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与防范措施

2021-12-06 13:56吴楠峰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列车运行调度员行车

吴楠峰

摘要:地铁交通运营调度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风险,需要大量的调度人员参与,人为因素的风险,则会给轨道交通运营调度工作带来不利影响,为此,需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才能很好地应对运行中的各种问题。在地铁行车调度过程中,应通过优化人员选配、岗位配置,以及积极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安全教育等策略,全面提高行车调度员的业务技能和职业心理健康水平,才能有效应对各种人为失误。

关键词:地铁;行车调度;风险;人为因素;防范措施

1地铁行车中调度调整的作用

地铁运行是充满着变化性的过程,因此地铁的行车组织是动态变化的,在地铁运行的实际过程中。每个环节的变化,都是有一定的随机性。比如车辆晚点、客流量突然增加、设备故障等,这些对地铁的实际运行都是非常不利的,这种情况下,调度调整的人员就要做出准确的判断,时刻注重工作的灵活性,保持清醒理智的头脑,对待问题要做出准确合理的处理,在行车过程中展开调度调整,工作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的问题,借助调度调整展开合适的处理。

因此调度调整可以保证行车的效率以及安全,对地铁运营的实际发展是有决定性作用的。调度调整的合理开展,可以让行车中出现问题的情况下,降低事件或者故障造成的影响,保证乘客的安全性,并尽量避免对乘客的利益以及生活造成影响,保证地铁行车的准时性以及便捷性。调度调整是保证地铁运行优势的重要基础,也是在实际的地铁行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一旦有问题出现,调度调整人员可以及时做出调整,将风险以及影响控制在最低的程度,让地铁行车保持良好的质量。

2地铁行车调度安全事故案例

2011年9月27日下午,某地铁线路发生设备故障。在下午2点51分,由于列车调度员工作的疏忽,两辆列车追尾,造成约300人受伤。这是一起典型的由调度指挥不当引起的地铁行车事故,主要原因是调度指挥人员在设备失电情况下对事故不能及时处理,同时还存在着指挥不当、操作失误等不良行为,造成了地铁行车事故的发生,给社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和损失。调度指挥人员由于调度指挥工作的特殊性,在整个轨道交通系统中作为事故人为因素,其事故引发频率比其他岗位要高。由此可以看出,地铁调度与行车安全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良好的调度水平对于规避行车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地铁行车调度风险的人为因素

3.1缺乏历史积淀,调度员专业能力不足

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历史较短但发展迅速,相关从业人员需求量在短时间内急剧增加,而培养一名优秀的行车调度员却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完成的。就如战机驾驶员一样,需要足够的临场实战经验积淀和总结。由于我国缺少地铁从业人员积累和管理经验,在调度人员的培训、管理方面投入不足,导致调度人员的专业经验积累不足、专业能力相对较浅,在行车调度过程中特别是在面临应急情况下应变处理能力不足。

3.2工作负荷过高,心理压力过大

地铁是新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具有着运量较大、快速方便的特点。随着地铁规模扩大、运力提升和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加,地铁已经成为一类特殊的人员密集公共场所,对调度员而言,其工作中接收到的每条信息、下发的每条命令都关系着这个城市无数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其心理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对于特大型城市而言,地铁是人们的主要出行工具,地铁行车数量和规模在不断上升,由于地铁调度人员岗位的特殊性,又很难短时间内大量补充人员,很多调度人员承担着过重的工作负荷和过大的工作压力而无法得到有效休息放松;另一方面,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虽然随着信号系统功能的不断优化,行车调度盯控压力有所降低,但较大的工作责任、高度紧张的神经压力、不可预见的突发情况、繁多的规章流程往往给调度员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

4地铁行车调度人为失误的有效防范措施

4.1标准化操作,严格按规章制度进行调度

地铁线路运行的流程一般都比较详细和具体,但在实际运行中却有不少調度员出于侥幸心理,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操作,对流程进行简化,甚至采取漠视的态度,这给行车安全造成了极大的隐患。调度员在对一线行车人员进行科学指挥的同时,也要对自己的调度行为进行严格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列车运行风险。

4.2对调度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

业务技能是机车调度人员综合能力的重要内容,是一项硬指标,必须加强。注重业务经验的传授,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让宝贵的业务经验迅速地为新人所掌握,缩短他们学习业务技能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采取班前辅导、一月一题、一年一培训、技能型人才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活动,努力使全体人员都能充分参与到活动中,注重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避免出现“木桶效应”。

4.3关注调度员心理健康

行车调度工作容不得三心二意、玩忽职守。如果调度员工作时受其他心理问题影响,将很难全身心投入到调度指挥工作中。因此,企业应当更加关注调度员的心理健康。一方面是疏解工作压力心理影响,适当调整工作强度和工作周期,探索采用轮岗轮休制,给调度人员尽可能争取轮休放松时间;另一方面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心理压力,调度员在企业中大多是年龄偏大的群体,工作氛围紧张、社交面窄,企业可以组织开展团建拓展活动,为员工提供社交平台,解决调度员工等特殊岗位的个人生活困难。

4.4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提升智能化行车调度水平

迎接国家“新基建”投资建设热潮,充分利用5G大规模建设宝贵契机,利用5G网络速度快、延时低、可靠性强的特点,引进更加智能化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把日常基础性的调度工作交给控制系统,降低调度员日常工作负荷,从而能够将更多的精力用在监督监控、信息反馈和突发情况处理方面。

4.5建立完整、统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

一个完整的、统一的调度指挥信息系统,能有效地反映各乘务人员的工作状态、列车使用情况和库存情况,使调度员详细了解列车运行状态,并能通过列车安全运行系统对列车运行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从而实现列车运行系统的整体统一协调。同时,列车安全保障系统可以科学地调整调度员下达的列车运行计划,更充分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此外,列车信息管理办法和列车应急预案的适当完善,可以有效地实现列车信息的整合和分类,从而保障信息通道的畅通。

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列车运行状态、列车乘务人员和乘客状态等信息的有效整合,使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及时得到处理,对各种信息能及时进行分类,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能及时加以解决,不断提高列车运行质量和调度水平;完善的列车视频监控系统有助于在第一时间内对各种突发事件进行了解,及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救援,启动相关的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有关列车调度的规章制度,如以文件形式传达重点区段的生产组织和重点事项,将责任落实到部门、执行责任人,以及对工作落实情况进行跟踪了解,使事件得到全面反映。

结论

综上所述,人为因素对地铁行车调度安全的影响不容忽视。地铁运营企业应当从源头着手,注重对调度员工的锻炼培养,强化制度约束,建设宽严相济的管理环境,让调度员能够心无旁骛全力做好行车调度工作。同时,地铁企业也应当看到当前5G科技带来的巨大变革,主动引入先进技术,提升智能化调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宇.地铁行车组织中的调度调整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9):60.

[2]段世龙.地铁行车调度班组应急响应中的人因失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9(15):195-196.

[3]史娜.地铁运营安全人因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9.

[4]谭坤,虞乔木.基于故障树分析地铁反恐体系中的人为因素[J].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2019,16(10):51-56.

猜你喜欢
列车运行调度员行车
地铁折返站微机联锁故障时的行车组织路径思考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地铁运营非正常行车组织及要点相关阐述
一件难忘的事
德调度员玩手机造成火车相撞
铁路调图
光影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