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分析

2021-12-06 00:24程杜鹃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学分析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程杜鹃

摘要:作文在高中语文中所占的比重不容小觑,而写作技能不仅是对现在,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当下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还存在学生对作文的学习兴趣不高,作文教学缺乏在价值观念上对学生的引领。针对出现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仔细观察,把积累到的素材应用到作文写作中,长此以往的坚持,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水平会实现质的飞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分析;作文教学

培根曾说:“读书造成充实的人,会议造成未能觉悟的人,写作造成正确的人。”写作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读和听是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而写作是学生思想观念的表达,在写作中,学生可以更加自由的阐述自己的想法,完成理论知识的实践,让高中语文的课堂充满思想的影子。

一、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现状

(一)学生兴趣不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基本的兴趣,再去应付式的写作,作文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学会生开始对日常的作文课产生恐惧,面对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在时间紧迫的考试中中,作文反而成了学生的压力,“长篇大论”的汉字,让学生对作文失去了兴趣。那么,这就需要学校和各教育部分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处于花一般年级的高中学生对汉字的组合失去了兴趣,提高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是亟需解决的重大难题。

(二)作文教学缺乏价值引领

教學大纲中之所以会有作文的写作,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表达思想观点的能力,是不拘泥于理论知识的写作场所。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看到了作文在考试中所占分数较高,作文教学的目的就成了提高语文成绩,甚至部分教师还会向学生规定“高分”写作模板,去迎合阅卷教师的口味,却让高中作文教学变了味道。作文教学没有对学生带俩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反而成了学生提高成绩的压力,作文就变成了学生的“累赘”,久而久之,学生就成了写作的“机器”[1]。

二、提高高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的策略

(一)观察生活

“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现在的高中学生由于长期关注于学习,很少有时间关注自己周围发生的事情,以至于在作文写作的时候缺少素材,找不到合适的例子去填补理论,最后写出来的作文往往不够充实,缺乏生活,让阅读者产生距离感。在人教版高二语文《中国建筑的特征》一课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建筑,观察常见的建筑形式有哪些,它选择这么建造的目的是什么。在观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交流分享。比如,学生观察到学校的建筑大多顶层成斜坡,猜测原因是下雨较多,有利于雨水的排泄,避免因积水早成的房屋老化,缩短建筑的寿命。之后,教师就可以布置与建筑相关的作文题目,写一篇关于周围建筑的议论文,学生可以写自己亲眼看到的建筑结构,也可以写在教材资料上了解到的建筑,但目的都是让学生的写作更加深入生活,在之后的生活中做到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二)实践应用

要想把作文写好,写的熟练,还需要学生不断的练习,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看一些优秀的作文,多读名著典籍,积累好词好句,名人典故。其次,教师可以少量多次的布置作文相关的作业,那怕只是写一句话,也是学生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要做到与学生多交流,学生完成的作业认真批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师生的交流中,促进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提高[2]。在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学习写的有文采》一课中,主要就讲解了如何将作文写的更有内涵,能加轻松。比如“做到‘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言简意赅的点明了如何让文章更有文采。对此,教师可以以“我和2035有个约定”为作文题目,让学生写出一段有文采的作文开头,篇幅不必过长,但一定要贴合题目要求,表达自己的观点,生动灵活,意蕴文采兼具。在学生写作完成后,教师要给出建议或肯定,让作文的教学从实践中来,回到实践中去。

(三)长期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高中语文作文的写作也是如此,学生要在不断的素材积累,一次又一次的写作中,打磨自己的文笔,提高自己的境界,充实自己的内容,让自己的作文真正成为表达思想观点的阵地。对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经典名著,但不要拘泥于课本,只要是符合学生思想道德健康成长的,对作文写作有积极影响的都可以阅读,平时的积累才能成就最后的迸发。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的引导,激发高中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3]。以人教版语文高二年级《诗经·秦风》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诗经》,在古诗中领会古人遣词造句的智慧,积累写作的素材。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对经典诗词的兴趣,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探索的欲望,在长期积累中,给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作用增添光彩。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是学生价值观表达的窗口,也是学生综合能力提高的重要道路。但受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导致出现学生对作文兴趣不高,作文教学缺乏价值引领的现状。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多写作,多练习,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效果,长期坚持,养成写作的习惯,培养高中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让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观点伴随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马晓梅.分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J].课外语文,2019,000(028):P.50-50.

[2]王琪.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方式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前沿,2019(4):96-96.

[3]孙晓素.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分析[J].速读(上旬),2017,000(005):95.

猜你喜欢
教学分析作文教学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中学物理教学探究
基于学习任务分析的教学设计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