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021-12-06 00:24王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高中物理有效性

王静

摘要:与初中物理教学相比,高中物理学科系统学习难度有很大提升,所涉及到的公式、实验、概念、理论等都比初中物理复杂很多,很多同学在进行高中物理学习时,很容易出现“上课听得懂,课下学不会”的一种状态,因此,如何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了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高中物理教学策略展开讨论,希望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策略

1 利用生活元素,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动力,如若高中物理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能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兴趣是学生对某件事有强烈求知欲和探索欲的关键,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环节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以便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高中物理源于现实生活,涉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生活经验、生产技术等问题,而人们生活的各方面也掺杂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有机联系实际生活与理论知识,帮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物理知识,享受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圆周运动”一课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列举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如:排气扇叶片的转动、飞机降落与起飞时的俯冲动作、骑车时的转弯现象等,在课堂中适当引入这些常见的生活现象,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兴致,促使学生感知实际生活与物理知识的联系,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学会学有所用,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良好基础。

2 设置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过去,教师仅采用单向灌输和“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渗透有关技能技法方面的内容,这种方式并不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要求,教师可借助多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拓展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多媒体等将物理知识变为具象化的图像。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使用此种图文并茂的方式能够更清楚地展示出物理变化的过程,使学生更加了解实验的探究意义,拉近学生与现实生活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进而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保证课堂的效率,大量节约教师的板书时间。

例如,在教学“平抛运动”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在实验开始前为学生播放一段有关科学家开展平抛实验设计环节的视频。学生在与科学家的对话中可以了解到整个实验的关键点和重难点,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领悟到平抛运动理论,提升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感性认知程度,保证了课堂讲解的效率,同时刺激学生产生动手操作的欲望,提升实验的成功率。学生在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充分体会到物理的魅力。

3 过巧妙设立问题,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俗话说得好:“发明千千万万,终究源于一个问题。”在高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想要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性,那么必然学会在物理课堂上善于提出问题。同时,高中物理在新课改的标准下其核心思想便是“问题课堂”,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并带领学生们对问题进行探究和学习,让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吸收。

例如,在教学“楞次定律”这一课时,老师便可以带领学生们探究圆线圈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具体关系。在实验之前,老师可以让学生们自主猜测两个物体之间的关系。然后可以让学生们利用两节干电池、原线圈、电流表、条形磁铁和若干導线进行具体的实验,让学生们在动手实验的过程中来具体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在实验结束过后,老师便可以让学生们讲述自己所观察的现象,接下来,老师给学生们讲解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在原因讲解完毕后便提出本堂课的重点——楞次定律。通过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自己动手来发现实验结果,学生便可以对楞次定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4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客观的教学评价

高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需要进行教学前、教学时的创新,使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开展,同时也需要重视起教学的评价合理性分析,这样便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下,可以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了解到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能力,这样便可以在日后的教学工作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开展,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效率性,以及进行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对于教学评价体系而言,需要建立起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能够从客观的角度进行学生的评价。同时在评价形式方面,需要教师能够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方式,转变成过程性的评价方式。对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进行重视,不再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以及学习成绩进行综合性的总结评价,这样便可以形成比较立体化的学生学习情况,方便教师进行教学的开展。在教学的过程中,由于物理学科是一门理科知识,为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是对学生理性思维的训练。在新课改之后,教师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就需要将教学的内容编排,联系到学生的自身情况,以此能够保障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在一个合理的教学方式下开展。

5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物理教师要将教学活动作为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来进行,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活动形式、合理设置教学问题、完善教学评价等来实现有效性教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课程的学习当中,实现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家宝.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J].文理导航(中旬),2021(03):50+52.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高中物理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