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浅析

2021-12-06 07:42武育辉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影响

武育辉

摘要:水稻种植产业是我国农业种植的重点,水稻栽培过程中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品质发生改变,若是没有做好相关因素的有效管控,可能会降低水稻的种植品质,使水稻的销量受到不利影响,也使人们的生活品质降低。因此,在实际的水稻栽培中,要加强对水稻种植技术的有效把控,严格地做好各项技术管控,保证良好的稻米品质,提升水稻的种植质量和综合效益,推动我国水稻种植产业长足地发展。

关键词:水稻栽培;技术措施;稻米品质;影响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的品质有着重要影响,为此在水稻种植过程中要对水稻栽培技术进行全面分析研究,对其产生的各种影响稻米品质的原因进行研究并做好防治预案,对水稻栽培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将其在生长发育期间产出的污染物进行绿色处理,保障稻米品质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1水稻栽培技术措施

1.1农田选择

农田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决定了水稻的种植产量和稻米质量。选择农田的具体过程中,要求农田具备一定的地形特点,具有良好的平坦性,并且日照均衡、日照时间充足,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松散性的土壤质量,这样才能够在水稻栽培的过程中让水稻幼苗根部充分地呼吸,更好地进行光合作用。水稻的具体生长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在选择农田时,农场的周边位置需要具备充足的水资源,以达到及时和适当灌溉植被的目的,可见,光照、地形、土壤环境和水资源等,都直接影响着稻米的品质和水稻的种植产量。

1.2播种育苗与栽培密度

相关水稻种植研究结果显示,育苗、播种和插秧的时间如果控制不够精确,会直接影响稻米中的淀粉含量。如果时间过晚,稻米中的淀粉含量会大幅降低,5.5叶龄和2.5叶龄时插秧种植水稻,稻米中直链淀粉含量会出现约1.06%的浮动,其中2.5叶龄的稻米淀粉含量会高于5.5叶龄稻米。除此以外,稻米精密率也会根据育苗插秧时间差异而出现一定变化。一般情况下,育苗时间越早,精米含量越高,如3月27日育苗和4月15日育苗,精米含量分别约为71.3%和68.1%。此外,插秧的密度也会对稻米品质产生一定影响,如果密度过大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秧苗的生长,导致秧苗的光照吸收不足,从而影响整体稻米的品质。在同样肥力的情况下,每公顷播种34万丛要比每公顷播种25万丛所获取的精米含量低约7%。因此,在实际水稻栽培时,需要合理设定育苗时间,并科学控制栽培密度,达到提升稻米品质的目的。

1.3有机施肥

肥料在水稻生长过程中是非常关键的营养物质,有机肥料的施加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稻米的品质。例如,与普通肥料相比,有机德隆活性复合肥施用的农田,精米产量能够高出约1%,其主要原因在于有机肥料能够为水稻各个生长阶段提供足够的生长养分。有机肥料的主要原材料,多是由植物腐烂物质或是动物粪便等构成,这些原材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后,可以释放出大量易于水稻吸收的营养成分。由于施肥的肥料选择、施肥时间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稻米的品质,所以在进行水稻栽培时,需要根据水稻各个生长阶段的养分需求进行精准操控,硅、钾、氮、磷这几种化学元素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分,因此在施肥时需要重点关注肥料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1.4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是水稻种植产业中应高度重视的关键问题。在实际的水稻生长过程中,病虫害的侵蚀是难以完全避免的,水稻的病虫害发生概率较大,对于水稻的种植效率和稻米品质会形成直接的、严重的影响。因此,在实际的种植过程当中,病害防治技术措施是保证稻米品质的重要举措,水稻种植者应加强对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能力的强化,为水稻的种植品质提供切实的保障。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常见的水稻病症类型以稻瘟病最为常见,这一病虫害问题直接降低了水稻的稻米品质,针对这一现状,应在选择水稻品种的环节加强对源头的有效管控,选择品种以具备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为最佳。在实际的水稻栽培和种植过程中,可以采取相应的处理方式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如通过适当地喷洒药剂,起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整个水稻种植的过程中,应将病虫害的防治贯穿全程,因为病虫害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多阶段性,可发生在水稻种植和生长的多个环节。

2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2.1播种和插秧方式的影响

通过对水稻种植经验和试验进行分析总结后发现,水稻在种植过程中将水稻的正常种植时间延长更有利于提高稻米的品质。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了解到,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稻米里面富含的直链淀粉在变少,所以稻米品质有所提高。延长水稻播种时间不是说时间越往后越好,在时间上一定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把控。如果播种时间过于延后,会降低稻米粗蛋白质的含量,使稻米营养成分降低。

水稻栽培技术就是对种苗的密度进行科学控制,这项技术也会对稻米的品质有所影响。在对种苗进行栽培的过程中如果种苗密度过大,会使种苗光合作用不均衡,从而降低稻米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吸收,使稻米里的营养物质含量下降,无法保障稻米品质。

2.2施肥技术的影响

对农田进行科学施肥有利于提高稻米质量,将动物的粪便和腐烂植物相融合进行发酵处理会形成有机肥料,为水稻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有机肥料的获取时间较长,因此还需要结合化学肥料对水稻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补充。为保障水稻对营养肥料的合理吸收,农户在对水稻进行施肥作业中应将肥量的80%以作物底肥进行施用,将另外的20%肥量留作后期进行追加,以此保证水稻在生长过程中有充足的养分。

2.3灌溉技术的影响

科学的灌溉技术对水稻的健康生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农户在对稻田进行灌溉时要结合稻苗的实际生长发育和所需水分,选择适合的灌溉技术展开作业。为了提高种苗的成活率,要对未栽培的稻田进行全面的灌溉,以此保障土壤中含有充足的水分,这有利于种苗根系生长完成扎根,促进种苗顺利成活。在对水稻进行灌溉作业时,要合理控制灌溉频率,过量灌溉会使水稻出现病虫害等问题。在水稻营养补充方面也可采用添加营养液的方式进行水稻灌溉,从而生产出高质量的稻米。

2.4除草和防治病虫害

病虫害和杂草会破坏水稻正常、健康的生长环境,导致稻米品质与产量降低。水稻栽植中较容易出现多样的病虫害,如纹枯病、稻瘟病等均是较严重的病害。为保障水稻生长的良好环境,需要采用高效的杂草与病虫害防治措施,在种植前,需要选择抗病能力较强的水稻品种。

结论

水稻的栽培技术能够对稻米品质产生直接影響。为有效保障稻米品质,需要对栽植水稻中使用的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建立科学的水稻栽培技术体系,栽培过程中要选择精准的技术措施,同时提高对水稻整体生长过程中的技术控制,不断提升稻米的产量和品质。

参考文献

[1]谢移圣.分析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现代农业研究,2019(11):59-60.

[2]孙志斌.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209-210.

[3]蒋助华.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J].种子科技,2020,38(9):22-23.

[4]赵伟东.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分析[J].乡村科技,2020(12):107-108.

猜你喜欢
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水稻超高产栽培研究与探讨
浅谈如何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效率的技术措施
浅谈加强煤矿矿井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高压输电线路防雷接地技术与措施
10kV配电网施工安全管理及技术措施分析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