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信息安全专业现状分析

2021-12-06 19:59李聪唐宏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人才培育现状分析高职院校

李聪 唐宏

摘要: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问题也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也促使信息安全人才需求量急剧增加。文章在梳理了当前信息安全市场发展的趋势后,分析了市场对信息安全人才的大量需求,通过探究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的“双主体”育人模式,提出了在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实训平台的使用和校企合作的必要性。

关键词:信息安全专业;高职院校;现状分析;人才培育

自从信息技术出现以来,对应的安全问题就受到广泛关注,信息安全产业的范畴也随着信息安全保障需求不断延伸而扩展。2017年全球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达 到989.86亿美元,较2016年增长7.9%,截止2019年前三季度已增长至1060亿美元。在我国2011年到2019年上半年中国信息安全市场规模从14.7亿增长到2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4%。截止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信息安全市场总体规模已达到39.13亿美元[1]。

信息安全专业作为新兴计算机类专业,人才需求量大,就业优势明显。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培养高端应用型信息安全人才的重任,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信息安全的市场规模及产业规模现状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信息安全与信息化会议中指出: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信息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从此,网络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信息革命、信息产业、信息时代现状的深刻理解之上提出来的。

重庆市作为西部唯一直辖市,在西部内陆地区中要起到带头开放、带动开放,必须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必须向信息安全聚焦发力。重庆市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为发展目标,以“一带一路”为发展契机,以建设信息安全为切入点,深化改革发展,强化区域信息安全建设。2014年、2015年,重庆市信息安全产业产值分别为30亿元、38亿元,年均增 长27%,涉及领域包括信息安全集成、信息安全硬件生产、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信息安全服务等[2]。“十三五”期间,重庆市依托“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一路一带”经济战略、《重庆市“互联网+”行动计划》以及《重庆市信息化系统集约化迁移工程》的推进和实施,将为信息安全技术、产品提供广阔的应用空间,重庆网络安全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

2.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及就业前景

随着网络空间成为第五空间、社会基础产业全面互联网化,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大,对信息安全的人才需求也呈现出井喷趋势。据《第十一届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研讨会》显示我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年培养规模在3万人左右,已培养的信息安全专业人才总量不足10万,离目前需要的70万差距巨大。

根据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发布的《2020信息安全人才发展白皮书》显示,在薪资方面,10至30万薪资是信息安全从业人员的主流,占比高达75.18%;薪资水平在30万每年以上占 20.6%。从数据可以看出,在过去两年里,用人单位提供给安全人员的薪酬有明显涨幅。从用人单位性质来看,信息安全人员在私营企业工作居多,占比39.7%;其次是国有企业,占比23.5%。民营企业目前是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主流。从人才的需求区域分布看,北京、广东、上海这三地是信息安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省份,这三个省对信息安全人才需求的总量占全国需求总量的 62.3%。其中,仅北京地区需求的信息安全人才,就占到全国的28.4%;从人才供给情况来看,北京、深圳、上海、西安、成都及重庆是信息安全人才比较集中的地区,求职者人数占比 78.8%[3]。

截止2020年9月,重庆市有信息安全相关企业约380家,规模上,注册资金超过 1000万的占比52%,100~1000万的占比45%,100万以下的占比3%;营业收入上,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占比47%,100万-1000万元的占比32%,在100万元 以内的占比21%;员工数量上,45%的企业在50人以下,32%的企业在50~200人,23%的企业在200人以上。预计今年信息安全市场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规模型企业将达到150家以上,销售额达到10亿以上,人才需求达到4.5万人。

3.高职院校现有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培养体系的缺陷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在近些年来呈现迅猛趋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其人才培养模式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虽然在各高职院校中表现程度有所不同,却是普遍存在的,而且一直以来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这些 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及时的解决,将会直接而且持续影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的提高,现实而严峻,需要正视和重视。

信息安全专业人才稀缺,就业优势明显。目前信息安全专业性人才大多依赖于信息安全企业开办的教育培训机构,成本非常高,如果可以不需要内部培训,一进企业就可以上手,将非常受欢迎。在我国由于信息安全教育起步较晚,对信息安全教育体系还不完善,高职院校信息安全实践型人才储备不足,缺乏精通尖端网络安全技术的专业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普遍缺乏信息安全实践场景,导致学生普遍理论知识多,实战能力弱,毕业后也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4]。

基于此,论文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安全专业为切入点,提出以校企“双主体”为构建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学校、企业双方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让企业发挥学校人才培养的另一阵地的作用。

4.信息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案例

大数据与物联网学院信息安全专业开设于2004年,多年来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教学与实践,已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信息安全人才。为适应信息安全技术的不断发展变化,近年来先后到重庆网安计算机服务中心、重庆梦之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巽诺科技有限公司、重庆合川信息安全产业城等企业进行了专业调研,制定了 新的信息安全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更好地融入本地信息安全的建设与发展,加入重庆市信息安全协会,同时积极进行信息安全专业的教学改革,发表与信 息安全专业相关的教改论文3篇,参加了信息安全专业国家培训计划,并指导学生 参加“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获得国家级二、三等奖、市级 一、二、三等奖。

基础设施方面,学院本学期采购了信息安全攻防平台,该平台包括攻防教学平台、攻防教学平台和仿真实验环境,攻防教学平台主要包括用户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学习子系统三部分,其中用户子系統中,用户角色有学生、教师、管理员三种,所有参加课程学习的学生,都可以进行课堂学习、交流、考核等;系统中所有授课 的教师,都可以提供课程的教材附件、可以发布授课的信息,同时也可以跟进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评分;管理员可以对系统的所有班级、课程、知识库、用户等信息进行管理。教学子系统是面向教师,教师可以进行课程管理、班级管理、作业管 理、学生签到、考试管理等操作。学习子系统是面向学生,学生可以进行课程学习、在线课程考试等活动。

参考文献:

[1]郭湘宇,周海燕,廖海.产教融合视角下“双主体、深融合”产业学院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1(08):62-65.

[2]刘任熊,冯立元,苗睿岚,陈萌.从独角戏到双主体: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制度演进脉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06):33-43.

[3]杨进,张健.职业教育校企双主体合作的问题、博弈与整合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7(03):88-91.

[4]张进林,时艳红,张宏彬.“双主体”校企合作视域下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探索[J].职教论坛,2014(33):84-88.

作者简介: 李聪(1989-),女,河南郑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人才培养研究,E-mail:18908358609@163.com;唐宏(1973-),男,重庆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信息安全研究。

基金项目: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JG192014),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KJB201917),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改课题(JG202043S)。

猜你喜欢
人才培育现状分析高职院校
浅析新常态下高校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
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能力培育探究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
营口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