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2021-12-06 09:56周华刘文婧房媛媛王雪薇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新时代

周华 刘文婧 房媛媛 王雪薇

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化工安全技术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法措施。基于此,本文通过论述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建设的必要性,与当前思政教育过程所面临的困难,以及新时代背景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的方式方法进行论述,并提供相应的举措以供借鉴。

关键词:新时代;化工安全;课程思政

引言

高等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培养学生专业技术的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德政教育,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促进其成才进步。对于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教育的开展,教育工作人员要利用好课堂教学的主体时间,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进一步培养德才兼备的专业素质人才。对此,教育工作人员要根据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要求,将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巧妙融入课堂教学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完成立德育人的教学任务[1]。

1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对于高校而言,在教育改革过程中要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必须将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既要提升课堂教育的显性作用,要发挥政治思政教育隐性的教育方式。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思政、化工、辅导员、学工、党政干部等教育工作人员能够共同发力,既能够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工安全技术课堂,又能利用网络、科研、心理等课外教育,将思政教育融入隐性教育元素,构建起完整的思政教育体系。严格落实好习主席讲话精神,点燃化工思政教育的指路明灯,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体系。

2 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教育开展面临问题分别是教师的个人思政素养、思政元素的融入能力、思政建设保障体系三个方面,严重制约了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

2.1 教师个人思政素养有待提高

化工安全课程任课老师多以专业知识授课为主,其专业素养较高,但对于政治理论的学习以及政治理论的认知理解程度相对较低。在开展思政教育的过程中,授课老师的理论功底以及思政教育工作开展方式方法,直接关系着思政教育的效果,只有政治素养过硬的授课老师,才能够在专业教学课程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充实课堂。对此,必须强化化工安全技术课程任课老师的政治理论水平,提升个人思政素养。

2.2教师的思政元素融入能力有待提升

在不改变专业课程属性的前提下,巧妙地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工安全课程,发挥好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需要授课老师具备一定的德育学科思维,提炼课堂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将政治理想信念融入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接受思政教育精神的洗礼,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对专业授课老师思想政治教学方法的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其政治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的能力。

2.3课程思政建设的保障体系有待优化

当前高校现有制度体系下,化工安全课程授课老师在进行课堂思政教育方面的积极性相对较低,主要是缺少相应的保障机制以及政策奖励制度,无法调证广大授课老师的工作的积极性。另外,关于课堂思政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尚未有效构建,难以对课堂思政教育质量的效果进行准确评定。

3 新时代背景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建设方法

3.1构建课程思政意义,确立恰当的课程思政目标

在化工安全技术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特点,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设计,教育工作人员要了解化工类专业学生的思想动态,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期待,依据课堂知识内容凝练出化工安全技术课程的思政教育目标,通过价值观念来引导学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理念,不断提升学生价值判断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和职业信心,能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激发出学生爱岗敬业、爱家爱国的情怀,能够为社会发展、祖国进步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使学生对化工专业学习产生信心与热情,对行业产生高度认知,不断培养出自身的职业素养,从而担起化工人应有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

3.2引入国内外著名科学家的事迹树立人生观和匠心精神

在化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许多经典的理论、定律、方程以及生产线,这些概念理论背后所包含的人物事迹故事是帮助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念、工匠精神、爱国主义情怀的良好素材。例如,我国化学工业创造者时钧院士,在吸收、干燥、膜分离和化工热力学等领域都做出了重要贡献,时钧院士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物质条件,为我国化工领域培养了16名院士,以及不计其数的优秀人才[2]。此外,还有范旭东、侯德榜、吴蕴初、苏元复等著名化工奠基人的艰苦奋斗和爱国事迹。虽然这些科学家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其勤奋刻苦、热爱祖国、尽心尽责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思政教育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深挖此类道德元素融入专业知识授课,便于学生的接受与理解,发挥好思政教育育人的作用。

3.3抓住课堂主阵地,创新教学过程设计

课堂作为传授知识以及思政教育的主阵地,无论是实现知识传授的目标,还是思政教育育人的目标,在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方案设计原则上是一致的相通的,都是以学生为中心。对此,应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引导下,对学生的认知、心理变化、接受能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通过巧妙安排教学步骤,组织课堂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的元素巧妙的融入至课堂各个教学环节,将专业知识教学与思政教育完美衔接。例如,在“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中,教育工作人员可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将整体课程安排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以创设情景、真实案例引入、组织讨论分别对应三个教育阶段,在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育工作人员通过引用名人金句、循循善诱、引申总结等多种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此为引入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讨论并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深入的思考帮助学生掌握课堂知识,提升思想认知。

3.4优化化工设备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对于思政教育模式融入“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常用的教学方法可分为隐性渗透式、课堂讨论式、 启发式等;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主要以理论为主导,实践并行的方式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同时,授课老师可充分利用课前预习阶段,通过创建课堂QQ群、习强国 APP 学习小组等方式,提前布置蕴含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内容有关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搜索了解,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并鼓励学生在线上平台发表阅读心得。此外,校方可定期邀请化工行业专家、工程师、优秀职工到校进行专题讲座,以鲜活的案例以及生动形象的个人来进行思政教育所蕴含的优秀品质,增强学生的认同的,使学生能够近距离感受优秀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与科学精神。

结语

总而言之,将思政教育与“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充分融合,重点是将思政教育的育人理念融入专业课程学习的各个教学实践环节,使整个课堂内容更加充实丰满,专业知识点与思政教育知识点的结合必须紧密科学。以此才能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养新时代所需高素质现代化工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 :把思想政治工作贯 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 北京 :人民日报,2016-12-09.

[2]邵汝峰.高职院校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研究与实践[J]. 现代职业教育,2019(23):158-159.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新时代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