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训练初探

2021-12-06 19:59刘聪颖周晓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训练高职院校

刘聪颖 周晓

摘要:篮球作为普及率较高的运动,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近年来,随着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各级各类运动会的举行,各高校基本上组建了本校的篮球运动队。但受训练方法等诸多因素影响,成效离预期还有一定差距。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特点和笔者多年从事篮球教练员工作的一些探索,就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训练作一定探讨。

关键词:高职院校 篮球运动员 训练

Abstract:As a sport with a high popularity, basketball has always been popular among students. With the holding of various sports games at all levels, such as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Basketball League and the National University Games,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formed their own basketball teams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due to many factors such as training methods,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between the results and expectations. This paper makes a discussion on the training of basketball play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tudent basketball play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some explorations of the author who have been engaged in basketball coaches for many year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ketball players; training

1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分析

相对于本科院校特别是重点本科院校篮球运动员为篮球专业特长生而言,高职院校的篮球运动员多为热爱篮球的普通考生。虽然他们从小热爱篮球,甚至有个别学生参加过篮球训练班,也有一定的技战术基础,但在篮球体能和篮球意识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有的学生基础素质较好,但技战术水平太低;有的基本素质较好,篮球意识太差;有的有一定的篮球意识但素质和意识太差。因此,教练员要根据他们的基本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能训练和篮球意识训练,从而极可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技战术水平。

2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

随着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事的对抗性越来越强、赛事程度越来越激烈,队员比赛过程中的很多动作都是在与对手的身体接触过程中完成的,所以队员的体能水平也就成了决定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2.1力量素质训练

力量训练是体能训练的首要内容,力量训练方法的正确选择,会直接影响训练的效果。所以说在进行力量训练之前,教练员需要对力量训练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并根据队员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个合理的安排,如:训练方法、训练内容、训练负荷、训练节奏、动作幅度等等,都要提前做出考虑。

力量训练在比赛的准备期,以一般的力量训练为主,以便为后续的训练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随着训练进程的推进和赛事的临近,训练的内容要逐步减少,而在比赛期间,只要安排专项化的比赛即可。

力量训练的主要方法有:负重训练、借助力量练习器械而进行的力量训练等。

2.2速度素质训练

速度训练要想取得良好的训练效果,需要和其它训练手段相结合进行,篮球体能训练中的速度训练重点是提高队员在比赛场上的快速跑能力和启动速度,所以在训练过程中,教练员可安排队员进行快速传球、运球以及快速投篮等训练内容。

2.3耐力素质训练

篮球员的耐力训练应该以中長距离的跑步为主。通过中长距离跑,可训练队员形成正确的呼吸方式,有效改善队员的耐力素质。但在耐力素质训练的过程当中,教练员要注意控制队员的运动负荷,如可采用计算脉搏的方式来控制负荷量。同时还要注意尽量增加训练方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如:变速跑、间歇跑、重复跑相结合;单人训练、双人训练、多人训练相结合等。

3高职院校篮球运动员技战术意识训练

篮球作为一个复杂多变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能够灵活地运用综合性技、战术,这就是意识,被称为篮球运动的灵魂。篮球意识的提升需要长期训练、比赛的积累。而高职院校正是培养篮球意识的黄金时期,但高职院校学生往往重技术轻意识、重结果轻过程。许多运动员成长到了一定水平后,就会发现个人的技术不错,却不能互相配合,发挥整体战斗力。

3.1整体意识训练

一个好的球队和篮球运动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整体意识。作为一个队来讲就是要有统一的思想和行动,以及统一的奋斗目标;作为一个队员就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自我要求。

(1)入队教育。高职院校的篮球运动员热爱篮球是一种潜意识的爱好,且比较活泼好动,对许多实践活动都跃跃欲试,兴趣多受教师、家长、明星人物等的影响,对未来有着美好向往。但自觉性较差,目的性不清,有时动摇不定。因此,教练员应争取各方面的支持和协助,通过教育和诱导,使队员明确为谁打球,为什么打球,球队和自己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队员。通过组织参观优秀队的比赛、电视录像,帮助分析那些精彩巧妙的配合和细腻精练的技术动作,讲述篮球运动及著名运动员的趣事,来培养队员爱好篮球运动的浓厚兴趣,使队员树立起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热爱篮球事业、爱别人亦为别人所爱、遵守纪律、有信心、有拼劲、勇于胜利的整体意识。

(2)提高篮球理论知识。要让高职院校的篮球队员明确篮球运动技战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强调掌握基本技术规格要领,善于学习优秀运动员运用技术的经验,对基本攻防战术套路的特点和相互制约的原则要明确,教练员要根据本队实际情况和特点树立起切实的训练指导思想。

(3)把整体意识的训练同其他训练计划结合起来。整体意识的训练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应结合本队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列入训练计划。不同阶段应有不同的具体要求。例如建队时或训练初期着重培养热爱打球、热爱集体、遵守紀律、团结互助的思想意识;比赛时期着重培养崇高的责任感、集体荣誉感,敢于拼搏、善于胜利的思想意识。

3.2基本技术运用的意识训练

培养和训练运用技术的过程是形成动作技巧的过程。因为运动技巧就是有意识活动的结果,熟练而准确的运动技术就是使技术动作成为肌肉记忆、使技术意识成为行动习惯。良好的技战术水平不仅是取得成绩的根本保障,还避免脑力和体力的不必要消耗。

(1)技术的目的性训练。任何技术的掌握和运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为了正确地运用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就必须头脑清楚,目的明确,有的放矢,力求使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带有一定的战术目的性。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在训练时可采用2对2、3对3攻防训练,让他们在训练中掌握正确的技术、战术,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

(2)行动的预见性训练。比赛双方对抗激烈,球场情况瞬息万变。运动员在比赛中为了取得最佳的行动效果,就必须洞察情况变化,预见未来发展,准备好多种应付办法。为了提高运动员的预见性,我们在平常训练时多采用观看比赛时对运动员进行分析和讨论,对于有些难度较大的通过观看视频资料,进行回放讨论,再进行分析,并将这些在训练时进行多次练习,提高运动员的预见性。

(3)判断的准确性训练。比赛场上正确的行动来源于准确的判断,判断准确是正确发挥技、战术的前提。必须把一切行动建立在仔细观察和准确判断的基础上。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判断我们在训练时主要是通过对基本技术的训练时来强调和通过运动员的判断能力,例如:在训练运动员抢断球的判断时我们通常是在训练运动员传接球时加入一位防守队员在中间断球,提高三人对抢断球的判断。

(4)行动的应变性训练。为了取得比赛的胜利,往往要改变自己的行动,使进攻或防守有较大的突破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打对手措手不及。同时,对场上主客观情况的变化,也需要迅速采取应变手段,随时改变进攻和防守战术。为了提高运动员行动的应变性我们训练主要采用比赛来完成,例如3对的的比赛,注重攻防转换和提高运动员的突破能力。

(5)动作的隐蔽性训练。运动员为了有效地攻击对方,争取主动和优势,必须善于运用各种娴熟的动作技巧(假动作或隐蔽动作)去扰乱与迷惑对手的判断,以造成其错觉,而不过早暴露自己的战术意图,以赢得比赛的主动权。为了提高运动员动作的隐蔽性我们在训练时主要是通过基本技术的训练来提高动作的隐蔽性,例如:在训练持球突破时,让运动员进行1对1练习,并加强假动作、脚步训练以提高运动员动作的隐蔽性。

(6)行动的合理性训练。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表现在多方面,若比赛时运动员配合默契,攻防适时,该运则运,该投则投,该传则传,不拖泥带水,尤其是关键时刻具有能够驾驭比赛的能力,更体现出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为了提高运动员行动的合理性我们在训练时多采用3对3比赛方式进行练习,在训练过程中对不合理的行动进行纠正以提高运动员的合理性行动。

(7)配合的整体性训练。篮球比赛是集体性很强的竞技项目。运动员应积极与同伴配合,努力为本队创造进攻的机会和组织严密的防守。同时,运动中个人技术的发挥不能理解为单独存在的活动,任何技术都是处在集体配合之中,都是全队整体战术的组成部分。篮球意识的形成和体现受复杂的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有比赛中的观察能力、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对学习训练比赛的态度等。配合整体性训练主要是通过教学比赛来完成,我们利用暂停、换人来提高运动员对配合整体性的认识。

3.3高职院校篮球教练员的主导作用发挥

篮球意识提升应贯穿于每次训练中,教练员起着主导作用。在实施训练过程中,教练员要把篮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本质特点、关键环节等,用形象正确的示范、准确简明的讲解传达给运动员。使他们明确不同情况、不同位置职责的具体要求,同时对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正确解决,不断地提高运动员的战术意识。篮球运动员的意识问题是篮球教学、训练中的一项复杂、重要的内容。应在教学训练的基础上,从意识源于实践出发在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因人施教,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运动员的篮球意识,通过看、学、讲、练等手段,达到提高篮球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鹏.浅谈现代高校制定篮球体能训练计划的问题研究[M].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08.25.

[2]林海,阎军,胡卫东. 浅谈高校制定篮球体能训练计划中的几个问题[M]. 四川体育科学.2004.12.30.

[3]毛卫星,许月芳.浅析篮球训练中的体能训练[M].内江科技.2009.09.25.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员训练高职院校
浅谈青少年篮球运动员如何加强篮球意识的培养
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指导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