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问题 调动思维

2021-12-09 14:29张敏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小学数学

张敏

摘要:小学数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和实际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通过小学生特点,在课堂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小学生的未来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立足问题,调动小学生思维,探究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提问,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调动思维;小学数学;有效提问

随着教育改革,为培养适合国家发展的人才,不断有新的教学模式出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调动学生的思维,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处在好奇好动的年龄段,有旺盛的求知欲,小学数学具有逻辑性和抽象性特点,因此通过问题意识更能提高小学生智力的开发,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意义

(一)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具有逻辑思维性,对部分小学生而言有些难度,教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提出问题,引导小学生回答,可以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有利于小学生提高数学学习质量。

(二)提升教师教学质量

在课堂上通过对小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帮助教师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小学生通过问题,积累数学知识,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有利于教师长期发展。

(三)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

教师通过问题意识培养,调动小学生的思维,促使小学生不断动脑思考,主动学习,小学生可以通过数学科目的思维培养,逐渐应用到所有学习科目,有利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小学生独立自主性。

二、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原则

(一)开放原则

小學数学教师应该尊重小学生特性,拓展小学生知识面,应该根据小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组织相关活动,促使小学生在活动中,开发思维模式,提高小学生思维活跃度,同时在提问意识培养中,应该注意层次,引导小学生回答问题,并逐渐深入问题,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二)民主原则

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时,应该尊重学生,民主对待,保障每位小学生都可以参与活动,并针对不同答案,多方引导,不可以直接批判,促使小学生勇于参与,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

(三)个性原则

每位小学生的性格都是不一样的,教师在课上应该予以尊重,不可以区别对待,挖掘每位小学生的闪光点,培养小学生个性化发展,培养小学生数学的自信心,促使小学生提高数学的基础能力,针对个别小学生的不同问题观点,教师可以加以引导为主,而不是批评,从而促进小学生全民发展。

三、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培养问题意识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做出针对性提问,保障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完成时,能够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数学理解程度,划分不同小组,分层培养小学生问题意识。例如,教师可以将数学成绩很好的学生划分A组,数学成绩较好的同学划分B组,数学成绩一般的同学划分C组,数学成绩差的同学划分D组,D组的同学主要针对概念性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概念性知识理解和消化,C组同学在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做出基本例题,B组同学教师应该根据教材例题提出相关性问题,帮助学生学习巩固知识点,A组同学教师应该根据本节课扩展知识点,上升知识点难度,通过分层问题意思培养,可以保障每位小学生都能根据实际情况活跃数学思维,动脑思考问题,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

(二)利用情景模式引导小学生问题意识

利用情景模式引导小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的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情景模式,增加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程度,同时,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比如人教版小学生数学二年级上册,“量一量,比一比”这节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小学生讲度量衡的故事,通过古代的手量到秦朝的统一度量衡,再到现代的度量方式,以故事为起点,吸引小学生爱听故事的天性,在通过问题逐渐掌握相关知识点,比如,让小学生说一说现在量东西的工具叫什么?大家见过哪些呢?大家有发现自己的手是多大吗?那手的长度不一样情况下,古代又是怎么衡量的呢?并请小学生仔细观察格尺上有什么?通过问题教会小学生使用工具“格尺”,逐渐加深难度,促使小学生通过问题意识,主动思考,加深小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提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三)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点结合

通过问题意识,逐渐将小学生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可以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认识图形一单元时,对一年的小学生来讲,并不能很好的认识,仅通过教材图案,小学生很难产生联想,导致小学生对图形无法加深印象,教师可以利用实际生活中存在的图形,通过问题,引导小学生加深图形的理解,如教师可以问小朋友家中的桌子是什么形状?小朋友每天吃饭用的盘子是什么形状?小朋友家中的电视机是什么形状?小朋友家中有什么东西形状最奇怪?教师可以通过问题,逐渐引导小学生通过实际物品学会相关知识点,提高小学生相关知识点的记忆力,提高小学生数学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为小学生创造数学学习氛围,同时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差异,分层培养问题意识,利用情景模式引导小学生问题意识,并将生活实际与知识点结合,促使小学生在立足问题调动思维,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樊玲.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实践与思考[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9,9(11):77-78.

[2]陈士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优化策略[J].教师博览(科研版),2020,10(12):62-63.

[3]马红俊.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教学策略探究[J].中外交流,2019,26(34):329.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小学数学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