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在野生动物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1-12-06 13:55何苗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临床应用野生动物

何苗

摘要:现阶段,在动物园等对野生动物进行疾病检查、人工授精、伤病治疗等工作时,为避免野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导致人员的伤亡,麻醉药剂被广泛应用于野生动物的医疗检查等活动中。由于野生动物的分类较多,不同种类野生动物的体质不同,对麻醉药剂的耐受度与敏感度也不尽相同,兽医工作者在对野生动物进行相关麻醉工作时,应根据麻醉药物的特性,对不同生理特征和状况的野生动物进行麻醉,减少在麻醉以及后续医疗中的人员与动物伤亡情况。本文首先分析了麻醉药剂应用中经常出现意外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意外防范措施,最后介绍了麻醉药在野生动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为动物园等机构对野生动物进行麻醉时拥有一定的参考提供条件。

关键词:麻醉药剂;野生动物;临床应用;医学研究

前言

为了保护我国国民的生命安全以及对野生物种的保护,在对野生动物进行进一步的活动前,需要对野生动物进行麻醉确保其失去强烈的攻击性,不论是对于捕获野生动物预防其扰乱社会秩序,还是动物园的相关活动的需要,都应当根据野生动物的种类和特征进行麻醉药剂的选用和用量的确定,以及麻醉方式的选择,确保人类生命健康的同时,尽量保全野生动物的生命,尽量减小麻醉药物使用的副作用。麻醉剂在野生动物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极为广泛与频繁,因此,需要相关工作者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为麻醉剂在野生动物中的使用提供更多的有效价值。

一、野生动物进行麻醉前的准备工作

1.1制定麻醉方案

对野生动物进行麻醉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便是要制定合适的麻醉方案,根据不同野生动物的生理特性的不同,以及对麻醉目的和时长、手术部位及特点的分析,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药物,更要严格把握麻醉的程度,以防止在麻醉过程中动物出现苏醒、死亡现象。

1.2麻醉药物与设备准备

麻醉药物与设备是野生动物麻醉中最为重要的辅助工具,在麻醉进行前要对麻醉药物和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对药物的储备量和有效期进行检查,准备好镇痛药物及急救药物,以及麻醉药物稀释溶剂,保障野生动物在麻醉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对麻醉设备的检查要更为细致,检查麻醉剂线路的连接、麻醉气体的储备、注射器、体温维持装备及急救设备等机器的准备,为麻醉做好充分的硬件准备。

1.3麻醉前用药准备

麻醉前用药需要根据野生动物的种类、麻醉药种类、麻醉目的等要求进行合理的使用,麻醉前用药可以减少动物的恐惧,有一定的镇定作用,还可以减少全麻药物的使用,切实降低药物副作用,同时保障动物的呼吸顺畅,使麻醉后的恢复更加平稳和顺利,减少术后的疼痛等等,可以很好的实现麻醉动物的镇定,减少野生动物应激反应对人员的伤害。

二、麻醉药物应用于野生动物临床出现意外的原因

2.1使用前准备不充分

麻醉过程中出现意外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术前准备的不充分,包括麻醉方案的不合理制定、麻醉药物的使用不当、麻醉动物的术前准备工作不到位等,导致麻醉药物使用后气管断落,呕吐物未及时处理;用药后出现大出血现象未及时补充血量;由于常规检测的不当导致心率失常等现象,严重降低了麻醉工作的成功率与有效性,更是为后续的工作带来困难。

2.2麻醉失误

在麻醉过程中药物使用过量或使用错误,麻醉设备使用失当,没有进行充分的检查和实验开始实施麻醉,术中的问题频发,造成麻醉失误现象的发生。

三、减少麻醉意外发生的有效防范措施

3.1操作人员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麻醉操作人员要提前了解野生动物的身体状况与疾病特征,重点观察麻醉对象的呼吸和心率特征,根据动物的不同特性拟定适合的麻醉方案,谨慎选择麻醉药物及用量,保证麻醉过程中动物的生理特征稳定,根据以往的临床经验作为参考进行麻醉。麻醉人员根据野生动物的不同状况进行不同的麻醉行为,如各项身体机能较差的年老动物,就要对其适当减少麻醉药剂的分量,减少麻醉意外的发生。

3.2避免麻醉过程的失误

首先是给药方法要循序渐进,等待野生动物自行卧倒后的一段时间内再进行药物注射,确保野生动物的状态平稳,避免在野生动物状态不稳时进行麻醉,以防动物受到惊吓导致麻醉失败。其次便是在使用睡眠麻醉后,保障动物能在固定的时间内苏醒,及时给予解药恢复动物的正常状态。最后便是保证麻醉药物的安全性,在麻醉使用过量使得动物出现不适反应时,要及时静脉注射解药,促使动物能够及时苏醒。严格依照固定程序进行麻醉,并拥有医疗机智,及时解决突发状况和问题,保障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麻醉药剂在野生动物中的临床应用

4.1野生动物麻醉过程

野生动物麻醉过程包括诱导前驱期、麻醉期和恢复期。在诱导前驱期,动物在注射麻醉后会出现头下垂、瞳孔扩大等现象,所有动物均有反抗行为,在度过诱导期后药效发作会逐渐平静;在麻醉期,野生动物的表现为肌肉松弛、瞳孔扩散、流涎、丧失神经反射等,可进行常规医疗和管理活动;在恢复期,通过静脉注射解药,动物在1-5分钟后恢复行动能力,个别需要更长的时间恢复苏醒。

4.2麻醉效果评价效果及标准

(1)优:动物在一定时期内不需要人为的镇定,没有抽搐和兴奋现象,心肺功能正常,在注射药剂后能够迅速达到预期麻醉效果并进行各种操作。(2)良:诱导期稳定,动物在一定时期内无需人为镇定,但偶然出现呕吐和间歇呼吸等现象出现,需要在初期麻醉过后追加注射其他控制药剂。

(3)一般:动物在麻醉注射后需要人力镇定,在诱导期对心肺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以人力辅助进行各项操作。

(4)差:麻醉药剂注射后经过刺激又站起,反抗激烈,容易引发异物性肺炎,需要动物在进行麻醉前禁水禁食。

结语

综上所述,麻醉药剂在野生动物中的临床应用还需要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才能保障麻醉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麻醉手术的进行需要多方的支持以及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药物的选用及用量的控制等,都是麻醉人員在进行麻醉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需要不断进行实验和论证的问题,切实提升麻醉工作的有效性,保障野生动物的生命体征正常,预防和减少野生动物应急反映对人类的伤害现象,发挥麻醉工作的现实意义,为麻醉药剂在野生动物中的临床应用创建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树权.常见麻醉药在兽医临床上的应用[J].畜禽业,2018,29(11):124.

[2]邓爱怀,关春宇.麻醉药在野生动物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32(08):232.

猜你喜欢
临床应用野生动物
为野生动物建座“桥”
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В Китае началось рассмотрение проекта решения о запрете нелегальной торговли дикими животными中国保护野生动物再立重典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浅析涌泉穴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