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武警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

2021-12-06 00:24狄爱霞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教学环境优化信息化

狄爱霞

摘要: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开展教学的基本保障,只有通过对硬件、软件、潜件进行改进,才能优化武警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提高教员教学效果,达到学员胜任岗位能力的要求。

关键词: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

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的今天,武警院校在做好保密工作的前提下,要积极融入信息化、智能化,努力构建新型教学环境。

一、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的内容

(一)硬件方面

改善网络环境和多媒体环境、建立虚拟现实等现代化教学条件,这是院校教学改革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院校应实施小班教学,教室要与多媒体、实演、实训相结合。在教室中要让所有计算机、手持电脑等终端设备全部能够联网,同时桌椅能够随时进行重新摆放与调整。教学过程以信息终端为载体,方便运用学习资源和互动工具,使“教”的内容和“学”的成果可随时加以展现与分享,同时还可将教员“教”与学员“学”的过程时刻记录在计算机终端,为大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留下宝贵的数据资源。建立虚实结合的教学环境,便于学员快速进入情境,适应角色扮演,进入头脑风暴,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软件方面

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运用在线学习平台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支撑,这是院校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武警院校在建设相应专修室时,可以引进先进想信息系统、训练系统、模拟对抗等相关教学训练软件系统,建设支撑信息化教学的服务平台;还可将微视频上传至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或让教员、学员持续提供相关教学资源来丰富完善院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共用。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将理论学习前移至课堂外,让学员提前对该课程形成总体认识,依据测试和分数结果调整课堂讲解重难点;课堂内主要用来答疑解惑、协作学习、互动学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其岗位能力水平;课后开展讨论,在线答疑,及时掌握学员学习情况,这种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网络社区活动交流和深度学习将成为院校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运用大数据技术,找出不同数据彼此之间的隐性关联,通过数据分析及时了解院校教学、教员教学能力、学员学习能力、教学内容等情况并不断改进,达到学员个性化、精准化学习。

(三)潜件方面

提升教员与学员的信息化能力水平和其他相关保障体系。教员的素质、课堂驾驭能力直接决定了信息化教学质量和效果。这就要求教员要转变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不断学习先进技术,灵活科学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制作精良的微视频,让学员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同时教员还可以运用微视频采取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来完成授课任务。学员作为学习的主体,在转变学习理念的同时,要主动作为,学会运用信息化手段,多途径、多方式的进行学习,使自己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武警院校还应增加其他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比如完善教学系统、教务系统、考勤系统等,实现考勤、电子班牌、教学督导等智能服务保障功能。通过考勤使得各门课程上课情况及时了解,方便院校管理者、教员和学员了解所教所学情况;通过电子班牌使教员能够及时掌握教室环境及设备情况、课表安排情况,通过录播影像分析教员授课和学员听课行为,为课堂教学管理提供大数据分析结果,实现对课程进行评估和督导,丰富教学督导内容。在保密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网站建设,形成“线上+线下”交流互动渠道。通过培训的方式培养一批优秀教师助手,便于随时随地在线上解决学员提出的问题,还能对教学效果进行及时跟踪与反馈。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过程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一)要有统一的规划,同时还要规范业务数据

由于武警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晚于地方院校,因此有可以借鉴和遵循的经验,将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规划放到整个武警部队建设这盘大棋中考虑,使管理与技术有效结合,形成统一的规范标准,建成一体化平台,既可以实现共性管理,也可以满足各院校单独管理,还可以实现院校之间信息资源共用、共享,减少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还要规范业务数据,打破信息孤岛瓶颈,实现数据的精准共享,规范用户操作行为与方法,解决数据不规范、不对称、不合理问题,便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合理有效运用。

(二)要聚焦实战化教学,加强训练系统建设

武警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必然围绕实战化训练进行。只有通过案例教学、小班教学、个性化学习、研讨式学习等多种新型教学模式来培养人才,才能让他们更快地适应岗位,才能在实战化教学中感受到实战化训练,在体验中积累战斗经验,在学习中思考战争。在武警院校要大力加强虚拟仿真教学训练系统建设,这是进行实战化教学方法创新的有效手段。院校如果配有增强现实系统、对抗演练系统等相关先进技术训练系统,就可以让学员更快的融入相应任务中,提升他们的本领水平。

(三)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武警院校应通过“招进来、学进去、走进去”的思路,整合相关技术人才,努力学习前沿技术知识,了解同类院校技术发展情況,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增强专职人员宏观谋划整体布局的能力;要瞄准各类信息系统应用需求,培养出一批素质全面的信息化人才队伍,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要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共同参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需求分析、规划设计以及项目实施过程之中,在院校全体官兵的信息化素养得到提高的同时,让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曾彦铭. 信息化环境下智慧教师的教学环境设计[J].教学·信息,2019.

[2]章佳.信息化环境下通用技术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学周刊,2019(7).

[3]张琪.大学英语教学信息环境的优化建设——以地方普通院校为个案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7).

[4]章胜江,刘萍.基于大数据环境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创新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6).

猜你喜欢
教学环境优化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营造小学数学教学环境探究
刍议高校体操教学环境的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