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农村地区火灾风险隐患的分析和对策

2021-12-06 09:56季子书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消防工作火灾乡镇

季子书

农村地区消防安全是社会消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火灾防控的基础和重点。近年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动,农村地区消防工作也取得长足发展,消防安全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农村地区防灾减灾救灾整体能力明显提升。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国家机构改革、消防执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地区消防安全体制、机制不完善、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依然突出,消防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从各地发生的农村地区火灾事故来看,农村居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用火用气用油行为随意,安全防护不到位,房屋电气设备使用和线路搭接敷设不规范、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监护等问题依然凸显。

一、当前农村地区消防安全状况及普遍性问题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向乡镇转移,乡镇消防规划、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消防救援力量发展等并没有同步协调发展,农村地区公共消防安全面临诸多困境和挑战,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一)农村消防安全责任落实不力。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19年修正)、国务院《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和省政府《消防安全责任制规定》等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了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和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在消防监督、安全检查、群防群治方面的责任,各乡镇政府也基本成立了消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人员,但是在消防安全基层组织防控责任落实上,失控漏管现象依然严重,未能打通消防监督管理最后“一公里”,基层干部、驻片民警普遍存在履行职责不到位,工作开展不深入,防控成效不明显等问题,有的基层组织领导对消防工作存在模糊甚至错误认识,认为消防监管工作仅仅只是消防部门的事,认为农村不像城市,发生不了大的火灾事故,在思想上对农村消防安全重视不够,没有将消防工作纳入议事日程,从而在消防组织建设、经费投入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而农村消防工作涉及的行业部门、领域较多,但在实际工作中,也未能建成协调、配合的工作体系,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导致农村消防工作不深不细,联动不够有力、落实不够到位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受经济发展和历史因素限制,农村地区消防事业经费投入不足,且缺乏统一前瞻的消防规划,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部分村落甚至存在消防基础设施空白。在消防水源保障上,一些乡镇村落还未建设市政消防给水管网,市政消防水源严重缺乏,虽然部分乡镇有河流、水库等天然水源,也配置了手抬机动泵等供水设施,但受取水点地理位置的限制,无法对村落建筑的有效保护,一旦发生较大火灾事故,极易出现“远水救不了近火”的情况。在消防道路建设上,部分乡镇村落中道路铺设不考虑灭火救援需要,导致主要干道无法满足消防救援车辆通行的基本要求,在火灾扑救行动中,只能“望火兴叹”,严重影响战斗效率,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和扩大。在消防设施器材配置上,绝大部分乡镇村落并未在适当位置设置公共消防设施器材点,村民家中更是没有基本灭火器材,导致在火灾发生初期,村民开展自救时,无法有效处置火情,造成火灾扩大蔓延。

(三)农村建筑耐火等级普遍较低。农村地区建筑绝大部分为村民自建,一些地区房屋以木结构、土木结构、砖木结构为主,建筑耐火等级低,木材用料大,且经过多年的干燥,木材含水量极少,极易燃烧,火灾发生后蔓延速度惊人。此外,不仅在木结构、土木结构建筑内,少数建设年代较新的砖木、砖混建筑内,一些地区因民族宗教特性和当地生活习惯,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使用木制桑拿板、铝塑板、尼龙地毯织物等可燃材料进行内部装修和使用棉、麻、毛、丝等可燃饰品进行内部装饰的现象,显著增加了建筑内部的火灾荷载。此种建筑结构,承重构件在火灾状态下往往很快失去作用,容易造成房屋梁、柱燃烧倒塌,人员压埋。而大部分農村房屋连片建设,通常户挨户、房连房,建筑之间防火间距严重不足,牲畜圈舍贴邻住房、柴草堆垛紧贴建筑的现象也是十分普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

(四)农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农村地区各类教育、文化等社会资源匮乏,消防宣传形式单一,村民防火意识普遍不强,缺乏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常识,对生活中常见的火灾危险性认识不足、私拉乱接电器线路,违规使用明火作业等现比较突出,加之受上坟、放鞭炮等传统民俗的影响,还有一些卧床吸烟、点蜡烛等不良习惯,容易酿成火灾事故。农村电线老化、乱接电线、超负荷用电、使用劣质电线、电器等导致近年来电气火灾攀升,小孩玩火、老弱病烤火、智障、残疾人放火致灾比例较大。发生火灾后,大多数村民不能掌握正确的灭火方法,甚至连“119”火警电话也不知晓,致使火灾无法及时扑救,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即使是驻村基层干部,也同样存在消防安全素质不高的现象,不会组织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和火灾防范工作。

(五)地域季节特点影响较大。受地域特性和气候特点影响,一些农村地区冬季取暖主要以土暖气、火炉和火炕等方式为主,增加了采暖过程中的消防安全隐患。主要表现在烟囱林立,端口没有加装防止飞火措施,且烟囱穿越可燃吊顶或者隔墙处的交界面上未做防火处理,火炕点燃及清理过程多数在屋外,加之冬季气候干燥、大风天多,飞火极易引发火灾。同时,秋冬季节、冬春交替季节村民使用电暖气、小太阳、电褥子等大功率电热设备取暖,在电热设备上烘烤衣物织品的现象也非常普遍,离人后长时间不能断电、为节约成本产品质量无法保证、供电线路负荷承载力不足等问题较多,导致电气火灾也常有发生。

二、加强和改进农村地区消防工作的几点建议

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理念,根据农村地区的实际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条件,逐步建立健全“乡镇街道统一领导、监管机构分工负责、基层组织自我管理、网格力量全面排查”的基层消防监管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全覆盖、无盲区”的消防管理网络,积极预防农村火灾发生,逐步推进农村消防工作。

(一)依托政府部门,在加强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上下功夫。建议党委政府研究制定扶持农村消防发展新措施,要借力国家关于城乡统筹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针政策,统筹将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乡镇总体规划编制内容并同步实施,组织制定农村消防专项规划,从源头上消除农村消防安全建设空白。针对农村巷道狭小、水源压力不足、消防资金筹措难等问题,采取乡镇自筹,县政府补偿的方式,对农用机动车辆进行消防车辆改造,也可以积极引导村民自发改装农用机动车辆,配备手台机动泵,政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对参与火灾扑救的村民进行补贴,改装车辆在农忙时开展田地灌溉、村屯绿化等,农闲时进行道路养护、防疫洗消等,进一步盘活农村闲置资源,既服务了农业生产,又增强了农村消防实力,实现了供需“双赢”。

(二)立足地区实情,在健全农村消防管理组织机构上下功夫。农村消防安全管理涉及范围广、牵扯部门多,管理对象和情况复杂,仅靠政府部门无法满足农村消防安全管理实际需要。因此,在保证政府及相关部门履行消防监管职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农村消防组织机构建设和作用发挥。首先,由乡镇政府牵头,依托现有综治办、派出所成立防火安全委员会,并由乡镇分管领导或派出所负责人担任防火委员会主任。同时,组织形式多样的村民自治消防队伍,加强灭火疏散和救灾技能学习,提高群众自防自救能力。持续巩固消防安全“十户联防”机制,建立农户间互帮互助的防灭火组织。其次,结合各行政村、地理环境及交通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火安全检查制度,依托村防火安全委员会,组织热心群众成立义务消防服务队,定期开展防火巡查,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为确保监督工作落到实处,还应通过设立“火灾隐患举报投诉点”、开展“消防知识大家谈”等活动,调动群众积极性,形成共同管理、共同防治的良好局面。

(三)统筹消防力量,在打造梯次式灭火救援队伍上下功夫。结合农村地理环境、生产生活实际,建议科学统筹农村消防力量与专业消防力量,建立四级响应程序,打造梯次式灭火救援队伍。即:在行政村内建立“户户联勤”,发生火灾后第一时间响应集结,做好初起火灾扑救;在村落间建立“村组联勤”,加强火灾扑救增援,就近调集农村地区的消防救援装备;加强对乡镇消防队和政府专职队的协调指挥,按照响应等级及时增援;国家消防救援队伍驻地主要在城镇区域,距离农村地区距离较远,可以作为火灾第四级响应力量做好增援任务,以此建立火灾扑救力量触角延伸到各个村落的消防救援力量网格,全面加强农村抗御火灾能力。另外,国家级重点镇等符合建队标准的乡镇,要按照国家标准,建设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落实政策和经费保障,执行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落实扑救火灾、消防宣传、防火巡查、隐患查改、抢险救援等综合职能,辐射带动提高周边农村消防安全条件,其他乡镇、行政村要依托综治中心、治安联防队员、村警务室民警等,逐步建立专职消防队和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消防装备器材,健全落实业务培训、训练演练制度,规范应急联动处置程序。

(四)采取多种形式,在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面对复杂严峻的火灾形势,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尚未有效改善的情况下,营造农村消防宣传教育氛围必不可少,农村居民消防意识亟待提升。要建立完善消防公益宣传长效机制,创新载体形式,占领主流媒体阵地,深入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进一步提高群众消防安全关注度和参与度;要因地制宜,以农村现有的经济社会现状为基础开展消防宣传,根据农村地区文化习俗、地理环境等特点量身定制宣传方式,针对农村群众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火灾认识理解有偏差等情況,采用简单实用、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宣传方式,通过农村大喇叭、张贴宣传图画和警示标语等方式进行快传播、广普及。要创新举措,依托政府职能部门搭建农村消防宣传阵地,各级宣传、教育、民政、文化、广电、应急等部门,要认真履行消防宣传职责,定期研究重点难题;要发挥基层组织和公安派出所的宣传工作优势,纵深推进消防宣传教育工作。要将消防知识纳入党政领导干部及公务员培训、职业培训、科普和普法教育内容,深入开展乡镇长、村“两委”负责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责任人集中培训,推动全社会形成“学消防、懂消防、会消防”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消防工作火灾乡镇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重视消防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浅析做好消防工作的几点认识
基于七氟丙烷灭火系统的设计分析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