东价值(股票的市价)、债务的价值、员工价值、政府价值、供应商价值、顾客价值以及社会价值等的总和。表面上看两个公式似乎没有太大差别:股东财富最大化与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本质上都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区别在千前者侧重强调股东对企业的重要性,关注如何分配S才能使股东享有更多的份额,后者更充分的认识到各利益相关者在企业长远发展中的重要性,在关注股东价值S1的同时,也充分关注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这就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更有利于实现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最大化。下面本文通过对两种企业价值目标比较进行具体分析。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就是在各利益相关者均衡基础之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从长期来看不仅使企业价值最大化也从根本上实现了股东财富最大化有利于社会财富持续增加 。所以,企业理财的根本目标应是合理关注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基础之上的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结论

基于上述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可以利用股价简便快捷的计量股东价值,但存在忽视其他相关利益者利益的缺陷;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虽然能兼顾各相关利益者权益,但在实践中存在各相关利益者之间利益冲突、实际价值不可计量的缺陷。只有权衡各利益相关者的的利益,建立多元化、均衡化的财务目标管理体系,才能保证财务管理系统更稳定、有效的运行。

对于企业这样一个多方利益的综合体,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现实以及发展的局限,要实现相关者利益最大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确定财务管理目标时不是单纯的选择一个单一的目标,而是综合各目标的缺点和优点以及公司的实际管理情况来制定一个综合的目标。所以,兼顾和均衡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通过 股票价格作为计量标准的多元化、均衡化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是企业的必然选择。

猜你喜欢
相关者最大化股东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ying Abroad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人本管理,发挥图书馆场所功能最大化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减持明细
一周重要股东二级市场增持明细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
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的运用
组织的利益相关者研究述评分类及战略
超级最大化软件有“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