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基层党史宣讲的哲学思考

2021-12-06 09:56谭玉静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学史党史队伍

摘要:基层党史宣讲是推动党史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工作方法。基层党史宣讲应该具有广泛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常态性,让群众共享建党百年成果,为推动“十四五”發展注入接续奋斗的源动力。

关键词: 基层宣讲 党史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如何使这本厚重的党的历史教科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人心?要依靠宣讲这种重要的思想传递方式来实现。宣讲是引领党史学习教育的助推器。基层党史宣讲应该具有广泛性、人民性、创新性和持久性,才能更好地推进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切实把基层党史宣讲成效转化为推动“十四五”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昂扬姿态奋进新征程。

一、基层党史宣讲工作要具有广泛性,做到全覆盖宣讲

基层党史宣讲人员的组成要广泛。以机关干部、专家学者、优秀骨干教师、老党员、老战士、志愿者等组成宣讲团;各县(市)区、镇(街)、企业、学校、农村(社区)等,也要组建各自的宣讲队伍。宣讲员来自不同岗位、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政治素养高、党史理论强,组成一支能够覆盖全范围的、相对稳定的宣讲队伍。

基层党史宣讲场所的选取要广泛。宣讲员既可以充分利用设备相对齐全的场所来建立固定的宣讲活动场所,如: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社区家园的文化驿站、道德大讲堂、企业文化讲堂等。又可以不断开发新形式的流动宣讲活动场所,如:走到大街小巷、田间地头、凉亭广场、车间码头、公交车等多种场所。基层宣讲要广泛覆盖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乡镇、农村等,扩大基层宣讲场所的覆盖面 。

基层宣讲的内容也要广泛。宣讲员要开展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必修教材宣讲。同时,宣讲员也要立足本地红色资源,结合自身专长,谈本地人、说本地事,做好特色教材宣讲,如:专家学者讲党史理论、基层干部讲本地历史、普通百姓讲英雄故事等,便于人民群众有多种选择,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需求。

二、基层党史宣讲要具有人民性,做到有效宣讲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基层党史宣讲必须要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宣讲时要充分考虑到宣讲对象在理论水平、理解接受能力、现实生活处境和关注点等方面的差异,在内容详略、材料取舍、表述方式等方面要有所区别,力求适应不同对象的胃口,使文化水准高的听了感到受启发、有回味;使文化水准低的听了感到易理解、能接受;使各种类型的听众听了都能产生兴趣、受到教育。努力把“普通话”变为“地方话”;用身边人讲身边事,把“书面语”变为“大白话”,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表现出来,真正做到了内容“实”、语言“鲜”,避免基层群众不爱听我们空讲历史。坚持把大道理讲小、把远道理讲近、把虚道理讲实,将革命先烈事迹、重要历史时间节点等贯穿其中。要带着对基层的感情、对宣讲对象的热情、对宣讲工作的情怀,来感染别人、让人信服你所要传递给他们的精神和价值观。

三、基层党史宣讲要具有创新性,做到靶向宣讲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基层党史宣讲也要跟上时代,不断把握宣讲规律,推进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创新。

创新基层党史宣讲形式,从单一化、灌输化走向了形态多样、趋于灵活的方向。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不同的宣讲主体,运用不同的宣讲载体,开展有针对性、分众化的宣讲。如:既可以通过大喇叭、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的传播载体,也可以运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从而形成立体式、全覆盖的宣传声势,推动基层宣讲深入城乡基层,走进千家万户。针对不同的宣讲对象,宣讲单位可以根据实际学习需求选择适合的宣讲员。宣讲员可以通过开展故事会、知识竞赛、编排快板说书、唱红歌、微视频等喜闻乐见的宣讲形式,打造“学习圈”。同时,群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适合的形式参与到党史学习中来,切实提升群众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参与度、知晓度,让群众共享建党百年成果,为推动辽宁“十四”发展注入接续奋斗的源动力。

四、基层党史宣讲要具有常态性,做到经常宣讲

一切事物的发展都要经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没有一定量的积累,质变不会到来。党史要做到真正的深入人心,基层党史宣讲不是搞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而是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地坚持开展下去。只有坚持久久为功,在思想上不松动、在行动上不松劲,把宣讲转为经常性的、持续性的活动,才能把党的历史与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的工作真正融合在一起,转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推动 “十四五”发展汲取营养。

各地各单位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牢记初心使命、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要进一步增强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避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加强基层党史宣讲,必须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场所管理、活动开展、内容规范、材料归档、资金保障等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推动党史宣讲规范健康运行。必须夯实宣讲活动基础,形成场所设置齐全、队伍相对固定且素质较高、宣讲内容规范、宣讲活动经常、有一定资金补贴等保障体系。必须组建各级宣讲工作队伍,要不断地发掘培育优秀宣讲员充实到宣讲队伍中来,不断地指导、关心、支持宣讲队伍发展,使宣讲队伍趋向完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常态化地开展基层党史宣讲,让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在基层落地生根。

总之,基层党史宣讲要具有广泛性、人民性、创新性和常态性,让群众学懂用好这本厚重的党的历史教科书,从建党百年成果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转化为推动“十四五”发展的具体行动。

参考文献

[1]《论中国共产党历史》(M). 中央文献出版社,202年02月

[2]《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N).《人民日报》,2021年5月26日

[3]《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N).《辽宁日报》,2021年4月6日

作者简介

谭玉静(1981—),女,汉族,吉林东辽人,硕士研究生,中共营口市委党校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党建

猜你喜欢
学史党史队伍
学史力行的“三力”与“三行”
跟着习近平学党史
发挥地方志作用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纸游党史码上学习
百年大党再出发
知史力行,打开人大履职新局面
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党史篇
大雁的飞行队伍
还剩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