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校学员体能训练的方法与途径

2021-12-06 19:28黎定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体能训练优化措施

黎定江

摘要:体能训练改革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指向。体能训练不仅要培养高校学员健康的体魄,还要有效提高高校学员的综合运动素质。虽然近年来高校十分重视加强体能训练,但是体能训练的创新不足,缺乏行之有效的体能训练实施路径,还应当从高校学员的特点出发,针对性组织开展各种体能训练活动。本文主要分析高校学员体能训练的现状、基本原则与有效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高校;体能训练;实施路径;优化措施

为了提高高校学员体能训练的质量,应当树立高校学员正确的体能训练理念,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个性化、实践化、互动化的训练活动,纠正学员的思想误区,促进学员自觉配合高校组织体能训练工作,从而达到提高体能训练有效性的目标。现代体能训练还要保持与时俱进的思维,不断创新体能训练的路径。

一、高校体能训练的现状分析

1.对体能训练认视不足

目前,高校学员对体能训练的认识不足,存在体能训练误区,常常陷入机械性训练的窠臼,不仅容易引起运动损伤,而且达不到理想训练效果。虽然更多的学员愿意参与到晨跑、器械训练或功能性训练,但是未能合理控制训练时间,不注重优化训练结构,训练方式相对单一,导致运动时长与运动量均得不到保障。很多高校缺乏对学员的专业指导,不注重宣传体能训练的理论知识,缺乏针对性互动,因此影响了體能训练质量,不利于学员自主开展体能训练。

2.教练员的专业性不够

提高体能教练员的整体水平与专业能力是迫在眉睫的问题。目前,高校体能教练员的专业性不够,缺乏体能训练的创新意识,不能组织开展一系列规模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体能训练活动。有些体能教练在专业理论方面存在误区,不能积极吸取专业队的体能训练经验,无法进一步结合体育学、运动健康学、心理学的知识拟定体能训练计划。由于体能教练员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缺少针对具体竞技项目体能训练的深入研究,因此影响高校体能训练的整体水平。

3.体能训练趋向专项化

现代体能训练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当代教练员更注重采用专项体能训练的方法。但是,有些体能教练容易存在一味采用专项训练问题,致使一些学员错误认为传统体能训练是毫无价值的。本文认为把体能训练与专项训练结合可以更好地适应高校学员的需求。一般体能训练的大幅减少,甚至取消一般体能训练项目是不适合的,还要合理构建一般体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的结构。

4.缺少具体的训练方法

从目前高校体能训练的实践情况来看,高校体能训练的方法单一,往往仅有几个固定的体能训练项目,致使体能训练的机械性高,体能训练的趣味性不足,体能训练的体系不完善。例如,高校教练员缺乏对体能训练中具体问题的研究,缺少应对体能训练问题的方法,不能基于数据化的方式开展体能训练研究。体能训练实践缺少评价研究机制,很多研究过于宏观,缺少对具体训练方法与路径的研究,在具体操作层面研究不足,没能将体能训练落实到具体实践当中。

二、高校体能训练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体能训练应当遵循目的性原则,强调根据体能训练的目标拟定体能训练的计划,确定恰当的训练方法,合理设计具体训练内容。体能教练需要坚持正确的体能训练导向,认真拟定中长期和短期计划,重视在体能训练计划中考虑学员的个体差异,在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提高学员身体能力。因此,体能训练应当从目标出发,统筹安排各种训练内容,提高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与合理性。

2.积极性原则

体能训练应当以学员为主体,强调促进所有学员积极参与到体能训练活动当中,保持体能训练任务得到有效贯彻落实。首先,体能训练应当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积极贯彻落实训练细节,注重优化学员的训练体验,强调以灵活的方式解决体能训练的各种问题。其次,在体能训练中重视鼓励学员,强调肯定学员优点,强化学员的心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更好的体能训练效果。第三,体能训练某种程度还是一种互动过程,需要教练员观察学员的表现,适时引导学员进行自主反思,在充分交流中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三、高校体能训练的优化路径

1.拟定科学的训练计划

为了提高高校体能训练的质量,促进体能训练的顺利实施,尽可能的降低学员的健康风险,还要拟定合理的训练计划,预先设想可能的问题,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首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根据训练计划配置必要的场地器材,根据学员的性格、年龄、身体状况、运动水平拟定具体的训练表。其次,细化完成训练目标的方法,合理分配训练任务,设定具体的训练时间,注重优化学员的训练认知,促进学员自主反思,引导学员主动介入训练活动。第三,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采用科学的统计分析方法监控训练的过程,预判学员的身心状态,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的调整体能训练的计划。

2.创新体能训练的方式

体能训练具有实践性、互动性、外显性等特征。传统的体能训练模式已经不符合高校学员的需要,还要在继承传统训练方法优点的基础上融入正确的训练理念。例如,在体能训练时使用多种训练项目,穿插进行基础训练与专项训练,根据学员情况适当增强训练的强度。例如,在足球项目的体能训练时,运用带球跑、传球练习等提高学员的跑步速度,从而达到间接提高体能训练效果的目标。教练员还要把心理训练与体能训练相结合,强调在一系列的情境比赛或赛场模式练习中提高学员的体能。例如,教师还可以采用障碍接力跑、异程接力跑、双人趣味跑等形式锻炼学员体能。以及组织设立体能训练学员小组,设开通体能训练微信平台等,通过多种方式分享体能训练经验。

3.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高校教练员在体能训练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应当重视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首先,加强对教练员的专业指导,经常性的通过高校图书馆等收集国外高校体能训练的信息,将正确方法有效渗透到体能训练。还可以通过换岗培训、专题讲座、理论研讨等方式交流体能训练的经验,达到请进来和走出去开展体能训练的效果。采用集体备课方法,由专委会负责审核体能训练的计划,提高教练员的体能训练能力。还要制定完善的考核机制,激励教练员的责任心。只有重视发挥教练员的作用,促进教练员掌握正确的体能训练方法,积极贯彻新型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体能训练活动的质量水平。

结论:体能训练还要从高校学员的情况出发,针对性拟定体能训练的方式方法,合理优化配置体能训练资源,注重保持体能训练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实践性,从而达到全面提高体能训练质量,促进体能训练活动蓬勃开展和积极实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郭学军.浅谈如何克服体能训练中的运动性疲劳[J].考试周刊, 2018, (86) :131.

[2]郑宁.青少年学员的体能训练方法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 2018, (16) :185-186.

[3]李江宁.试论核心力量训练在高职院校篮球队体能训练中的应用[J].神州, 2018, (28) :86.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体能训练优化措施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初中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能训练策略的分析
篮球运动体能训练理念创新
实效性视角下对警察体能训练的思考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医院工资薪酬分配及优化对策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