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2-06 07:55张衍河吕彬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文科考研毕业生

张衍河 吕彬

摘要:据跟踪调查,目前应届文科毕业生中未就业学生以准备二战考研、备考公务员以及事业编考试居多,还有部分同学在不同类型的企业实习、打工,暂未签订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部分学生仍抱有必须进入公务员系统、事业编制、高校等传统就业观念,“等、靠”消极思想仍然存在,求职主动性较低。

一、文科毕业生就业情况现状

由于文科专业特点,学校每届毕业生中50%以上的学生选择考研升学,一旦考研失败,这部分学生往往选择继续二战、三战暂时不去求职就业,从而错过了就业的黄金期。影响了学校整体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基于当前文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情况实际,对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基本信息进行了摸底登记,发现绝大多数毕业生已成功就业。通过与毕业生面对面交流、就业情况登记、班群调查等方式可以发现:文科应届毕业生求职周期较长,40%以上毕业生通常在毕业后2-3年内可以考入较为理想的体制内岗位、知名高校等;50%以上的毕业生经过一两年求职、就职、离职等职业过程,逐步确定了实际就业目标和方向。但囿于学校统计毕业生就业情况截至学生毕业当年12月底,故文科毕业生学生求职周期偏长,导致近年来统计签约率持续徘徊在较低水平。

二、应对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工作举措

1、引导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政策宣讲全覆盖

为引导学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适当降低就业择业期望,学院党委书记面向全体毕业生宣讲《进一步促进202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若干措施》。以此带领毕业生了解当前省市、院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和举措,动员学生积极求职,走出舒适区。

此外,校院两级分别利用学科优势,积极筹措社会资源,校友资源开展毕业生就业宣讲指导。邀请优秀毕业校友为毕业生开展一线基层社区工作者实际工作经验分享,提前让学生了解并知晓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和工作状态,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报考社区工作者招聘考试的报名率,将专业所学运用到实践之中。

进一步引导毕业生积极报考社区工作者考试,提高命中率,促进学生对口就业。学校举办了社区工作者招录考试技巧线上培训宣讲会。本次活动邀请到学校2019届文科毕业生校友。该校友曾在我辖区某社会工作协会进行实习,毕业后从事于公职类考试培训行业,现在中公教育工作。针对此次社区工作者招聘公告,将为学弟学妹带来考试政策讲解,邀请中公专业师资进行专业的考试技巧分析和考情解答,为学弟学妹提供免费课程,详细讲解题型答法,提供专业的备考指导和答题技巧。

2、全面摸清就业需求底数,就业指导全覆盖

事前设计《山东省泰安市XXX学校文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和状况调查问卷》,通过“今日校园”APP实名调研4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择业状态,按照考研复试与调剂、求职意识引导、考公技巧指导、暂无明确求职意向四个大类方向形成就业帮扶台账。学校负责学生就业工作教师根据学生需要及个人所长,平均每人负责相应数量学生,通过电话、微信语音、微信等方式点对点帮扶毕业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全面摸排与指导,在学生毕业前期,重点重点解决就业技巧、就业观引导、资源对接、简历指导等,毕业后期,做到离校不离心,为毕业生排解就业困惑,顺利找到工作。突出各级就业帮扶网络功能,将全体学生纳入我院的毕业生就业帮扶网络,一方面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信息和政策的扶持,推动他们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骨干的作用,在考研调剂、就业信息发布以及突发就业问题的及时处置方面起到关键作用,维护毕业生群体的稳定,发挥结对帮扶的积极作用。

充分调动学校领导班子、全体师资力量,充分利用班导师作用,利用线上线下班会有序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根据前期学院掌握的学生就业状况,针对可突破的、尚存犹豫状态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专业教师以论文指导分组为单位,利用毕业生接受指导老师指导撰写论文期间,重点辅助学生就业观引导(先就业再择业),充分对接专业教师就业资源,使得学生有就业需求可以随即得到最专门最针对性的解答。

3、发挥朋辈支持作用,就业典型宣传全覆盖

充分调动学校校友和已成功考研、求职的学生分享自身的成功经验,面对疫情期间出现的考研复试新形势,学校为毕业生准备了10间考研复试空间,累计使用50余次,每次至少2-6个小时,积极利用线上通信手段,宣传成功考研、出国深造的50余名毕业生分享心得和经验。邀请求职成功的学生,分享其在就业信息获取、就业信息筛选、面试心态调试、面试礼仪指导、面试技巧分享等。通过先进典型的案例,帮助更多同学迈开步伐投入求职大潮之中。

学校高度关注就业工作,成立了由党总支书记、副院长主管,学生工作副书记具体负责,就业专职教师管理人员具体执行的三级网络体系,此外还由院团委书记、辅导员和各年级班主任组成就业管理机构,全面负责推动、管理学院的就业工作,组织全院教师、系主任积极搭建校企联络平台,拓宽就业渠道。

对毕业生开展专题就业指导,针对不同时间节点,开展就业工作啟动仪式、中期就业推动会、专题就业讲座等形式,全方位的开展就业服务。针对困难群体开展对口帮扶、积极为藏族、维吾尔族家庭困难学生提供就业实习岗位。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宣传引导,在毕业生中建立QQ群、微信群,及时发布就业信息、解答就业疑难问题、开展心理辅导。

近年来,学校逐年加大创新创业教育力度。通过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品牌系列活动,成功举办学术沙龙,多次邀请到校内外专家学者、校友,为同学们奉上创新思维、创业历程和经验分享等盛宴,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三、文科毕业生就业工作计划策略:

结合近三届文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展望和谋划文科毕业生就业工作,我们认为就业形式将进一步严峻,就业创业工作难度将有所增加。随着考研人数逐年增加,学生热衷于提升个人学历水平及综合素质,我们预测新一届文科毕业生选择考研升学的比例会较去年有所提高;因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毕业生更倾向于找寻稳定的工作,因此考取公务员、选调生、事业编等各级别考试人数将陆续增加;增加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将继续作为重点工作推进,但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1.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继续形成领导干部-转业教师-辅导员全面指导“组合拳”

学院党委高度重视2021届毕业生就业推动工作,通过建立一对一指导联络关系、召开考研答疑会、考公经验交流会、宿舍就业指导等系列针对性活动,形成领导班子带头做、专业教师一起做、辅导员老师重点做的工作思路,坚持靶向发力,形成就业观指导工作“组合拳”,硕导跟进硕士毕业生,专业老师对接优质企业资源,辅导员老师跟进毕业生状态,全体老师共同指导学生就业技巧、引导建立合理就业规划。

2.深入宿舍唤醒学生就业内生动力,做到就业观指导全覆盖

学院辅导员根据毕业生宿舍分布信息,制定《社会发展学院2021届本科毕业生宿舍帮扶分配表》,深入宿舍了解学生暂不就业、积极就业、一心考公、一心二战等情况,与学生探讨未来生涯规划和当前就业环境形势,分析就业求职与考取研究生、体制内工作相互兼顾的办法,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升求职意愿。 充分调查学生就业需求,了解学生需要学校、学院提供哪一类、哪些方面的求职信息和应聘技巧。通过调查问卷、宿舍走访调研、一对一面谈等方式,实现学生就业需求调查全覆盖。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让学生切实从中受益,提早实现就业目标。

3.积极对接多领域用人单位,方便师生获取就业信息

继续积极对接企业,制作不同领域企业招聘参照表,提供给专业教师和学生,供大家及时掌握较准确且详尽的用人单位信息,便于师生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开展就业服务指导。

学院依托专业教师、辅导员、校友等多方力量,共享求职就业信息,构建合力,实现就业信息、求职技巧、求职心理等方面的资源整合,帮助毕业生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结合学生求职实际经验、教训,教育引导毕业生合理划定就业期望值,增强“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认同。逐步转变从事灵活就业情况较多的状况,力促学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建全学院往、应届毕业生就业联络机制,完善毕业生就业创业信息资料库,邀请优秀毕业生、优秀校友回院进行就业创业专题座谈会,分享求职经历。积极与高质量就业同学保持沟通联系,持续为应届毕业生提供对口实习、就业招聘信息,发挥朋辈支持引导作用。聘请相关学长学姐为学生解答实际问题,讲述“职业人”、“学生”和“准毕业生”角色的异同,协助毕业生度过学社连接的关键适应期,提前就业,而后择业。更好地完成职业人角色转变,激发学生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的使命和责任!

4.以党支部为堡垒,夯实毕业生就业基础

调动学院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我院教师党支部的专业引领和教育引导,作用充分发动党员教师积极参与,为学生就业助力。加大就业观念指导特别是树立正确择业观专题教育的力度,引导学生走上充分就业的正轨。同时,积极邀请和吸引与学生所学专业相关的企业入校开展专题就业创业讲座,为学生搭建更加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

以党日活动为依托,选取有代表性、近年来招录学生比例较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实习走访交流与考察,使得应届毕业生能够更为直观地了解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和用人需求,做好人岗相适应,以期达到增进了解、加深友谊、促进交流、扩大合作的目標。用人单位对我校文科毕业生在专业水平、思想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给与的肯定,是做好毕业就业工作的动力和源泉。切实了解用人单位秋季、春季招聘安排、需求岗位数量和应聘条件进行详细解读,让毕业生以第一视角感知在工作经验、实践经历、专业学习三个方面的感悟,努力夯实专业知识,锻炼实践本领,为求职就业打好基础。深入用人单位交流走访不仅开拓学生专业视野,还促进课堂所学知识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认知,提早进行求职规划,为文科毕业生早谋划、早出手奠定基础。

此外,通过主题党团日活动,以党课的形式介绍先进典型的毕业生就业示范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志愿边疆建设,实现人生理想。

猜你喜欢
文科考研毕业生
我的考研故事
高校给考研学生免费加鸡腿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考研,我是怎么坚持过来的
求学·文科版2019年6、7期合刊
求学·文科版201806、07合刊
“新一线城市”吸引毕业生
孙文科
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51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