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2021-12-06 19:59张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张茜

摘要:立德树人理念之下,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立足学科教学陶冶学生情操,培養学生审美意识,依托音乐让学生更好地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让学生欣赏乐曲之外,要更好地发挥音乐多元美育价值,激活学生思维活力,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积极尝试,不断创新。让音乐成为学生个性表达的一种有效方式。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推进过程中对学生综合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让学生展开接受式学习,更要以音乐为纽带,营造融洽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师生心灵距离,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绽放活力,积极进步。

一、以生为本——捕捉学生学习需求,打造活力音乐课堂

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直接领唱的方式,教会学生演唱一些曲目,但不能让课堂成为教师的独角戏,而是要更好地捕捉学生的兴趣需求,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发出自己的个性化声音。尤其是要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好地积极展示、发挥、创造,带动更多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和探究中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学唱歌曲,而且还能有效审美,相互交流。在音乐课堂上涌动更多创新元素。

信息化时代,学生接触音乐的渠道已经被极大的拓宽,除了教材上呈现的一些歌曲之外,学生在观看电视、参与游戏互动、收听广播、浏览网页等多个过程中都会接受音乐,因此各种新鲜元素充斥在学生周围。在音乐课堂推进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以生为本,捕捉学生的生活发现,让他们可以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释放自我,表达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在此基础之上,教师恰当的加以引导,就可以营造和谐互动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价值充分发挥。

二、精彩课堂——以创新为基调,奏响课堂和谐交响乐

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课堂是师生互动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学习表现的重要舞台。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能够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推动学生鲜活呈现,让课堂40分钟教学价值充分发挥。

1.优化先导,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热情

小学阶段音乐课时有限,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很多学生放不开,不敢表现。结合这一问题,教师要有效做好先导工作,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让学生靠近音乐,积极体验。充分发挥小学阶段学生爱唱爱跳的天性,让学生在音乐中可以积极感受,有效律动,快乐参与。

先导工作推进中,教师可以运用创新性方式,如抖音短视频、微课视频等,更好地激发学生歌曲学唱演唱的热情。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手、脑、口、心、眼都可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多个感官让学生感知音乐,表现音乐,为课堂教学有效预热。

2.捕捉学生鲜活灵感,创新课堂呈现

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歌曲的学唱并不是唯一的目标,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积极审美,才能使课堂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丰富扩展。因而,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在歌唱、舞蹈、律动、表演、游戏和竞争中理解音乐,表达音乐,丰富想象。以音乐更好地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首先,教师可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尝试进行歌曲的演唱展示。小学阶段学生需要学习的很多音乐曲目都比较短,连听几遍之后学生就能熟练掌握。为了更好地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有效演绎以独唱、合唱或二声部轮唱等方式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小组表现越优秀,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越高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打造能力展示平台,让学生们的集体智慧可以有效发挥。在和谐友爱的氛围中,推动学生对音乐的鲜活理解。除了演唱之外,还要鼓励学生以舞蹈、律动、肢体表演、乐器合奏等多种方式充分展现,对音乐的理解也可以愈加丰富。

3.拓展延伸,让音乐与生活有效互动

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除了遵循歌曲原有的旋律歌词进行演绎之外,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拓展。首先可以让学生尝试对歌曲的歌词进行改编,融合于自己的生活,创编一些新的歌曲,这可以更好地彰显学生活泼灵动的特点,推动学生以音乐来表现生活有效审美,使音乐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

例如,学生们以《小毛驴》的旋律创编了《我有一个新书包》、《我有一支新画笔》等不同歌曲,很好的表现了学生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除了进行歌词的创编之外,还可以让学生尝试进行旋律的改变及歌曲的串烧整合等,让学生觉得音乐学习是一件有趣而有意思的事情,这样学生音乐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同时,在小组氛围中学生可以积极感受丰富表现,更好地碰撞出思维创新的火花。

三、有机整合——教法的创新性借鉴,绽放音乐课堂魅力

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工作,对于教学中遗漏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的鲜活发现,及时整理并融合于教案之中,为下次教学奠定坚实基础。除此之外,教师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容纳更多新知识,新方法,为创新性教学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先,教师可以与学校内部的任课教师进行有效的互动,如与语文教师有效对话,将古诗词融入小学音乐课堂,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童真的声音来演绎古诗词的新唱法,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其次,教师可以借鉴网络上其他老师的一些创新性教法,并融入于自身音乐教学过程中,以更好地推动精彩课堂的有效构建。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展示其他教师的教学案例,尤其是对于学生们创编的一些新作品,让学生有效学习和借鉴,以此为基础,更好地释放学生创新的热情。对同龄人创编的作品进行有效的欣赏,可以更好地开阔学生音乐学习视野,为学生音乐创新注入更多活力。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身创新能动性,打破常规课堂教学对学生思维的束缚,在班级内举行小型演唱比赛,乐器演奏活动,音乐剧表演等多种演绎形式,突破常规课堂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让学生可以融合可以综合课堂、生活、网络等多渠道获取的音乐知识和丰富元素,在音乐课堂上创新表现,使学生自身的思维创意积极彰显,让音乐课堂可以更好地涌动智慧,精彩绽放。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教学创新的渠道有很多,但教师必须要更好地尊重学生自身的主体性价值,并在课堂上对学生落实有效的引导,同时不断与教师学生对话,并对其他一些创新性元素有效捕捉。整合一切优势资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参考文献:

[1]李敏.浅析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19(6):100-101.

[2]蒋忠义.浅析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创新[J].考试周刊,2019(73):159-160.

[5]汪玮.浅析创新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新课程导学,2019(2):77-77.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创新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