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炮制历史沿革研究概况

2021-12-08 07:58凡梦豪于小慧朱琳张强鞠成国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沿革炮制黄芩

凡梦豪 于小慧 朱琳 张强 鞠成国

【摘 要】 目的:总结黄芩的炮制历史沿革,为现代黄芩的炮制方法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古今书籍及文献,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研究总结黄芩的炮制历史沿革。结果:黄芩古代炮制方法以炒为主,应用辅料比较广泛,有酒、醋、姜、米泔水、猪胆汁等。现代黄芩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切制、炒制、酒炙、蜜炙、炒炭等。结论:黄芩炮制方法多样,今后应对黄芩的炮制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使其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

【关键词】 黄芩;炮制;历史沿革

【中图分类号】R283.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20-0053-05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Processing

FAN Menghao1 YU Xiaohui1 ZHU Lin1 ZHANG Qiang1 JU Chengguo1,2*

1.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o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llege of Pharmacy, Dalian 116600,China;

2.Liaoning Institut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cessi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Dalian 116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processing history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research of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Methods By consulting ancient and modern books and literature, the processing history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was summarized. Results the ancient processing method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was mainly frying, and the auxiliary materials were widely used, such as wine, vinegar, ginger, rice swill, pig bile and so on. Modern processing method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mainly include purification, cutting, frying, wine frying, honey frying, charcoal frying, etc. Conclusion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are various. In the future, the processing methods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should be further studied to make it widely used in clinic.

Key words:Scutellaria baicalensis; Processing; Historical Evolution

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1]。又名腐肠、妒妇、苦督邮、枯黄芩、子芩、条黄芩[2]。春、秋季采挖,除去須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以条长、质坚实、色黄者为佳[3]。黄芩气平,味苦,无毒。主诸热,黄疸,肠澼泻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4]。清热多用生黄芩,安胎多用炒制品,清上焦热可用酒黄芩,止血则多炒成炭用。对于黄芩的炮制首载于晋代,历代有关黄芩的炮制方法呈现多样化,但尚无文献对其做过系统阐述。笔者在查阅资料时,鉴于《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5]对黄芩的炮制描述较为详细,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便以此书作为线索进行论述。笔者在系统查阅黄芩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黄芩炮制历史沿革进行综述,以期为黄芩炮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1 黄芩古代炮制方法考证

1.1 净制与切制 净制系指选取中药材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分和霉变、虫蛀品、泥沙、灰屑等杂质,使其达到药用精度标准的一类操作[6]。黄芩为多年生草本,根药用,因此其根部表面往往具有粗栓皮,内部常腐朽。故元代《脾胃论》载“去芦”[7],即将药材没有药用价值的部位除去。 切制指将净制过的中药材软化,并制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或段的过程[8]。目的是提高药材纯度,便于有效成分的煎出和有利于调配及制剂,从而保证用药质量[9]。例如《五十二病方》便提出“细切”“削”“剡”等早期饮片切制的用语[10]。净制与切制是其它炮制方法的基础,其工艺见图1。

1.2 单炒法 即取净药材置热锅中,用文火炒至规定程度时,取出,放凉。需炒焦者,至表面焦黄色,断面色加深为度,取出,放凉[11]。《类证活人书》载有“新瓦上炒令香”[1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13]《洪氏集验方》[14]《校注妇人良方》[15]《仁术便览》[16]《寿世保元》[17]等均提到此说法。

1.3 制炭 黄芩炭,具有清热止血功能,《炮炙大法》载其多用于吐血衄血 [18],临床也可用于治便血尿血[19]。炮制工艺见图2。

1.4 酒制 黄芩酒制用于升提,清上焦之热。包括酒炒、酒洗、酒蒸、酒浸、酒煮等。酒炒,即酒炙法[7],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最早是孙思邈在《银海精微》中提出“酒炒黄芩”[20],元代《卫生宝鉴》提出“酒浸焙”,与酒炒类似。酒洗,是净制法之一 [6]。酒蒸,蒸法之一,《医宗必读》[21]载“酒浸,蒸熟,曝之”。酒浸,南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论》中提出“酒浸一宿,晒干”[14],《东垣医集》[22]中也载有“酒浸透,晒干为末”等描述。酒煮,煮法之一,属于酒浸法的深加工[23]。黄芩酒制各法工艺见图3。

1.5 醋制 醋炒,即醋炙法,药材净制或切制后,加定量米醋拌炒的方法[24]。明《寿世保元》《证治准绳》《普济方》等多部古籍都曾提到“醋炒”[25]。醋浸,《瑞竹堂经验方》[26]:“用米醋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普济方》:“醋浸一宿,晒干。”

1.6 其它 胆汁制,《本草述》“猪胆汁拌炒”。《寿世保元》“酒浸,猪胆汁炒”,《医宗说约》“猪胆汁拌,晒干” 。李濒湖云:“得猪胆汁,除肝胆火”[27]。药汁制,《外科大成》[28]中有“每斤,用皂角子仁、侧柏各四两,水煮半日,汁干为度,用芩”,《本草述》“吴茱萸制”。《丹溪心法》[29]中提到“姜汁炒,解食积,祛痰湿”,《宋氏女科秘书》也有“淡姜汁炒”一说,《医学入门》《孙文垣医案》等也提到此方法。童便制,《医学入门》[30]“便炒下行”。米泔制,《中国妇产方药全书》[31]中有“米泔浸七日,炙干,又浸又炙,如此七次。”

2 黄芩现代炮制方法考证

现代黄芩的炮制方法除继承了古代的传统主要方法(如炒、酒炙、炒炭等),又发展了蒸切、煮切、蜜炙等。

2.1 蒸(煮)切 此为在切制基础上发展的新方法[32],工艺见图4 。

2.2 清炒 取黄芩片置炒药锅内,用武火加热,炒至黑褐色时,喷淋少许清水,灭尽火星,取出晾透[33]。

2.3 酒制 取黄芩片,加酒拌匀,闷透,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干燥,取出放凉。净黄芩片每100 kg,用黄酒10 kg[6]。

2.4 蜜制 将蜜熔化过炉,再加热至起泡,加入黄芩片,炒至微黄色。或再喷水,搅至水干时,再炒至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晾干,每100 kg黄芩,用蜜25 kg[34]。

3 各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中黄芩的炮制方法

各省黄芩的炮制方法分为黄芩片、酒黄芩、炒黄芩和黄芩炭,其中以黄芩片、酒黄芩的记载为多[35]。

3.1 黄芩片 此方法大部分采用了净制法和切制法,见表1。

3.2 酒黄芩 此法大多采用按一定比例将黄芩与酒拌炒的方法,见表2。

3.3 炒黄芩 此法大多采用单炒法的方法,见表3。

3.4 黄芩炭 此法为将黄芩用一定火候炒置表面焦黑色,内部焦黄或焦褐色的炮制方法,见表4。

4 讨论

古代医籍中记载的黄芩炮制加工方式较多,尽管黄芩应用历史悠久,但其炮制加工一直到唐代才有较大发展。古代炮制方法以炒法为主,并配以辅料,到清代其炮制方法大概有二十种。近代黄芩的炮制方法在沿袭古代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蒸(煮)切、蜜制等,但有关于近代炮制方法的记载却很少。黄芩在临床上应用十分广泛,不同病症所用炮制方法以及配伍几乎各不相同,所以在临床上应该辨证论治,把握黄芩合理的炮制方法以及用法用量。此外黄芩经过沸水煮或者蒸制可破坏其所含的酶使其活性消失,有利于黄芩的保存,又可使药材软化,便于切片,还可保证饮片质量和原有的色泽,所以服用前对其进行加工炮制是很有必要的。

5 小结

黄芩古今炮制方法多样,古代多以炒为主,酒是最常见的炮制辅料。现代在沿袭古法的基础上,发展出蒸(煮)切、蜜制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是黄芩含量最高的四种化学成分,随着不同炮制工艺温度的升高,黄芩苷、汉黄芩苷向其苷元黄芩素、汉黄芩素不同程度转化,表明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差异较大,笔者虽查阅大量古籍,但未必详尽。黄芩的酒焙制、童便制、姜汁炒以及米泔制等炮制方法查阅的内容较少,且对于黄芩的临床应用未做全面整理,还需深入探讨黄芩的历史沿革,为今后黄芩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杨中林,刘成基.黄芩的炮制研究[J].中药材,1993,16(6):27-28.

[2]赵静,陈詰.中药饮片临床应用与辨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4:289.

[3]周德生,巢建国.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鉴大全集:根和根茎类中草药彩色图鉴[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16:230.

[4]姚球.本草经解要[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74.

[5]张炳鑫.中药炮制品古今演变评述[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2-124.

[6]叶定江,原思通.中药炮制学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4:103,141,300.

[7]李杲著,程传浩点校.脾胃论[M].河南: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

[8]贾天柱.中药炮制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55,63,160,210.

[9]段琼辉,李永,葛竹兴.常用中草药加工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09:62,63,65.

[10]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小组编. 五十二病方[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

[1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0:248.

[12]宋·朱肱.类证活人书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5.

[13]宋·陈师文.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3,128.

[14]杨庆.黄芩炮制工艺及质量控制指标的研究[D].武汉:湖北中医学院,2008.

[15]宋·陈目明.校注妇人良方 [M ].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113.

[16]明·张洁.仁术便览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03.

[17]明·龚廷贤.寿世保元 [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62.

[18]张志国,黄开颜.炮炙大法释义[M].山西:山西科学出版社,2009:78.

[19]孙爱国.中药炒炭概述[J].甘肃中医,2004(12):42-43.

[20]孙思邈.银海精微[M].北京:北京市中国书店,1986:12.

[21]李中梓.医宗必读[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9:129.

[22]丁光迪.东垣医集[M].北京:人民网卫生出版社,1993:177.

[23]饮晓昕.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5.

[24]吕侠卿.中药炮制大全[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5.

[25]龚延贤. 寿世保元[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77.

[26]沙图穆苏. 瑞竹堂经验方[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39.

[27]王继志著,章宗祥整理.经证证药录[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7:87.

[28]祁坤.外科大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3:552.

[29]朱震亨.丹溪心法[M].辽宁: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4.

[30]李梴.医学入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5:142.

[31]郝丽莉,赵文静.中国妇产方药全书[M].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4.

[32]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湖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M].湖南:湖南科学出版社 ,2010:59.

[33]叶定江,张世臣.中药炮制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75.

[34]王孝涛.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M].江西: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31.

[35]曹晖,付静.全国中药炮制经验与规范集成[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289-294.

(收稿日期:2021-03-05 编辑:刘 斌)

猜你喜欢
历史沿革炮制黄芩
黄芩的高产栽培技术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黄芩使用有讲究
炮制专家王琦论现代中药炮制研究的“2个时期3个阶段”
3种姜汁炮制后厚朴对大鼠胃黏膜损伤的抑制作用
清半夏炮制工艺的优化
白及粉末入药历史沿革概述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大同清真大寺历史沿革考释
探讨常用藏药材的炮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