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特色基础教材建设的思路与原则

2021-12-06 07:55许玉霞蒋树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学生实际

许玉霞 蒋树勤

摘要:高职教材建设关系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分析教材现存的诸多问题,分析了高职学生的实际,提出了一些编写出高质量特色教材的建议和原则。

关键词:高职教材建设 学生实际 做法与原则

目前国家正在大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各高职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发展壮大的建设之路。其中,高职院校教材建设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际情况却让人感觉有担忧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笔者在接触了解多所学校的任课教师的基础上,发现很多教材虽然基本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是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欠缺和不足,使得老师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有掣肘之嫌。

本文主要以英语教材为例加以解释说明。比如,高职英语被列为人文素养课的范畴,其课程教材却存在多种版本,优缺点都很明显,各有利弊。高职英语这门课按照大纲要求,需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多项能力,但实际情况是高职学生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几乎很少有机会用英语交流,而教材中却用大篇幅要求进行难度堪比小学英语的听说训练,个人感觉这样的要求已经脱离了学生的实际,让人学来索然无味,达不到课程的培养目标。而且,一般高职院校中英语课程的实际开设课时少,且大多只有两个学期即一学年左右的时间;授课时间间隔也比较长,一周仅有一至二次课,如遇有实训或是节假日的情况,间隔时间则更长,致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遗忘快,学习效果较差;甚至有的系院将英语列为考查课,因此老师们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得不放低要求。实事求是来说,高职学生来源比较复杂,因此学生英语学习情况参差不齐,层次不同。可是教材为了贴合学生实际,为了迎合学生的学习水平,降低口语听力的难度,缩减了文章长度,词汇的难度广度。笔者以为本课程的学习应该把重点放在阅读文章的理解和主题思想的升华拓展上,让学生努努力就能够到这样的难度上。所以为了更好地做好教材建设,先要分析清楚人才培养的对象也就是高职学生的现状不能一味的降低难度,致使内容枯燥无趣。

目前00后高职学生现状,大体分为以下四种:

1. 参加过夏季高考的高中毕业生,。这种学生高中学习基本可以,而高考成绩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并不理想,这些学生大多想继续学习,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大学里逆袭,继续深造。

2.通过春季高考或是综合评价考入高职,高中学习虽然较差,但是有一定的深度学习能力,为了求职就业和今后的人生发展仍然渴望通过努力,考過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或者专升本考试改变命运。

3.通过单招或是自招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欠缺,基本放弃文化课学习,只要求不挂科,及格就行。不想或者不会在文化课学习上过分努力,希望将来能找到一份技术活,借以谋生安身。

4.通过其他渠道如军人,社会行业人士等进入高职的学生。

当下在用的高职英语教材编写的出版社名气大,地位高,往往是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要求高,可是本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其所编著的高职英语教材脱离学校学生实际,很多听力口语训练,没有考虑到学生学习英语已经多年,重复练习,使学生兴趣缺失;有些文章或是由于篇幅,或是限于难度,又或是出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原因,进行了一些改写或是缩写,致使课文读来逻辑混乱,主题不突出,使得老师在讲解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不容易抓重点主旨,而且课后练习比较随意,缺乏严谨的思路。另外,语法的巩固复习一直是高职学生的软肋,多数学生语法基础薄弱,理应花一定的篇幅重新规划训练,可是教材却呈现出一种不成体系的混乱状态,令人无奈。教材编者本意想要方方面面照顾到,实际却大而无当,乏善可陈。而所谓的一个课外学习平台则基本无甚用处,又缺少人维护完善,很多学生反馈界面粗简,链接不能使用,违背原来承诺的“供学生自主学习并反复操练”的初心。学生实际上最后用之极少。而教材的费用也较高,其中也包括平台建设的一些花费。综上所述,个人感觉,高职英语教材需要重新理清思路,加入一线教师成为编写人员,无论是听说练习,语法,课文甚至练习的选择都应再仔细筛选推敲,酌情使用方可。

因此,高职基础课教材的建议采用以下实用的原则,才能更好地发挥课程学习的作用,有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口语训练增加趣味性,时代性特点,贴近00后学生实际,如太简单的如问候等等内容可以删减,住酒店等主题可以改头换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听力和阅读文章增强故事性,思考性,毕竟青年学生思维积极,大脑活跃,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快,可是由于阅历和见识的限制,学生们的很多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正确树立,所以故事里传达的道理或是哲理易于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思想共鸣。

3.当今时代,国人需要树立文化自信,因此教材中突出文化性的思路是很正确的,可是具体到教材内容方面,可增加东西方思维模式的比较,跨文化思想的传播,使得本课程的人文特色更加明显。同时,这也是很合适的思政内容切入点,只要任课教师灵活加以利用,就能满足国家对于课程思政建设的要求。

4.高职学生因为选择的专业和行业不同,所以非常有必要针对专业行业增加相应的职场交流和职业素养方面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行业知识面,有助于他们了解所选专业的状况和发展,做出更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方向。

教材建设是一项严密细致的工作,要求极高,劳动量和思维量也极多。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出现一些纰漏在所难免。但是如果能够兼顾本文所述原则,那么教材能既符合学生学校实际又可以将思政内容适时融入,能够满足高职学生的需要,是一项非常值得的尝试,相信一定会有明显的效果。希望教材编写单位能够更多地着眼于教育的本质,少一点功利和势利,编写出更多深入人心,受高职师生交口称赞的教材来。

参考文献:

[1] 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 李梦卿,余静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24)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J]. 中国电力教育. 2019(08)

[3] “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 曾天山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1(08)

[4] 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问题的研究[J]. 王冰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8(05).

猜你喜欢
学生实际
小学体育教育要与时俱进
我的教学生涯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高中英语高效课堂的评价标准及做法
浅谈小学教师如何提高生字教学能力
浅谈教师在研读教材中如何读懂教材的创意
贴近学生实际有效开展思品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