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在保密精细化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09 14:29许楠刘聪聪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保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

许楠 刘聪聪

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形成的一套质量驱动的管理科学,形成了以全员参与为基础,让全体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的管理方法。保密与质量在管理方法层面有诸多相通之处,通过借鉴成熟的质量管理经验,对完善保密管理精细化、过程化、全面性和高效率,实现保密管理的螺旋式上升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精细化

1.引言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让顾客和相关方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在保密管理中引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以有效借鉴管理的成功经验,强化保密管理控制力,促进保密管理体系建设,使保密管理以确保国家秘密安全为核心,以全员参与、全员共建、全员保护为基础,形成底线、红线不可触碰,保密管理高效运转的管理机制。

2.全面质量管理在保密精细化管理中的运用

2.1稳固基石——树立“底线红线”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是建立在道德规范、诚实诚信基础上的,它提倡公正、公开、开放,允许每个个体的介入,树立“质量第一”、“顾客第一”的思想,这是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和理念。在保密管理中,构建保密价值体系需要建立在“党管保密”、“保密就是保生命”、“人在密在”、“国家利益至上是国家安全的准则”等价值体系上,形成“保密红线不能触碰、保密底线不能逾越”思想,国家利益至上,夯实维护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基石。

2.2搭建轮廓——建立管理机构

建立质量责任制,设立专门质量管理机构,全面质量管理依靠领导、团队小组合作及培训搭建管理的支柱,其中领导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战略决策过程中灌输价值观,引领目标实现;团队小组是管理的支撑,是管理的操作者,监督着管理目标得以贯彻实现。保密管理同样需要坚强的组织机构,党就是保密工作的最高领导,各级组织负责人对党的保密事业服从绝对领导,并对保密工作负全责,各级组织的保密工作人员是保密管理工作的操作人员。通过逐级分解保密管理责任,真正落实管理管理义务,形成责任明晰、保障有力的组织架构。

同时,有效沟通又是组织机构的粘合剂。沟通意味着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达成共解,目标在组织成员和客户之间顺畅流动。保密管理组织机构中的向下沟通是传达命令,具有统治性和控制性的沟通;向上沟通是提出保密管理建议,具有建设性、倾听性的沟通;横向沟通是打破组织平级障碍,具有专业性、合作性的沟通。

2.3以人为本——推行全员参与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要求将质量控制工作落实到每一名员工,让每一名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跟每名员工都密切相关。在保密管理过程中,同样需要全体员工的参与,保密工作更强调木桶效应,保密工作是否严密取决于每名员工,更取决于存在短板的员工。强化人的力量,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保密管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保密管理依靠全员施展,实质也是对全员的管理,依靠人并带动人,让全体员工都投入到知密、保密、护密,将保密管理目标融入到每一名员工。

2.4监督落实——确保全过程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过程的全面性包含在设计过程、制造过程、辅助过程、使用过程等四个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同时,在质量管理方法也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成本分析、组织管理等,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的一切有利方法。保密管理的全过程管理体现在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无论对人员的管理、对载体的管理、对设备的管理等都是全流程监督。在监督管理的过程中量化管理标准,例如,在涉密载体管理中,对产生涉密载体的数量、密级、携带、传递、收发、使用、销毁等记录留存备案,实现可查询、可记录、可回溯,确保国家秘密安全。

保密技术主要体现在信息化手段方面,在日常操作行为中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人为操作的弊端。信息化手段可实现多种功能:操作流程电子化,通过流程审核、关键字识别、关键环节关联等实现简捷高效的目标,实现培训、座谈等内容的电子推送分享。操作流程关联,将培训交流与监督检查流程关联、将涉密会议与涉密载体关联,实现联动提醒、便捷操作。通过信息技术、大数据的运用,将保密全流程、全周期管理实施监控。

2.5风险管控——实现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是全面质量管理实现由传统企业向精益企业的转变,质量管理更加注重在不断改进中规避风险,实现管理自动化。保密管理同样借鉴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手段,通过分析保密日常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从主观、客观,技术和意识等多维度分析产生的原因,带来的后果以及规避方法,规避风险的过程也是逐步改进,循环上升的过程。通过分析反复出现的问题,形成解决机制,塑造流程改进,促进保密管理效率的提高,从而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发展模式。

2.6平衡效益——考核评价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是追求组织的质量效益、降低成本消耗,获得长期发展的竞争优势,通过培训、持续改进等不断塑造氛围,达到效益最优的目的。保密管理从员工个人、单位组织和全社会三个层次来进行评价。首先,从员工个人角度来讲,具备良好的保密意识、保守国家秘密技能和工具,不仅是员工个人发展的基础,也是组织和全社会发展的关键,百密一疏,毁于蚁穴。其次,從单位组织角度来讲,做好保密管理工作是组织发展的前提,既是政治任务,也是经济任务。最后,从全社会角度来讲,国家安全是一切发展的前提,没有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就没有组织和个人的前途。因此,保密管理是效益的全面性,以确保全体成员的安全为最终目的。

3.结语

质量管理自兴起以来就受到了普遍的应用,并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检验了管理精髓的成效。保密管理可以充分借鉴运用质量管理的成效,在构建保密价值观,提升保密工作实力,创新保密建设平台,提升保密管理软实力上发挥作用,从根本上促进全体人员维护国家安全利益,促进国家保密事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卉,江传富.全面质量管理——21世纪质量管理创新的焦点.北京:电子标准化与 质量,2001.

[2]孙吟.试论全面质量管理在国有企业中的推行.北京:经济师,2001.

猜你喜欢
保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精细化
精细化健康体检管理模式在体检中心的应用探析
精细化护理实施在新生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国有企业财务精细化管理措施探讨
对涉密档案管理模式的探索研究
加强军队文职人员队伍保密管理工作的对策
浅谈电力企业文书档案的保密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下医疗设备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
以规矩,得方圆
浅析计算机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