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内外同学党史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2021-12-06 13:55罗孟怀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红色资源思政课活动

罗孟怀

摘要:学党史、悟思想,有助于夯实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使之成为可以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文章从课堂内、课堂外以及使用活动载体三个方面阐述了依托思政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所进行的探索。

关键词:学党史;思政课;红色资源;活动

今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接续奋斗中,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了伟大道路,建立了伟大功业,铸就了伟大精神,积累了宝贵经验,创造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人类社会进步史上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回望过往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党中央对这次学习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总的来说就是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教育引导全党同志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为此,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要求将“四史”教育更加全面、具体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课程体系和教学体系。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师,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教育部的有关文件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有机融入思政课堂,运用课内、课外两处阵地,使党史学习教育真正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大学生学史爱党、学史爱国、学史爱社会主义,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代新人。

一、运用思政课堂主阵地,夯实党史学习教育坚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中说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

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教育,落实育人目标,思政课教师责无旁贷。思政课老师应积极将党的百年发展历程中所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发展线索、历史发展规律等融入思政课教学,帮助学生强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性的认识,把握好党史学习教育总体方向,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党史教育元素。就“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程而言,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和主要理论成果,用丰富生动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细节呈现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进一步帮助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同时,通过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大学生学习了解党的百年奋斗历史,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感悟党的初心使命,读懂党的精神谱系,进而转化为其勤奋学习、苦练本领、全面发展的不竭动力;此外,引导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使青年大学生进一步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从而补足精神之钙、铸牢信仰之基、汲取前进动力、勇担复兴使命。

二、活用丰富红色资源,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整体效果

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生动的社会现实永远是最好的教材。其中,地方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教育资源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最为生动的教材,是发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宝贵资源。

红色资源是党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留下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在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利用红色资源讲好历史人物故事和历史精神故事,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且使之更具立体感与亲和度,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提升党史学习教育整体效果。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有革命先烈杨靖宇、赵尚志等,有为民典型焦裕禄、杨善洲等,有改革先锋于敏、王大珩等,有扶贫英雄黄文秀、张小娟等,还有战“疫”斗士鐘南山、张定宇等……。

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大庆精神”等;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改革开放精神”、“女排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脱贫攻坚精神”、“伟大抗疫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

湖南是伟人故里、革命摇篮,拥有极为丰富的红色资源。经认定,湖南有县级以上不可移动革命文物史迹1700余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9处,国有可移动革命文物藏品8万余件(套)。由中宣部和湖南省委宣传部公布的省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188处,位列全国各省前列。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18日在湖南考察工作结束时的讲话中说道: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走出了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彭德怀、贺龙、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发生了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

每一处革命旧址,都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丰富生动的教科书;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促进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最好的营养剂。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把它们作为主题教育的生动教材渗透到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之中,将抽象理论化为鲜活的事例、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为主动接受,不断强化青年大学生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坚定跟党走的志向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最终落实育人目标。

三、善用学习活动载体,开创党史学习教育良好局面

要获得良好的党史学习教育效果,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我们在施教的过程中,要精心策划,用好活动载体。

教师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对其循循善诱,弘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从而开创党史学习教育的良好局面。思政课教师应根据党史资源的丰富内涵与学生的个体特质,通过把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融入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亲身体验中坚定信念。

在课堂内开展诸如:红色经典原著诵读;党史学习心得体会分享;“历史人物家书微党课”“历史事件虚拟现实课”“我心目中的英雄人物”制作;党史知识图像化、数字化、情景化、动漫化比赛等。

此外,教师也要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大课堂,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开展相应的研学实践。通过志愿服务、主题宣讲等特色活动,让青年大学生在参观革命遗迹、演绎红色文化、讲述革命故事等活动中深刻领悟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奋斗历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学生真切地感受共产党人的追求与信仰;让学生在置身于这些真实的历史场景中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岁月,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心理共鸣,进而进一步坚定爱党、爱国、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高校思政课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强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这样,才能让红色基因得以传承,才能将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https://www.ccps.gov.cn/ xxsxk/zyls/202104/t20210406_148301.shtml

[2]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话(2019年3月18日).https://www.sizhengwang.cn/a/zt_7102_xjpzsjlsxzzgz_jhyw/210526/872264.shtml

[3]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http://www.qstheory.cn/dukan/qs/2021-05/15/c_1127446859.htm

[4]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4-11.

[5]窦红莉,王想平.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堂.http://dangshi.peo ple.com.cn/n1/2021/0810/c436975-32187891.html?ivk_sa=1023197a

[6]周帙恒.《红色故地》为湖南省愛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参访指南.https: //hunan.voc.com.cn/article/202104/202104012036553975.html

[7]赵雪,曾喜辉.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根本依托[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21,9

猜你喜欢
红色资源思政课活动
“活动随手拍”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革命纪念馆红色资源的开发利用
有效发挥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开展兵团组工干部党性教育
近代上海的“红色资源”为何丰富
红色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