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策略

2021-12-06 07:55李旭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小学生数学

李旭

摘要: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小学生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正在构建,数学教师要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数学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主要课程之一,在小学阶段,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特别是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带领学生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挖掘更多学习的潜能,提高他们学习主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习的效果。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价值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要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内容虽然不大,但是由于数学本身是一门具有逻辑性、综合性、抽象性的学科,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无法学习好数学的,特别是当学生进入中高年级段的时候,随着知识内容的抽象上升,解题思路的多元发展,知识和知识之间的关联增强,没有逻辑思维,不仅会影响解题效率,还会降低学习质量。而逻辑思维能力是有发展潜力的一种思维,总体趋势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的一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可以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2发展小学生数学课堂思维能力的策略

2.1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學生主动学习与否,会直接影响整个教学活动的效果。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如果总是处在被动的状态,那么,他们的学习过程是比较疲劳和痛苦的,不能品尝到学习本身所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小学数学教师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构建更加高效的课堂,需要给学生更多的陪伴和鼓舞,让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学生在一种更加信任和鼓舞的学习氛围中会更多的试着进行自主学习探索,锻炼自己的思维,从而有意识的建构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并自主进行更多的总结和新的发现,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先自己解决,如果实在无法自主解决,再及时寻求帮助。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特别是在学习方法方面,要更多的给学生更具有实效性的指导和帮助。

2.2突出方法引导,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先学阶段教师对学生自学指导的方法引导尤为重要,无论是自学指导设计还是教师自学检测点拨都要突出方法引导,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一是教师要在指导中强调学生采用自学的方法。例如,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自学指导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提出“速读”“观察”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确采用何种方式。二是教师要在自学指导中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自学指导设计中,教师要明确提出结合分数单位的知识,重点要突出认识分数单位。

2.3趣味游戏,逻辑推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学科,帮助学生建立逻辑推理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推理掌握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由难变易,同时让学生建立更为缜密的逻辑思维,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掌握。比如,教师在进行“找规律”的教学时,可以准备一个纸盒,盒子里面有红色珠子和蓝色珠子。教师首先拿出5颗红色珠子穿到一条线上,在拿第6颗珠子的时候,让同学结合前面的珠子猜测老师会拿什么颜色的珠子。因为之前均是红色珠子,学生很快猜出老师还会拿出红色珠子。之后教师再拿出5颗蓝色珠子穿到一条线上,在拿第6颗珠子的时候同样让学生结合前面的珠子猜测老师拿出的珠子的颜色。之后,教师按照一定的间隔规律拿出红色和蓝色的珠子,让学生从中寻找规律,推断老师之后拿出的珠子的颜色。像这样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既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趣味,又让学生学到了数学知识。

2.4强化数学建模能力

小学阶段数学知识大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数学原型。教师加强数学建模方法教学指导,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引入生活场景、设计生活实践等方式,引领学生正确完成数学模型构建,强化学生数学分析能力、解题能力,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单元教学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密切。教师采取创设生活情境的方式导入教学内容,通过展示观光电梯上下运行的动态图片、风车旋转动态图片、具有轴对称特点的桥梁图片等素材,要求学生抽象出其中的图形元素,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学生亲历数学模型的建构过程,不仅可以启迪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三者的概念内涵,还能锻炼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分析生活事物的意识。

2.4开展一些相应的数学训练

在数学教学中,有许多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导致一些学生认为数学知识难以学习。为了有效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开展相应的数学训练,在掌握好训练难度的基础上,促使小学生通过不断的训练,逐渐找到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发现解题规律,由此推动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显著提升。例如,老师在讲“空间与图形”内容时,若没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一般情况下学生们很难想象,此时老师可以通过数学活动锻炼学生。比如,提供具体的练习题:“有一个正方体,将正方体的六个面全部涂成红色,如果将此正方体切割成27个小正方体,那么请问在这些小正方体中,一个切面有红色、两个切面有红色和三个切面有红色的正方体各有几个?”学生们可以自己操作,尝试解出正确答案。当学生没有头绪时,老师可以将解题的过程做成幻灯片,让学生观看解题步骤,以后遇到类似的题目,脑海里就有一定的逻辑。通过这样的数学训练,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解题思路,从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从而逐步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这对于数学教育的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35):24-26.

[2]刘美萍.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07):142.

[3]邱惠君.探讨创设小学数学教学情境的有效策略[J].魅力中国,2019(14):293.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小学生数学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