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与策略研究

2021-12-06 07:55王丽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学前教育幼儿

王丽

摘要:对于人生的整个阶段而言,学前教育属于基础性时期,对儿童未来的发展以及性格养成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环节。因此,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学前教育中,充分重视幼儿的发展特点,辅助合适的方法,引导幼儿健康、积极的发展,加强智力的发育,从而使他们对世界能够产生正确地认知,提高学前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幼儿;学前教育;策略研究

引言:教育需要经历多个阶段,幼儿时期属于第一阶段,是接受教育的萌芽时期,也是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阶段,是开展其他阶段的基石,一定要保障好这个阶段教育的质量,教师充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与他们沟通和交流。文章分析了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目前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就提高幼儿学前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探讨。

一、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一)学前教育对人的发展十分重要

幼儿一生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奠基作用,不少研究已经证明,儿童的早期教育会对儿童一生造成十分重要的影响,儿童养成的行为以及人格品质将会对未来的发展产生持续的影响。在幼儿学前教育阶段,教师将具有情感教育及心理教育的内容应用到教学中,可有效促进幼儿认知、语言、情感等能力的提升,为幼儿以后成长奠定基础,并且幼儿日后发展情况直接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要对现有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和完善。在幼儿教育管理观念中,应为幼儿提供优质的成长氛围,这需要幼儿园、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配合,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为幼儿创建和谐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学前教学课程要做到游戏化,日常管理要保证规范化。从而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为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学前教育影响着教育事业的发展

学前教育是我国学制的起始阶段,也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开端一定会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因此做好学前教育工作能够带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进步,良好的学前教育能夠为小学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为上小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使儿童在进入小学后身体、情感、心理以及社会性适应都能够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目前我国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学 前 教育的质量将直接决定我国义务教育的质量与效果。

二、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的常见问题

(一)教学方式落后

开展学前教育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帮助他们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所以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依然没有改变,这种教学方式过分重视教学的成果,但是对幼儿的天性却存在一定的忽视,幼儿的日常学习都被识字、背诵以及算数充斥,这种教学方式显然具有一定的不合理性[1]。此外,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幼儿的个体差异,只是一味地让幼儿学习一些难懂的古诗词,并且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进行朗读以及背诵记忆,这样并不能将幼儿的理解能力提高上来,而且还会导致他们对学习失去兴趣。

(二)学前教育教学的研究力度不足

通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有利于将幼儿教师的业务水平提升上来,并且还能够实现对教学方法的有效创新。此外,在教学研究活动当中幼儿教师可以聚在一起积极地进行讨论,这样能够将问题集中起来,并且探讨出更多高效的解决对策。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学前教育教学的研究力度其实是非常不足的,加上很多幼儿教师的教学能力并不是很强,制定太好的设想很难将其落实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当中。此外,很多幼儿园在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时候都过于形式化,并没有将教学研究的实际作用发挥出来。

(三)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性不强

有些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水平太低,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但是这种状况依旧没有改善,所以幼儿教师在工作的过程中积极性不是很高。与此同时,很多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并不是很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很难充分地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由于缺乏专业化的培训,幼儿教师的专业性也一直很难提升上来,这对于提升幼儿学前教育的效率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三、优化幼儿学前教育的方法

(一)提高校园平台的开放性,促进综合发展

处于现代化时期环境中,幼儿教师的工作重点可以集中在对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同时挖掘幼儿自身的潜在能力。通过对幼儿的不断鼓励,促使他们完成探究性学习,此外,根据幼儿的实际成长情况,为他们创建校园平台,并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气氛,保证幼儿在轻松和谐且平等互动的环境中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使他们的综合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培养。结合幼儿当前的性格特点,创建符合他们性格的生活环境,加强互动,促使幼儿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对学习产生兴趣。

(二)在幼儿科学的教育活动中,注重设问引导

开展日常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观察,结合幼儿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制定出符合幼儿的教学问题。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学习,进而将幼儿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其次,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他们独自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当中,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最后,教师完成假设分析,这样不仅能帮助幼儿获得大量知识,也可以提升幼儿分析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学前教育阶段教师需要重点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在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幼儿心理特点,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引导。

(三)开展游戏教育,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幼儿阶段的科学活动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开展幼儿科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要根据幼儿的成长情况,制订合适的教学计划,并在科学活动中融入适当的教学游戏,但需要注意游戏的细节,避免出现马马虎虎的游戏。将不同的场景设置在教学游戏中,利用不同的游戏情境来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除此之外,对于游戏的内容和规则,教师需要先充分掌握,然后采取合理的方式完成教学素材的收集,加强幼儿的参与感和融入感,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四)创新教学手段,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由于幼儿基本不具备社会经验,同时缺乏较强的认知能力。简单的、枯燥的理论知识难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长久下去幼儿就会厌烦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因此,要想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教师首先要丰富课堂中的教学内容,然后通过一系列夸张的形象来刺激幼儿的视觉感官,促使幼儿热爱学习。除此之外,教师应充分掌握幼儿的学习特点,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制定符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总之,良好的学前教育不仅能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同时也可以将幼儿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学前教育在整个教育阶段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对现有教学方式不断创新和完善;然后将科学合理的教育实施在学前教育中。从教育角度出发,每位幼儿的个性应得到教师的尊重,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从而促进幼儿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古丽娜尔·乌尔斯旦.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的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6):0006-0006.

[2]黄慧.浅谈幼儿学前教育教学中常见问题和对策研究[J].中华少年,2018(36):21-21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学前教育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幼儿画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