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问题链”式深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12-06 19:59王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问题链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

王雷

摘要:“问题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深度学习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学生有序高效推进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课程标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问题链 深度学习

“问题是教学的灵魂”。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深度学习理念越来越受重视,在教学活动中均需基于深度学习理念视角出发,借此优化课堂教学。学习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链”作为课堂教学中的一个惯用方法,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尊重与认可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利用多层次的问题组成问题链,提倡他们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全力打造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

我校开展”深度学习教学“已大概一年的时间了,纵观我校深度学习教学开展的状况,我们看到了可喜一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理答能力增强了、各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正在形成之中。当然,也存在许多不足: 如学生对课前预习的积极性不强,预习不到位、学生不能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预设的问题质量不高,问题缺乏层次性、教师“问”的技艺不高,难易把握不合理。

一、营造“问题链”式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思考

在深度学习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学习,科学的“问题链”设计是教师必须掌握的,好的“问题链”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说,教师可以围绕具体教学内容营造问题教学情境,利用情境衍生出一组问题,顺利过渡至知识教学,提升学生思考与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七年级《享受学习》一课,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播放MV《童年》歌曲。教师提问:1.这句歌词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态度,你觉得正确的学习态度是什么?2.从懵懂的儿童到成为明理的少年,在这过程中,你掌握了那些技能,懂得了那些道理,这一切与学习有哪些联系?3.你认为教师、你的父母还需要学习吗?组织学生对问题链进行分析、讨论,得出如何正确认识学习。

通过营造“问题链”式深度教学情境,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情景中,知道学习方法和学识方式对他们的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分层递进进行提问

在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學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要考虑到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作为教师要巧妙设计层次性问题链,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结合课堂教学目标分层递进式提问,更好的调动不同层次同学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思维发展,使其参与到课堂学习中,真正贯彻落实深度学习理念。

苏格拉底曾说: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教师做关于深度学习下问题链探究的点燃者,教师应顺势而为,扮演好倾听者、帮助者、参与者的角色。在七年级《深深浅浅话友谊》一课时,让学生先阅读P45探究与分析内容,然后出示问题: 1.结婚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理解“我”心里的滋味?2.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问题的设置由易到难,引发学生对友谊的深入思考,点燃学生思维。

三、联系学生现实生活,合理提出探究问题

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有句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 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这句话强调了联系学生实际的重要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为落实深度学习理念,教师在问题链设计时应当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举身边的事例,构建生活化课堂。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合理提出问题链,让其敢于思考、敢质疑、敢于挑战、敢于表达个人见解。在九年级《携手促发展》一课中,提出我国为什么要积极谋求发展?教师有意识的从国际角度回答,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需要,让学生继续讨论补充,学生从衣食住行出发,提出解决主要矛盾的需要。

因此,“问题链”的设计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提前设置预设问题,做到问题情景化、情景生活化、知识问题化。

四、找准教学重难点,提升整体综合之值

传统的教师理念认为: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学生不是很喜欢上道德与法治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把握重难点,巧妙设计问题链,为学生指明思考的方向,提升“问题链”的综合之值。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设计问题链,找准重难点,提升“问题链”的趣味性和实效性,使其有目的的思考、讨论和交流,通过解决重难点增强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深度理念的贯彻设施。例如:在八年级《尊重他人》一课中,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主持人董卿采访了中国泰斗级翻译家许渊冲老先生。董卿跪地采访在对话时一直保持和老先生平视或者仰视的角度。突破如何尊重他人。

教师围绕教材的重难点,通过观看《开学第一课》视频,据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推动“问题链”的形成,使其主动思考和讨论问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提升学生兴趣,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问题链”式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灵活利用情境教学、分层教学和生活现象等设计问题链,使其主动参与,敢于思考、敢于创新,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也能更好的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白银市“十三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研究》

2.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初中专项重点资助课题”:《生本理念下的初中课堂问题链设计研究》。

3.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初中重点资助课题“支持初中生泛在学习的课程建构研究”

猜你喜欢
问题链深度学习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基于微视频与问题链相融合的高三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问题链”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巧设问题链预约精彩课堂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解析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链的设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