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高职的素质教育

2021-12-06 07:55项春雷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高职教育素质教育

摘要:自上世纪提出“素质教育”一词以来,教育理论界对它进行了众多的理论探讨,也给出素质教育的各种定义或界限。一直到现在,对素质教育的理解依然是一个令人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而隨着高职教育越来越引起国家的提倡和重视,高职教育要不要进行素质教育以及在哪些方面进行也开始走到讨论的前列。抛砖引玉,笔者就高职教育中的素质教育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全面发展,高职教育

一、高职教育进行素质教育的前提是认清素质教育应贯穿各层次各阶段的教育。

有部分人会认为素质教育仅仅是中小学的课题,中小学素质教育好了,以后就坐享其成了。其实不是这么一回事,素质教育是终身教育。不同的年龄段,素质教育有相同的基本内容,也有不同的更新的内容。高职教育阶段,更有条件更有必要进行素质教育,理应更加重视。高职素质教育内容主要可以概括为思想政治素质为统帅,文化素质为主要特征,业务素质为基本核心,身心素质为基础形成的综合的素质结构。素质教育就是分层次系统的的提高和加强这种素质结构,使其和谐的发展。

二、高职教学进行素质教育要认清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事实上,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这一直是许多教育家孜孜追求的教育理想,但是这一理想如何变为现实,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也作过各种尝试,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再到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但他们追求的理想都没有实现。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第一次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工业化生产的基础上,把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新提了出来,并得到了科学的回答。

笔者认为,我们在教育方针中长期坚持要求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使受教育者的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全面的素质教育,也就是要求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注意教育目标的完整性,教育任务的多重性,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教育途径的广泛性。因此,从根本上讲,素质教育与全面发展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两者的关系是: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素质教育是达成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三、高职实施素质教育目标的方法

1、教师要教书育人,做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可结合教材和课堂教学进行。

专业课程的课本中除了知识,还有大量的科学发展史。不少是我们中华民族子孙在科学上的功绩,而且有不少的发现、论述、应用要早于世界其他民族,这些伟大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和骄傲。通过教材和课堂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不少的科学知识,寓有深刻的哲理,含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道理,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等,可用于学生的思想教育。

当然应注意专业课不同于思政课,但是思政教育是重要的部分,进行思政教育的原则是善于进行渗透和点拨。专业课中的思政教育,需要根据教材自然地进行,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的启蒙和熏陶。

由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采用课堂教育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和课外的思想教育活动相结合,使课外活动作为课内的补充和延伸。课外活动进行思想教育,目前我们学院采用讲座或报告等形式,使教育主题更明确,材料更系统,选题更广泛,时间更充裕,受教育者更多。还可经组织学生参观我国的科技成果,如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正负电子对撞机等,用活生生的事实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高职教育素质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贯彻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原则。

由于每个学生的素质存在差异,我们还应从学生差异出发,通过教育过程使每个人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与完善。因此我们强调统一要求的同时,更应强调因材施教,尽可能的开发每个学生潜藏的智慧与才能。

对于少数基础较好的拔尖学生,可用较高的标准要求他们。比如我们学院成立了各种专业攻关工作室,帮助这些学生多研讨问题,多做些实验。在创设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针对他们的个性特点、特长或潜在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成为更优秀的学生。

四、高职素质教育要突出专业实践特色,因势利导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高职学生对专业课理论学习兴趣不浓,学习能力较差,但大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差,他们在实验验证和产品制作上有强烈的兴趣。我们应注意从兴趣入手,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扬长避短,通过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来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主动探索的积极性,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使其享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在实验和产品设计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有序性、有意性和目的性的观察,把学生的观察目光引向事物的本质方面,学生也正是通过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动手、动脑,来提高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能力。可以这样说:高职教育各种工作室已经越来越重要,离开工作室,学生的学习和创造已经不可想象的。在工作室里,学生的知识、能力、尤其是脑手并用得到了集成。因此工作室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锻炼和培养了他们的各种能力。

五、高职素质教育最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严格训练,促进能力的形成

高职教育课堂教学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指点、熏陶,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但从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和能力的可靠性来看,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因此必须对学生进行独立的严格训练。

知识是可以学到,但人的能力是必须训练才能得到。人的能力存在于和形成于所有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包括从实践到理论之质变过程和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过程。众所周知,知识和活动是能力形成的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换言之,要想培养能力,首先必须多练、多活动、多实践、多探索,其次必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技能,尤其有较大迁移性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六、高职素质教育中,班主任应抓好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要達到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目的,除自己的主观努力外,没有学生的积极努力是不能实现的。应当看到,目前部分学生由于受多种原因的影响,学习目的不端正,积极性不够强烈。从高职学习情况调查看:在问及学习目的时9%左右的人是为提高社会地位,8%的人是为将来能挣很多钱;在学习热情上,有15%左右的同学有畏难情绪,有46%的同学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28%左右的人期望每天新生活的到来。面对这样的学生思想状况,班主任应想方设法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否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可能持久,学习也不能有效。特别是目前我们所教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生活虽优越,但意志品质脆弱、缺乏毅力,抗挫折性差。学生若不具备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就会给高职教育素质教育带来很大困难。

为此,当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班主任要从正确的学习目的教育入手,激发斗志树立信心。特别是对基础差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照,通过情感的交融,耐心的辅导,使他们通过学习上的进步获取学习上的信心和勇气。同时,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没有毅力,今天的学习搞不好,今后的工作也不可能搞好;没有毅力,在竞争的时代就会失去竞争斗志,在竞争中就注定要失败。还应该让我们的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的挫折中总结经验,体味毅力和自觉地培养坚强的毅力,这也是素质教育重要的一环。

班主任和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作用往往胜过说教,学生更信服教师的身教,所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时,班主任和教师除对学生进行耐心地说教外,一定要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应该重视素质教育,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构是思想政治素质为统帅,文化素质为特征,动手素质为核心,身心素质为基础形成的。素质教育就是分层次有系统的的提高和加强这种综合素质结构,使其和谐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峰,素质教育-理论.操作.经验,广东人民出版社,2019年第2版

2吴柳,素质教育理论与基础教育改革,广西师大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3版

作者简介

项春雷,男,1970年3月出生,籍贯;浙江临海,汉族,讲师,理学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计算机、物联网和大数据。单位;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邮编324000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高职教育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