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2021-12-06 07:42张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县特色发展

摘要: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产业兴旺不仅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保证,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位于陕南东部的白河县,土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典型的“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深度贫困村。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该县大力发展光皮木瓜等“八大产业”,在脱贫攻坚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当前白河县发展农业产业的现状

位于陕南东部的白河县,土地自然条件非常恶劣,是一个传统的山区农业县。由于全县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低,发展产业还存在发展层次低、质量效益不高、带动支撑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受到制约。

(一)光皮木瓜。据统计,退耕还林期间全县累计栽植木瓜14.2万亩,其中:连片栽植8.4万亩、零星栽植5.8万亩,超过2万亩的镇2个、千亩以上的村 67个,每年产量约2.5万吨。

(二)白河茶叶。白河是全市茶叶产业发展重点县,茶园面积近8万亩,其中标准化茶园近5万亩,采摘面积5.2万亩,建有良种繁育基地100亩、白茶基地200亩。

(三)生态养殖。主要以猪、牛、羊三大传统养殖品种为主,近年来林下生态养猪、养蜂和其它特色养殖发展较快。全县建有涵盖养殖业的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市级园区13个、县级园区21个。

(四)油用牡丹。全县累计发展2万亩,主要集中在城关、冷水、构扒、双丰、仓上、宋家等镇。绿韵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城关镇安福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建设育苗基地200亩,建成市级现代农业园区。

(五)碳基肥料。年产10万吨碳基营养肥项目是2016年在第23届中国杨凌高新技术成果博览会上引进的农业高新技术项目。

(六)石材产业。——大理石:全县初步预测矿藏5亿m³以上,构朳镇东坡村境内可采储量8000万m³。——汉江奇石:现有奇石玩家、藏家200 余人,建成奇石馆18家,收藏奇石约15万块,年交易额200万元以上。——绿松石:已探明城关、中厂、构朳、卡子、冷水、麻虎6个镇拥有绿松石矿产资源,目前有6处矿山许可开展矿石探采作业。

(七)生态旅游。主要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移民搬迁、美丽乡村、城镇建设进行。先后编制了《白河县全域旅游规划》《白河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卡子镇张家大院旅游修建详细规划》等多个规划。桥儿沟文化旅游街区、庙山寨景区创建为国家3A 级景区,梯彩天宝农园成功创建國家4A 级景区。

(八)健康养老。全县现有60 周岁以上老年人3.32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 15.8%,其中“空巢”老人 1.32 万人,涉及到 0.92 万个家庭。现有各类养老机构96 处,其中:中心敬老院 1 所、农村敬老院 16所,共有床位 1828 张;建成投用农村互助幸福院66 所、日间照料中心8 个,共有床位283 张;发展民办养老机构 4 处,床位 220 张。

二、白河县目前发展农业产业面临的问题

由于全县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薄弱、市场发育程度低,“八大产业”还存在发展层次低、质量效益不高、带动支撑作用不明显等突出问题,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受到制约。

(一)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虽然围绕“八大产业”培育了市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20个,但大都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缺乏龙头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农产品转化利用率低,带动能力不强。

(二)企业对财税的贡献力度不大。据税务、统计部门统计,2017年木瓜加工企业上缴税收2.4万元,木瓜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92%,2018年税收2.75万元,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7.65%。

(三)质量品牌意识不强。围绕“八大产业”发展,全县已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个、省名牌产品2个、市特色品牌产品4个、有机产品认证2个、无公害农产品47个、省著名商标6件、市知名商标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

(四)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缺乏完整的营销体系,是当前产业组织化程度存在的普遍问题。

(五)产业融合发展还不紧密。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经营与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低、层次浅,利益联结机制松散,合作方式简单,对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加之立地条件差,土地资源稀缺、生态环保压力大,水电路讯等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还比较落后,社会资本和先进成熟的技术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扩散渗透进程缓慢,。

(六)政策引导不够精准有力。县委作出“八大产业”决策部署后,每个产业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但由于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没有制定或不够精准有力,总体推进力度还不够,招引大企业不够,协调解决资金、用地、环保等方面不够,效果还不明显。

三、对白河县加快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着力凝聚思想共识。“八大产业”是我县县域经济发展大局,着眼农村发展实际而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全县要把思想统一到县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当前,就是要按照“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的思路,把“八大产业”中的涉农产业作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核桃、魔芋等其他各类富民产业,通过抓大带小、抓长补短,逐步形成以“八大主业”为主导、其它产业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

(二)推进规模集约经营。要坚持规划引领、强化县域统筹,按照“板块推进、流域发展、注重规模、突出特色、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实施“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推进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植大户等经营主体多形式流转土地,建立标准化原料生产基地。

(三)突出绿色特色发展。没有特色就没有效益。要立足白河山青水秀、绿色环保、生态宜居的特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比较优势,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规模适度、错位发展绿色富硒、特色高效、契合市场需求的产业项目和特色产品。

(四)促进产业深度融合。跳出一产抓一产、接二连三抓一产、推动产业深度融合,是发展壮大“八大产业”的有效措施。

(五)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必须依靠龙头企业带动。要坚持“有示范园区引领、有龙头企业带动、有合作组织链接、有家庭农场支撑、有职业农民经营”的发展思路,深入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五百工程”,在抓好现有企业达产达效的基础上,灵活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加大产业链招商力度,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吸纳资本、补链强链,靠大联强、转型升级。

(六)强化质量品牌建设。要想赢得市场竞争,必须在品牌品质上做文章。要按照“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品牌市场化”的思路和品牌梯次创建模式,以白河“光皮木瓜之乡”“富硒茶叶”公用品牌为引领,研究制定特色品牌创建规划,形成省级地方木瓜产业标准,指导各类经营主体申报完善以“八大产业”为主导的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品、特色品牌的质量标准体系和品牌保护体系,实施名牌创建、保护、包装和推介工程,打造具有白河地理标识、特色标志的农品品牌。

(七)加强产供销对接。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产业升级、助力脱贫、实现振兴”的思路,抓住中省定点扶贫、苏陕协作机遇,组织龙头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组织等市场主体与帮扶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在更宽领域更广范围开展消费扶贫。

(八)创新利益联结机制。帮助企业树立“市场规律+规范管理+底线思维+风险防控”发展观念,指导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

(九)完善政策激励机制。鉴于部门机构改革和领导分工调整,建议调整成立高规格的“八大产业”建设领导小组,建立县、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行政主要负责人抓点示范制度,每个产业每年都要制定一个具体工作计划、组建一支科技特派队伍、制定一套配套措施、扶持一批龙头骨干企业或园区。

作者简介

白河县委党校高级讲师,张秋。

猜你喜欢
全县特色发展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妙笔生花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