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探究

2021-12-09 14:29冯博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教师培训课程思政

摘要:课程思政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关键在于发挥好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动广大教师进一步强化育人意识,提升育人能力。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能够充分发挥其制度优势,引导和激励教师承担起课程思政工作的主体责任,发挥教师在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本文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势和工作职责两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课程思政背景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师培训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基础性和全面性工作,开展课程思政,需要教师对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新认识和再造,作为促进教师发展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成为此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组织机构。

一、课程思政建设对专业课教师的新要求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专业课程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载体。要深入梳理专业课教学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有机融入课程教学,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这对专业课教师的政治素养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一)不断提升思政素质、把握思政要素

與思政课教师相比,专业课教师或许不必刻意进行专业系统的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但仍然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养和思政敏感度,这样才能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挖掘到思政元素,更容易找到思政内容与专业教学的契合点。

(二)改进教学方法,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教学

和思政课教学不同,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直接进行思政内容的讲授,因为这样不仅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也会使教学内容脱节。要真正做到“润物无声”,需要挖掘和设计专业课程中的育人要素,既可以从微观着手,如在教学内容中使用具有育人内涵的案例,还可以从宏观引导,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职业素养、激发使命担当等,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

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优势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是以一线教师队伍为着力点,通过开展各级教学培训、学术交流活动,制定各种激励支持措施,提升教师教学质量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由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具有制度完善化、教师培训常态化、教学资源丰富等优势,能够有效与课程思政建设相结合,落实课程思政工作。

(一)制度优势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一般由负责教学工作的领导主持工作,具有完善的运行组织机制,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课程思政工作方案,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内部设置具体工作小组,确保课程思政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落地实施。

(二)管理优势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借鉴前期运行工作经验,构建井然有序、稳定高效的课程思政工作管理运行机制,不断通过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工作管理规范,为课程思政工作从启动到常态化运行保驾护航。

(三)平台优势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能够借用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师的力量,积极与校内、校外各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联系,建立资源交流机制,促进跨学科教师之间进行教学讨论、资源分享和交流。通过邀请校内外思政教育教学名师进行培训和组织教师向其他院校的同行取经,构建资源交流平台,为提高教师课程思政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提供有效服务。

三、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工作职责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建设目的和职责,与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高度契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促进课程思政工作。

(一)开展课程思政培训与交流,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一方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可以积极开展提升思政素质、课程思政教学育人方法培训,组织跨学部、跨学科培训交流活动,可以引入部分马克思主义学院精品“思政”讲座,借鉴马克思主义学院对于思想政治的教育理念,营造“思政”氛围,提升授课教师的思想政治敏锐度。加强与校内外各学院的交流学习,组织各院系教师互相学习各类课程思政建设项目及优秀思政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定期组织教师开展交流学习、集体备课、示范观摩等活动,使好的经验、做法得到传承和推广,全面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建设意识与能力。开展“每门课程有思政、每名教师讲育人”学习讨论活动,强化教师对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与价值引领的融合能力提升,培育一批强调专业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高水平课程思政师资队伍。

(二)组织课程思政竞赛与评比,挖掘培育思政示范典型

定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或优秀教学设计评选工作,选出精品思政课程,并作为优秀案例进行推广和奖励。鼓励教师要明确每一门课程的德育功能,认真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深入挖掘提炼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载的德育功能,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的重要条目和课堂讲授的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伦理、时政要素、工匠精神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和要求融入所授课程的教学之中。培育一批优秀的示范课堂、示范课程、示范名师、示范团队、示范学院。例如,在专业课程中遴选并培育一些思政功能明显的示范课程。通过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使所有课程的教学内容强调专业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政内容,在授课过程中传播正能量,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三)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资源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支持各学院、教师制作专业课程思政公开课,建立课程思政示范案例资源库;建立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的常态化交流机制,定期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讨活动。

(四)建立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评价体系

一方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需要对课程思政培训需求及相关推进活动进行持续性评估,根据评价结果不断完善改进课程思政相关工作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结合学校人才培养整体目标,将课程思政理念充分融入其中,建立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四、结语

除了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的推动工作之外,课程思政建设还需要学校各方面政策支持和各部门协同推进,如在学生评价指标中增加教师履职情况的全面评价体系;在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奖中,加入思政教学、育人成效,修正只重科研成果的做法,把育人业绩放到重要位置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DB/OL].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6/06/content_5517606.htm,2020.05.28.

[2]李峰,马靖忠,张嘉威,等.基于课程思政改革的专业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6):46-47

[3]张宏,李黎.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培养[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22-226

[4]孙冬玲.我国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现状及优化对策[J].当代继续教育,2020(4):11-20

作者简介:冯博(1984年8月)女,汉,湖北武汉,研究生,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传播学。

猜你喜欢
教师培训课程思政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MOOC时代创新区域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教师培训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