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过刊回溯该休矣

2021-12-06 09:56蒲科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蒲科

摘 要:网络时代,数字期刊大行其道。文章阐述了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过刊回溯建库存在的突出问题,指出应全面停止过刊回溯建库工作,并提出处理图书馆过刊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过刊回溯;过刊处理

引言

数字阅读时代,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根据中文数字期刊三大供应商提供的数据,截至2016年12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分别收录期刊8000种、7600种和14000种。[1]目前,我国每年在发行的期刊总数有1万余种。[2]这样看来,在发行期刊都基本被三大数字期刊供应商收录,其中包括已经停刊的期刊。所收录的学术期刊、核心期刊都基本做了20年以上的数字化回溯建库。种类齐全、回溯年限长、检索精准及下载方便的数字化期刊数据库越来越受到高校师生的青睐,纸质期刊的吸引力和利用率在逐年降低,纸质过刊的利用率更是几乎为零。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纸质过刊回溯建库工作还有无必要,如无必要,又该怎么办呢?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过刊回溯的历程

过刊也叫过期杂志。《新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中对过刊的解释是“指早于当前期刊号的期刊。”[3]广义上过刊指除当月以前的所有期刊,狭义上过刊指上一年度的期刊。过刊回溯建库是指建立过刊的回溯书目数据库,数据库采用与图书一致的、统一的著录标准、著录格式。随着书目数据库由传统的纸质卡片形式转化为自动化机读目录,过刊回溯数据库也采用机读目录数据库,以方便读者检索目录、查找刊物提供方便。回溯建库的过刊通常是当年同种的过刊几本装订成一本,像图书一样集中典藏于图书馆专门的库室之中,方便读者查找利用。

高校图书馆过刊回溯建库一般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以手工卡片形式回溯建库,工作繁琐,各种要求参差不齐。2000年以来,随着书目数据库自动化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普及应用,图书馆开始普遍套录自动化书目数据库的著录标准和格式,进行大规模的过刊回溯建库。特别是在2005年以后,国家集中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进行评估,图书馆藏书数量列入评估的硬性指标,过刊回溯建库进入了数年的高峰期。然而,2010年以后,随着高校图书馆对数字化期刊数据库的引进使用,种类越来越丰富齐全、智能检索功能越来越强大,过刊越来越不受师生的“待见”,以往人气旺盛的过刊阅读室如今门庭冷落,过刊的利用率逐年走低,甚至几乎为零。一些高校图书馆开始有选择性地进行过刊回溯,主要选择学术期刊和核心期刊的过刊进行回溯建库。一些高校图书馆甚至全面停止了过刊回溯建库,过刊回溯进入了低谷期。

2 过刊回溯存在的问题及全面停止回溯的缘由

过刊回溯建库要不要继续下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术界对此也有不同看法,多数观点仍主张将过刊回溯建库工作继续下去。笔者认为,这个问题的判断应立足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认真研究,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理性抉择。目前,高校图书馆过刊回溯工作主要存在的主要问题有3:

①过刊利用率极低甚至为零。

从近期已经发表的关于过刊回溯的研究论文中和笔者所在高校图书馆来看,各个高校图书馆过刊的利用率都几乎处于零的状态。正如有文章说道:“即便是来到过刊阅览室,学生是带着其他书籍来看的,老师则寥寥无几。真的来借阅过刊的老师,也仅是为评职称查找和复印本人过去发表的论文而来。”[4][5]因此,过刊回溯建库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有待重新思考。

②过刊回溯建库人力、财力和物力消耗巨大。

为做好过刊回溯建库工作,图书馆每年需专门抽调精干的业务人员2-3名,从事过刊的下架打包、外包装订,分类录入、典藏建库,题录书写、封面粘贴,上架排架、登记造册等等,常年专注于过刊回溯工作,工作繁琐,耗时巨大。据测算,每本过刊回溯的物力成本费约在7元/本左右,每年装订过刊3-5千册,用在过刊回溯建库的物力成本费用约在3万元。如果加上人力成本,则在20万元以上。这对于办学经费本来就十分紧张的高校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过刊回溯建库以后,需要上架排架,摆放在固定的书库或阅览室中,占据图书馆相应的空间和场所,如果完全没有师生借阅、利用,这对于随着馆藏文献不断增加而空间和场地越来越紧张的高校图书馆而言,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因此,过刊回溯工作的成本效益问题不能不认真思考。

③纸质过刊回溯库与数字期刊回溯库高度重复

如今,高校图书馆都普及征订了中国知网CNKI、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已经涵盖了每年出版发行的全部核心期刊和绝大多数普通刊物,而且对很多核心期刊都进行了长达20年以上的回溯。加之数据库智能化、综合化的检索平台为师生提供了方便、快捷和精准的信息检索与利用服务,即便是需要复印论文为个人职称评审提供依据,也都可以下载打印论文即可。丰富、全面的信息资料库,智能化、精准化的检索功能,远程网络无障碍的信息获取方式等等,为师生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些都是纸质期刊回溯库所不具备的。重复式的、且使用功能低下的纸质期刊回溯建库工作的必要性值得重新审视。

综上,从数字期刊数据库的完全可替代性、纸质期刊回溯库的利用价值和图书馆人财物资源的消耗等三方面综合考虑,笔者认为高校图书馆都应全面停止过刊的回溯建库工作。

3 过刊的处理措施

过刊回溯建库工作停止以后,后续工作该怎么做?一方面是已经装订成册、回溯建库的过刊怎么处理,另一方面是每年新产生的过刊又该怎么处理。

3.1 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建筑空间和文献典藏情况合理处理架上的过刊

如果,馆藏文献数量不够、不足,而图书馆空间尚足够的情况下,可暂时将过刊存放于架上,这不会对新进图书的上架流通造成影响。反之,则要采取逐步剔旧或整体下架的方式将过刊下架,为新进图书的典藏上架流通腾挪空间和位置。不能以较低甚至零利用价值的过刊挤占高利用价值的新书典藏空间,这样会降低整个图书馆的利用价值和效率,并对师生利用文献信息资源造成不利影响。舍本逐末,不可取。

3.2已经下架和每年新產生的过刊处理办法

①将过刊低价出售或赠送給喜好阅读的师生;②联系当地农村书屋,特别是应将农业、农村、种植、养殖以及文摘、经济、军事类等过刊赠与农村书屋保存。一方面农村书屋对文献的时效性要求不高,另一方面因经费等原因农村书屋文献种类不多,赠与过刊可有效地丰富书屋的文献,满足农民群中对文化信息的需求,为农村书屋节省经费;③破损、陈旧的过刊可以按废品出售。

结语

全面停止过刊回溯建库工作是数字阅读时代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的选择。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应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质量与效益,提升师生文献信息服务水平和质量,拓展图书馆服务的功能和影响力,打造富有特色的精品文化空间和氛围等方面,将图书馆真正建设成为学校文献信息保障中心,满足教、学、研工作和师生文化生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JFQ――CNKI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介绍信息

2. http://mt.sohu.com/20160604/n452892223.shtml――搜狐:杂志行业报告、2016我国期刊发行市场调研

3.张文军.新编图书馆学情报学辞典[M ].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4.黄正良.数字化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过刊管理新探[J],大连学院学报,2012(5):65-68

5.胡越慧.中文过刊成本效益分析及保存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13(1):25-28

猜你喜欢
高校图书馆
中文电子书馆配市场发展探析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案例分析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高校图书馆办公室的重要性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研究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浅谈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的编目与管理作用
当代高校图书馆“大阅读”服务模式探讨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实践探讨
高校图书馆电子资源的宣传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