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牧村的声乐演唱艺术及其影响

2021-12-09 01:03程琪
艺术评鉴 2021年21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影响

程琪

摘要:关牧村,我国著名的女中音歌唱家,她独特的嗓音及个人魅力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关牧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她的艺术经历,对于她本人声乐演唱风格的形成特点和影响并未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研究关牧村声乐艺术的特点,对后生们和起初学习音乐艺术的人有很大的帮助和借鉴。同时,她的声乐艺术也带给了人们极大的影响。鉴于此,本文在简单介绍关牧村及她代表作品的基础上,对其声乐演唱艺术的特点及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旨在帮助人们更全面的了解关牧村,对后人学习声乐艺术和人才培养提供值得借鉴的地方,促进我国声乐艺术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关牧村  声乐演唱  影响  女中音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1-0057-03

关牧村,1953年出生于新乡的牧村,中国当代女中音和民族性演唱技法的代表人物之一,她是一位音乐天分极高并且是颜值与歌声并存的女中音歌唱家,在中国唱了近半个世纪,她通过在声乐中不断挑战借鉴来总结自己在歌唱中的问题,她认为声音的好坏由心态来决定。在对音乐歌唱艺术的不断理解探索和创作中,她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女中音科学的唱法。她汲取西方音乐,取长补短,将民族与美声结合、音乐与生活结合,在艺术演唱中将我国的民族音乐得到进一步升华。

现如今已经65岁的关牧村,从艺也已经近50年,但她对歌曲演绎的把握依旧控制的很自然,仍可以用科学的唱法演绎女中音,声音仍然具有金属般的磁性,歌曲传唱度家喻户晓。她在艰难的环境中成长,和人民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这种情感和复杂的人生经历,始终影响着她的演艺生涯,在对音乐歌唱艺术的不断理解探索和创作中,她有了众多交口称赞的经典作品,其中她的代表作《金凤吹来的时候》《一直难忘的歌》等,这些歌曲都是她以一位歌唱家的身份对于不同音乐歌唱艺术的理解和把握而演唱创作出来的,也都成为了颂声遍野的歌曲。关牧村曾经坎坷的人生经历,塑造了她坚韧、淡泊的个性,无论在生活中还是歌唱事业中,她都展现出一个优秀歌唱家的品质。她演唱的歌曲老中青都很喜欢,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模唱。关牧村之所以被众多人喜爱,除了自身魅力外,和她独特的歌唱风格密不可分,可以说,独树一帜的歌唱风格成就了关牧村演唱生涯的辉煌。

一、关牧村声乐演唱艺术

(一)独树一帜的演唱风格

关牧村每个作品都有着独特而鲜明的风格,代表作品中也都极具特色,她的每一首作品都用自己个性的演唱技巧,表达了温婉、深切的感情。在歌曲演唱中她能够用自己独有的音色把边疆的民族风情深情演绎,也能够将傣族风情完美诠释,还能够将深沉细腻的爱国歌曲动人表达。在她的众多作品中,通过对歌曲的结构以及旋律的演奏,关牧村能够把每一首作品的艺术特色表达出它独有的一面。正如歌唱家阎维文所言“她的唱法是学不来的,这是一种真正适合她的嗓音条件和音色特点的歌唱技法。”

她把歌融于情,情融于景,景又融于人,情感把握的自然而流畅。她用典型的民族音调和节奏元素表现,完美的和唱歌技艺结合在一起。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东西,所以这是她一直坚持民族这一唱法的结果。她在演唱异国歌曲时,用自己独有的声音和旋律音符,将我们带到不同的国家,去领略不同的风土人情。她清晰的表达和极具辨识度的声音很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而且色彩较为明亮,无不彰显出她很強的美声功底和鲜明的风格。

(二)浑厚委婉的天籁之音

关牧村是我国女中音的代表人物之一,音色婉转,浑厚地像山间的流水一样,清澈而又自然,犹如天籁。因为喜欢,所以她把自己的音乐重点放在了民歌上,她的恩师沈湘说过“关牧村唱歌有一种自然的美,观众喜欢她的歌唱也在于此,我要保持她独特的低音,保留她的自然美。”

在演唱的初期,关牧村的歌唱并非完美无缺的,尤其在声区的处理方面她做的还不够统一,对高音的驾驭能力也有待提高。所以她不甘于现状,想让自己有更高的水准,她敢于表达和突破,这和她自身对艺术的无比专注和充满生活的热爱密不可分。关牧村的每一首歌曲都能够感染听众,无论是什么风格、无论是哪个民族的曲目,她都能够运用自己独特的嗓音,并融合自己对曲目的理解与品味,演绎出丰富多彩的歌曲,给听众以全新的审美情趣。她的嗓音纯真、富有故事性,歌声委婉却不含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虽然还有不好的评价,但她一直在不断改进不足。她把我国的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做对比和结合,把每一首的歌唱处理都展现的恰到好处,每一句歌词也都能展示出她扎实的功底。歌声更如朗照松间的明月,感染我们的心灵。

(三)游刃有余的歌唱处理

关牧村在几十年的演艺生涯中,对唱法娴熟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通过歌词转接,音于音之间的旋律转换,依据不同的运动规律,错落有致、有条不紊的旋律感进行歌唱处理。她是一个情商极高的女中音歌唱家,每一场演出不管是在什么情况下,她都能吸引观众,并且紧紧地抓住观众眼球,将每一首歌曲通过自我处理让作品升华。在学习音乐的这条路上,先天嗓音固然重要,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着深厚功力的歌者,关牧村认为不论做什么事情,在遇到问题时都应该依据自身情况从而对症下药。

关牧村还善于利用自身娴熟的技巧进行歌唱处理,她用自己中西结合的创新唱法演绎了中国辽阔土地上多种多样的民族歌曲,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民族歌曲的独特魅力。她的声音柔中带刚,淳朴的女中音加上细腻音色,极富激情和感染力。

(四)生动巧妙的民美结合

关牧村将民美结合,通俗点来说就是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结合起来的音乐演唱艺术,两者之间即平行又相交。关牧村在歌唱中并非仅仅局限了民族唱法,而是将民美唱法结合。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声乐界提出的第一个理论问题即是“土洋之争”,望文生义,“土洋之争”中的“土”就是所谓的土嗓子;“洋”也就是洋嗓子。所以关牧村在两者中取其长处、补其短处,将二者的唱法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声音中含有民族的技巧,但又有点偏美声。每一位歌唱家对于声乐艺术的理解和控制都有所不同,而关牧村通过在声乐中不断的挑战借鉴中总结自己歌唱中的问题,最终形成自己的科学唱法。中国民歌的音色在初期有着很强的辨识度,但是现在的民歌唱法尤其是女民歌“千人一面”一味的模仿,却失去了自己的特点。所以关牧村自我鞭策,利用自我的个性嗓音优势,舍短取长,不断的挖掘自己,使她自身的歌唱艺术日益完善。

关牧村不甘于现状,她想学习更多系统的专业化训练,她又通过努力学习考上中央音乐学院。由于关牧村个人演唱风格比较鲜明,老师在尊重她的基础上也保留了她鲜明的个人特点,并因材施教。即使在声乐造诣上有高的成就,但是人无完人,她在美声唱法中仍有很多不足需要加以改正,用她自己的话说还处于“业余歌手的水平”,她努力克服困难,尝试把歌唱技巧与西方美声唱法结合,并适当的发挥自己女中音的优势,将自己扎实的唱功展示给听众。

二、关牧村声乐演唱的艺术影响

(一)推动高雅艺术大众化

关牧村是一个内心丰富、品格高尚的人,关牧村认为艺术就应该是和老百姓连在一起的。她不仅歌好人美,她感恩生活、向真向善的人生信条让人由衷钦佩。虽在艺术道路上一直的奋力前行,但她不骄傲,始终如一,这大概也跟家庭从小对它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关。民主融洽的家庭氛围,使她从小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有勇气坚持,对艺术的追求能够保持赤子之心,不为名和利,内心的纯净和爱形成了她外在平易近人的性格。

另一方面,她的童年是孤独的,历经磨难的,人生酸甜她深有體会。艰难环境磨练人的意志力,她也得到无数善意人士的帮助。因此让她坚定日后当艺术有所成就的时候就要以自己的方式回报社会,而她对于社会的回报就是能够为人民群众奉献更多的歌曲,丰富大众的娱乐审美,她与人民群众的关系使她渐渐成为了一名出色的人民艺术家。让生活和艺术不断融合积累,才能发现和创造美,所以她的艺术始终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联系在一起,贴近人民真实的生活方式,用自己柔和的嗓音,演绎生活的喜怒哀乐,唱出了人民的生活状态,她用歌声向社会、向群众传递正能量,发扬人间正气,也因此她获得了“慈善大使”“博爱大使”等荣誉称号。

正如她自己所坚持的信念“要为人民歌唱,做人民的歌手”,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艺术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道理,她的演唱总是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也使得她的艺术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大众审美。

(二)促进民族歌曲艺术化

民族歌曲通过艺术化的方式来演绎,给人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关牧村灵活多样的演唱技巧和收放自如的表达方式,使其在歌曲的艺术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想法。虽然艺术歌曲源于欧洲,但在20世纪初,我国著名音乐家青主早已以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揭开了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的序幕。自此,中国民族民间歌曲便与西洋技法有了交汇,对民歌改编,将其艺术化,这也是关牧村的追求。利用歌曲特点营造独特的意境,并转换多种演唱方式,给听众呈现不同的艺术作品。她的演唱功底基于扎实的民族歌曲,这些经典的民族歌曲经过她的民族风演绎,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感。

她坚持走民族风格路线,但是面对具体的演唱曲目,她会做一些适当的调整,在民族歌曲里融入了一些通俗的演唱法,为声乐艺术带来活力,也使声乐艺术带来了流行色彩。民族歌曲的演唱要求咬字清晰、声音嘹亮,且共鸣集中,但她为了使民族歌曲更加自然一点,加入了一些通俗的唱法,拉近了民族歌曲与民众的距离,给人一种更加亲切的感觉、更为自然流畅,让更多的听众能够感受到不一样的民族歌曲演唱。当他把通俗唱法、美声唱法同时融进民族唱法里的时候,更融入了时代的声音,更为亲切与自然,声音很有空间感,容易引起人的共鸣,并且经过她柔美、自然、明亮的声线,传递出来更为细腻的民族韵味和特别的艺术音乐。

(三)推进艺术歌曲民族化

关牧村自身演绎歌曲的条件很好,音域很广,音色也很多样,对歌曲有极强的演绎能力。她认为社会越发展,人们越需要返璞归真的艺术。她善于从歌曲本身出发,思考如何更好的结合歌曲内在含义和艺术风格演绎个性化的东西,对不同的歌曲类型她也有自己不同的演唱方式。经过她的努力,逐渐形成了浓厚的民族唱法为主的演唱方式。在演唱《吐鲁番的葡萄成熟了》的时候,她巧妙地运用它稳定的女中音,利用沉稳悠长的气息,并且对音调和节奏把控,进行自由切换,采用民族唱法,将新疆维吾尔族的风情更好地展现出来,并且传递出了丰富的情感变化,宽广的音域使她在唱法更替上游刃有余,轻松自如,演唱流畅自然。这些充满了民族韵味和气息的演唱技巧,使其演唱呈现出一种更加亲切自然的气质。

她是“人民的艺术家”,她为了给人民送去更好的作品,从大众生活中选歌,运用其独特的民族唱法,尝试和演绎了多种类型的艺术歌曲。在用民族唱法的过程中,她不断发展她的女中音,对音域的转换控制、音色的调控以及情感内涵的把握上,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也推动了中国民族艺术的进一步发展。

(四)提倡美声唱法中国化

美声唱法的传入时间是在20世纪20年代,当时由我国出国留学的一批作曲家、歌唱家将“美声唱法”带到中国并引进学习。“美声唱法”简单的来理解就是“美妙的歌唱”,也可译作“美歌”或“美唱”。关牧村认为,美声唱法虽然是从国外引入,但是这一唱法在中国并不能直接地拿来学习,认为应该把中国元素加入到美声唱法中,使其达到中西合一的效果。中国声乐演唱注重的是意境和韵,而西洋美声讲究的是方法和音。关牧村在美声歌曲演唱中,把好的东西拿来借鉴,扬长避短,对自己的要求极其严格,因为她想要体现出“中国美声”的演唱风格。在美声演唱中,中文和外文的演唱处理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把语言文字融入到歌曲旋律中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她通过对歌词的细腻处理,将中国声乐语言进行独特表达,让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具有鲜明的风土人情,也彰显了民族个性。

三、结语

关牧村在艺术道路上,充分展现了一个德艺双馨艺术家的风范,她坚持民族唱法、亲民的台风、娴熟的歌唱处理技巧、独特的嗓音,成就了她一步步经典的作品。她的作品不仅深受大众喜爱,成为了教学中的优秀案例,也对社会和群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声乐学习研究中不管是民族还是美声都是我国重要的文化力量。在如今强调精神文明的建设时代,我们应该大力弘扬以关牧村等优秀歌唱家为代表的精神,在教学中科学训练女中音、注重民族唱法和美声的有机融合、挖掘多样化的素材,只有这样,祖国的声乐艺术才会在世界绽放。

参考文献:

[1]胡菲,马克实.关牧村声乐演唱特色分析[J].大舞台,2014(12):108-109.

[2]徐敦广,孟卓.歌如天籁春风暖卓然荡漾天地间—关牧村歌唱艺术特色评析[J].当代音乐,2017(14):5-7.

[3]李静.论关牧村声乐艺术风格的形成及特点[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4]吴妮妮.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由“土洋之争”到“民美结合”看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05(03):135-138.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小顽儿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