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与实施策略

2021-12-06 07:55杨秀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实施策略作用信息技术

杨秀文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对学校的教学活动也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进入了学校与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小学生也更加习惯于借助信息技术来展开学习,所以教师需要积极适应这一新的变化,将识字教学与新兴技术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作用;实施策略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中,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也给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无限生机。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语文学科应用的领域,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学科和领域互相交叉、学习,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1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作用

①可以激发学生识字兴趣。汉语中偏旁部首是识字的基础,也是学生学习识字过程中必须要完成的内容,但偏旁部首信息量大,低年级小学生辨识、记忆大量的偏旁部首难度较大。将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让书本上的偏旁部首以及汉字的直观性,符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为主的思维习惯,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接受与掌握汉字书写顺序,这种直观的教学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满足师生个体发展的需要。低年级小学生活泼好动,在课堂上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去学习汉字,同时情感因素也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加之低年级学生识字压力大,这样很容易使学生课堂参与度低。现代信息技术为师生们提供了大量非语言信息,部分信息是学生熟悉的、喜爱的,将这些信息应用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将已有的情感体验用于汉字学习中,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乐于识字。

2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1利用信息技术,做好识字教学反馈

在识字教学中,反馈环节很重要,教师对所教生字要按照由局部至整体、再由整体至局部的展示原则,把示范字中比较难掌握、容易写错的细微部分进行突出显示和反馈评价,以此引起学生的足够重视,达到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对示范字进行观察学习的目的。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面对面、及时的评价反馈就会显得费时费力,但如果只是依靠讲解和口头反馈,一部分学生由于观察距离、想象能力等因素,导致无法对照老师的反馈反观自己的写字方法。而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则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汉字的书写全过程,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布讲解,让学生掌握其执笔要领,进而提升评价反馈效果。在借助于信息技术、电子白板和实物投影仪后,识字教学的反馈过程就会变得轻而易举。老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先显示范字的书写过程,然后指导学生认真描摹和书写,再及时将学生的书写作业在实物投影仪上一一予以展示,把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拍下来,以视频形式展示给其他同学,为大家树立书写的参照。学生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下,清楚地看到自己和别人的书写情况,同时对同学写字作业进行及时评价,这样,既激发了全部学生的写字积极性,又能对所有人的写字情况作及时有效的评价反馈,可以全面促进写字教学效率的提升。

2.2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字形教学

汉语是世界上少数的表意文字,也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方块字”,每个汉字都有着独特的意义,它起源于抽象的符号,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字也越来越抽象、复杂,虽然简体字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习难度,但对于抽象思维能力差的小学生而言,学习汉字字形是较为困难的。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利用信息技术去降低汉字字形的学习难度,帮助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识字形、掌握构字规律。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展示实物图片,帮助学生通过联想方式激发学生形象思维,提高学生识字效果。例如在“休”字學习中,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向学生展示草原上一个人背靠一棵树“休息”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休”字的意思,学生在看到这个字后也很容易将“亻”与图片中的人对应起来,“木”也很容易与图片中的树对应起来。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增减偏旁帮助学生记忆字形。汉语中许多字的偏旁部首是一样的,更换偏旁部首后意思与读音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同偏旁汉字放在一起,或者是将母体字与派生的字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这些汉字之间的联系进行记忆,掌握更多的汉字字形。

2.3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的用字练习

一个汉字在学生的脑中扎下根,还必须通过反复练习、及时反馈、来强化记忆。多媒体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交互性。学生学习生字也必须通过练习,强化记忆,形成正确的用字习惯。如“渴、喝”两字,学生极易混淆。教学时,先随图出示“喝”字,让学生明白喝水要用口来喝,闪动偏旁“口”加强刺激,再让学生组词。接着随图出示“渴”字,让学生明白喝是缺水了,闪动偏旁“氵”加深学生印象,再让学生组词。最后出示几句话,让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说说要用“喝”字还是“渴”字。这种由图到字,再到应用的过程,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识字习惯。

2.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师生互动

新课改理念下,课堂教学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增强师生之间互动,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与师生关系,增加课堂互动环节。

结语

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使用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记录笔记跟不上多媒体的播放速度;课堂信息量大,会使基础薄弱的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等。我们要使各种教学手段做到优势互补,共同为教学服务,从而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宋雪芳.信息技术助力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7):52-53.

[2]余仁芳.趣味化教学在小学语文识字和阅读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3):208-209.

[3]符秀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00(007):26.

猜你喜欢
实施策略作用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小学语文趣味识字教学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ERP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应用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