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思考和认识

2021-12-06 07:55李瑞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火灾事故火灾消防

李瑞林

一、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检查的模式。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着武警消防部队集体退出现役体制,顺利完成改革转隶,从此,一支全新的人民队伍举旗定向,踏上继往开来的新征程。新组建的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作为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其中,消防救援队伍主要承担城乡综合性消防救援工作,依法行使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面对改革专利后的新形势,新挑战,如何有效行使消防安全综合监管职能,推动消防安全责任制全面落实,确保社会面火灾防控形势持续稳定,是摆在每名消防监督員面前的历史性课题,而这其中,能否运用好消防监督检查——这个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最重要、最直接、最有效的“武器”,至关重要。

2019年5月3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通知,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重点监管为补充、信用监管为基础、“互联网+”监管为支撑、火灾事故责任调查处理为保障的新型消防监管体系应运而生,奠定了消防监督执法检查的全新框架和模式,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开始告别审批困难、执法随意、中介垄断、权利寻租的陈疾积弊,迈向公开透明、规范有序的历史新篇章。此后,为了为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又分别印发了《消防文员协助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规定》和《消防救援站指战员开展防火工作规定》,基本确立了消防监督干部开展消防监督执法检查、消防文员协助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和消防救援站指战员结合熟悉演练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的新模式。

二、消防监督检查的目的和意义。

无论是消防监督干部的执法检查、还是消防文员的协助检查,亦或是消防站指战员的熟悉检查,笔者认为,要进行消防监督检查,首先要明白的,是我们为什么要检查,或者说检查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起到什么作用,总的来说,消防检查就是为了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或违法行为,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素质,提高单位的火灾防范能力,夯实社会面火灾防控的基础,竟可能的减小火灾发生的几率和火灾发生后带来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总结归纳一下,笔者认为,消防监督检查的主要目的和意义可以概括为三个:一是预防火灾事故发生,即“不发生”;二是在火灾事故中人员能够紧急避难,安全逃生,即“不亡人”;三是控制和消灭已经发生的火灾事故,即“不扩大”。而在这三个目的和意义里,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应当是最为基础,最为在前的一个,因为只要火灾事故没有发生,控制消灭火灾,紧急避险逃生也就无从谈起。

当然,火灾的发生是自然规律,无法完全避免,一旦预防失败,火灾事故已然发生,那么就需要建筑消防设施系统发挥控制消灭火灾的技防、物防作用,提供紧急避险逃生的客观条件,各级消防安全人员掌握初期火灾扑救的人防能力和组织疏散逃生主观能力。要实现这些目的,就需要通过不断的消防监督检查来督促指导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员提高安全意识,掌握必要本领,履行法定职责。

三、新形势下消防监督检查的理念和方法

人们常说,理念决定出路,想要充分发挥消防监督检查的作用和效果,在明确了检查的目的和意义的前提下,还要树立正确的检查理念,掌握正确的检查方法。随着消防救援队伍体制改革和消防执法改革的不断深入,消防监督检查的理念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以“双随机、一公开”为基本手段的“五位一体”的新型消防监督管理体系已经全面实践,“督促履职式”的监督检查方式已经逐渐取代了“保姆包揽式”,消防监督检查的重点也由监管设施器材的“物”逐步转向督促有管理责任的 “人”转变,培养消防安全管理的“明白人”检查理念,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与此同时,在检查中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方法,提高群众工作的能力,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依法行政,也将成为消防监督检查人员必备的能力素质。

因此,在消防体制和消防执法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在努力实现“不发生”、“不亡人”、“不扩大”的消防监督检查的目标下,我们应当牢固树立和掌握以下四个消防监督检查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首先是“预防为主”的理念和方法,既然消防检查的首要目的是为了火灾事故“不发生”,那么我们就要明白火灾发生的直接原因和必要条件,我们都知道,“引火源、可燃物和助燃剂”是火灾发生的“三要素”,一般情况下,助燃剂是空气中的氧气,无法额外加以限制,那么想要火灾不发生,消除引火源,控制可燃物就是成为我们消防检查首要的目标和方向,只要我们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直奔“不发生”的目标而去,每到一个场所检查就要坚决彻底的消除、隔离可能引发火灾的明火源、电源、热源,努力控制、规范易燃、可燃物品的规模,存量,位置,把“低头看烟头,抬头看电线,杜绝明火源,清理可燃物”这些看似不专业,不重要的检查内容作为消防监督检查的必选项,这就是在为减小火灾发生几率,提升社会火灾防控能力打牢基础。

其次是“督促履职”的理念和方法,其实,“保姆包揽式”检查向“督促履职式”检查的转变已经推行几年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要求社会单位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制度之后,消防监督检查就成为督促社会单位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要让社会单位提高履行消防安全法定职责的自觉性,消防监督人员首先要自己转变工作理念,调整工作方法,不要一味的紧盯检查中发现的具体问题,而要通过具体问题明确指出单位在自我管理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并且要对发现的承诺失信行为通过严肃追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

再次是培养“明白人”的理念和方法,顺着“督促履职”理念延伸下去,培养消防安全“明白人”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也就不难理解,消防安全管理具体工作,最终还是需要靠社会单位自主落实和完成,单位各级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质量效果,也直接影响社会火灾防控得基础水平,作为非消防安全管理专业出身的人员,如果不通过经常性的培训教育,指导帮扶,就无法很好的落实消防安全工作要求和责任。各级各类消防监督检查人员,要紧抓每一次检查机会,边检查,边指导,让每一次监督检查都成为专家教学式培训检查,培养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的“明白人”。此外,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整个社会管理阶层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单位中从事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越来越专业,有时候管理服务对象提出的问题,消防监督人员未必能够解答,而有时候消防监督人员提出的观点,人家也未必理解和认同,因此,笔者认为,“明白人”的培养,应当是双方的,互相的,作为官方的、专业的监督检查人员,也要在检查中,不断学习进步,把每一次现场检查当作实践理论的难得机会,从实践中学懂原理,从实践中消化知识,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能力,对于确实有水平,有能力的管理人员,也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在检查工作中,探讨交流,相互学习。

最后,在消防监督检查中,还要树立和掌握一个理念和方法,就是“服务管理”理念,消防救援队伍是是人民的队伍,消防监督检查的权力来自于人民,自然也要服务于人民,我们的监督检查工作,说白了也是群众工作,要学习掌握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方法,提高做群众工作的能力,推行“指导式”检查,“说理式”执法,在严格执法的同时,要热情服务,既要让老百姓感受到执法的力度,也要感受到执法的温度,有温度的执法最得人心,也最有效果,只要监督检查工作目的单纯,不惨杂私利,这个理念和方法的树立和掌握也是不成问题的。

猜你喜欢
火灾事故火灾消防
火灾调查工作的现状分析和应对措施
全国消防日11月9日
当前火灾事故调查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漫画说消防
消防也幽默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消防意识
浅析消防现实斗争中火灾事故调查面临的问题与整改措施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