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洸河生态治理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2021-12-06 09:56孙公谨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生态治理

孙公谨

摘要:近年来,宁阳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立县”战略确立为全县的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将洸河生态片区建设作为提升西部城区开发、保障南水北调水质的重要抓手,超前谋划,系统推进,西部生态环境及城市发展品质取得显著成效。本文通过洸河生态治理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分析项目开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定的意见建议,为今后类似项目的开展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宁阳县;洸河;生态治理

一、基本情况

洸河位于宁阳县城西部,发源于宁阳中部山区,经兖州、济宁汇入南四湖,是宁阳县境内的一条主要河流。随着工农业生产突飞猛进的发展,洸河沿岸的环境日趋恶化,这种恶化一方面来自工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垃圾等方面的污染;另一方面来自沿岸毁林开荒、违法采砂、乱搭乱盖引起的河岸水土严重流失等。这不仅给洸河周边居民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也是对自然资源的严重浪费。

2016年,宁阳县开始投资建设洸河生态保护项目,对洸河城区段进行生态治理。该项目占地面积3750亩,水域面积1200亩,总长度7.2公里,总绿化面积130万平方米,园路33公里,铺装广场2.1万㎡,新建桥梁4座,跌水坝3座,建设湿地16.93公顷,并结合现有坝闸形成分别蓄水,建设污水排放独立系统,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实施生态保护。项目的实施,在拓宽城市框架,拉动西部城区开发的同时,修复了生态环境、展示了城市文明,为绿色引领城乡融合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同时,将进一步解决洸河水质、水量不稳的问题,改善全域水环境,对于保障南水北调水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南、北水面拓宽,河道治理工程建设,有助于解决城区及沿岸防洪、行洪、蓄洪等度汛安全问题。同时进一步完善县城西部路网系统、水系统及配套设施改善区域交通环境、优化市民居住环境。水环境改善、绿化景观工程对于西部生态环境提升,打造现代生态宜居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做法

(一)绿色引领,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宁阳县高度重视洸河生态保护项目,并将其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来抓。不断落实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全力打造县城西部洸河生态宜居片区,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实施”的“三统一”原则,通过公开招标,选聘岭南园林公司,高起点编制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和工程实施方案,为项目实施提供了科学引领。一是结合洸河生态工程建设,在城乡结合部,开工建设河西路、孔融街,进一步完善县城道路网络,加强城区与农村的互联互通。二是实施文化旅游精品工程,丰富项目文化内涵。依托洸河片区生态保护,将洸河文化脉落、旅游资源、民风民俗进行深度挖掘、提炼,创造具有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和产品,开展洸河景观提升、文旅开发及商业设施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开发建设生态宜居社区,打造县城绿色居住区。利用洸河生态工程对周边环境的有效提升,在文化街以南,洸河以西及兴隆街以南、兴隆小区以西等熟化地块进行开发建设,逐步将县城西部建设成为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区。

(二)规范运作,完善项目管理机制。为规范项目实施程序、提升工程实施成效,大力推进综合化、系统化、全过程管理,确保生态建设项目高效实施、有序推进。一是强化专人推进。实行专人负责工作制度,建立工作台账,将建设任务细化到月,落实到人,明确时间表、任务书,确保项目按照时序进度顺利推进。二是全方位监管。围绕质量到位、监管到位、审计到位,推进项目从规划设计到施工验收全方位監管。对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建立清单、挂账销号,确保质量隐患全面彻底整改。

(三)多渠道融资,助力项目建设。洸河生态保护工程建设,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宁阳县紧紧围绕项目建设,努力提升自身实力和融资能力,坚持建设、融资与经营并行的发展模式,千方百计拓宽融资渠道,多途径、多层次、多元化筹集项目建设资金,助力项目发展。一是利用融资,借力发展。结合建设项目寻求资金扶持,与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以及中行、建行、莱商银行等对接项目贷款政策,与银行达成2亿元授信意向,缓解了项目建设资金难题。二是利用项目,滚动发展。宁阳县按照“以河建河,以河养河、以河兴河”的经营理念,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投资,通过土地出让、商业设施租赁、广告收入等获取收益,带动周边7平方公里土地升值,有力促进县城西部城乡融合发展。三是强化资金监管。健全完善项目资金管理制度,对资金申报、预算管理、资金使用、竣工财务决算等放慢予以明确,严禁挤占和挪用洸河生态保护工程专项资金。由专业审计公司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跟踪审计,确保不发生任何影响资金安全的风险,专账管理、专款专用。

三、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程资金短缺:洸河生态保护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前期宁阳县充分利用银行贷款、项目运作、社会资本等多渠道筹措资金,使洸河生态保护工程顺利运作,但资金缺口大仍然是个不争的难题,这直接影响到了工作的进展。投资与收益平衡已成为制约项目建设进程的突出问题。

2、施工建设精细化管理方面还有待提升:洸河生态保护工程项目规划7.18平方公里,南北长7.2公里,而且是带状公园,现场施工管理复杂,施工计划还需进一步细化,施工工艺还需科学化,实际施工还需与现状结合等等。这些都给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

3、人才队伍失衡:人才问题是制约着宁阳县发展的一大问题,特别是在项目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人才尤为重要。

三、建议与措施

1、拓宽资金来源:一是积极开展对上资金的争取,充分利用上级生态建设划拨资金;二是继续充分利用现有房地产开发项目,以项目盈利反哺河道生态建设。同时加大对商住楼的招商力度,对手头的现有资源发挥好、利用好。三是不断创新融资方式,全方位拓宽融资渠道。

2、及时兑现政策:做好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抢抓对上政策,熟化地块及时腾空上市,尽快让政策兑现,保障项目建设资金按时到位。

3、加强工程管理:

(1)规划方面:进一步完善洸河生态保护项目规划,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西部洸河片区发展质量和水平,逐步建设成为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区。合理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发挥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2)工程质量:进一步完善洸河生态保护项目质量管理保证体系,明确责任、强化监管、规范施工,确保建设优质工程、精品工程。

(3)安全生产:进一步健全工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台账,施工现场实行安全标准化管理,采用定期与不定期巡查的方式,查看施工现场安全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确保施工安全。

(4)跟踪审计:继续坚持洸河生态保护项目审计全方位跟踪制度,严格控制隐蔽工程和施工现场发生的各种费用,做好签证验收工作。对于价格分歧较大的材料,严格按照跟踪审计联系会议制度办理,组成工作组考察外地市场,摸清价格行情,确保投资效益。

4、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吸纳人才,着力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规划设计、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全方面人才,组建自己的人才队伍,为今后发展储备宝贵的人才资源。

四、结束语

河湖生态治理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是一项长期工程,治理过程存在着诸多难题,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科学管理与长效管控相结合的方式,努力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

猜你喜欢
生态治理
生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视阈下的互联网与生态治理
浅析轻度盐碱地整治生态工程技术
城区河道现状及生态治理途径分析
发展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日能源与环境合作社会发展与法律多元
论周秦生态伦理文化及其当代价值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络文化产业生态治理
生态治理中的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定位
德国生态治理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迪
政府协同视角下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