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舒伯特即兴曲Op.90的演奏技巧

2021-12-09 22:44刘人頔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舒伯特乐句踏板

摘要:弗朗次·舒伯特是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其中之一。他所创作的即兴曲体裁在他所有的作品中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即兴曲的体裁具有短小随意、精致的特点。本文是以作品即兴曲Op.90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现有文献,对其进行梳理,对作曲家的生平及作品即兴曲Op.90的创作背景进行了阐述;从演奏难点并结合个人演奏设计及体会分析。

关键词:演奏技巧;即兴曲Op.90

一、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90的相关背景

1、舒伯特的生平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浪漫主义乐派的奠基人,在奥地利音乐史上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在整个欧洲音乐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797年舒伯特出生于维也纳,从小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十一岁时参加了教堂的合唱队并表现出他的音乐天赋,《G大调狂想曲》在他十一岁那年被创作出,是他的第一首钢琴作品。后经过系统的作曲学习,十五岁时创作了他第一首重奏作品《B大调弦乐四重奏》。后父亲为他谋得了一份小学教师的职位,在此期间舒伯特创作了300多首歌曲。1815年迎来了舒伯特的创作第一次高峰,这一年他创作了145首艺术歌曲,著名的艺术歌曲《魔王》就是这个阶段诞生的。1822年舒伯特遭遇病魔,1828年病逝,仅31岁,但他短暂的一生却贡献的无数的音乐巨作,其作品的产量以及涉及到的体裁是浪漫主义时期作曲家里极为突出的,影响深远。

2、创作背景

2.1即兴曲体裁的发展

即兴曲这一词是源自于拉丁文“Impromptu”這一单词的翻译。它大多数是三部曲式的结构,有即兴自由的特点,大多都表达了作曲家内心的情感,并不追求炫技。即兴曲由捷克作曲家詹恩·孚日塞克首创,这个词首次出现是在1817年他的《降 B大调即兴曲》发表于一本音乐杂志上的。由于这种钢琴小品具有优美的、极具感染力的旋律,并且演奏难度适中,便得到了世人的关注。

2.2舒伯特即兴曲的创作背景

1827年,舒伯特申请了宫廷指挥职务,但不幸遭到了拒绝,这令他患上疾病的他生活雪上加霜,都使他的心情跌入谷底,他只能以音乐创作作为出口。1927年,D899.Op.90诞生,但这一套即兴曲舒伯特并没有将此作品直接命名为“即兴曲”,“即兴曲”是出版商后来加上的,舒伯特的这八首即兴曲抒情性钢琴小品,具有革新的意义,曲式结构严谨,调性和声非常优美,是舒伯特的不朽之作,具有舒伯特独特的音乐风格,显示出他的音乐天赋。

二、舒伯特钢琴即兴曲Op.90的演奏技巧

1、声部的处理

舒伯特的这四首即兴曲中具有非常多三声部的段落,有的地方也分为高、中、次中、低四个声部,大多数旋律声部都集中在高声部,也就是又小指和无名指去弹奏和控制。

这时的演奏应流畅自然,不应存在太多过渡,适时可以使用延音踏板,要更加具有歌唱性。其次由于小指的力量并不是特别好,所以有时声音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现象,可以单独训练小指以达到熟练控制各种想要的力度的效果,在乐曲弹奏中尽量放松大臂,通过调节大臂的力量来更好地运用手腕的灵活运转,从而拉长旋律的线条,使乐句更加的连贯清晰。中声部和次中声部都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大多都是和弦音,音量要求低一些,在弹奏时,尽量放平手指,触键缓慢,从而能够更好地控制音量与音色。

在音量分配上,高声部的旋律声部具有明朗的特征,低声部作为低音是和声的支撑,对和声效果进行强调,音色要浑厚,要进行深稳的触键,中声部稍微柔和,表达出圆润且流畅的效果。从而使每个声部之间相辅相成,又形成清晰的层次对比。

2、踏板的运用

舒伯特的即兴曲中大多都是没有标明明确的踏板记号的,踏板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有切分音踏板,延音踏板,等。但是根据乐曲表达的情绪不同和演奏者对同一乐曲的理解不同,演奏者要对踏板使用的时间节点和长短,踩下的深度、更换的频率进行合理的构思,从而把踏板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和把这组作品的艺术情感发挥到极致。

在这组作品的第一首即兴曲中,第1小节的八度和弦用的是右踏板,为了营造造成轰鸣的效果。在保持够是时值以后马上放干净踏板,进入主题,弹第一个乐句的主题旋律时要轻踩左踏板,营造一种朦胧的氛围,在第5小节的顿音处每个和弦换一次右踏板,突出小指最高音。

第二首即兴曲,采用了三连音的节奏型,在首部中并不要过多地使用右踏板,因为这里表达的是清晰流畅的效果,过多的使用踏板会使旋律听起来不够清晰。但到中部时,需使用右踏板来更好的完成低声部的线条连接,当谱面出现了渐强的标记时,并不能直接使用右踏板,应保证声音具有足够的饱满度且不会出现刺耳的效果。

第三首即兴曲,这一整首乐曲都是在弱奏的范围内进行的。第一乐句,为了使旋律能更加的连贯,在这里可以踩下右踏板,更换踏板时使用切分音的换踏板方法。由于这个曲子的乐句是比较长得,为了能够保证每一个音都是清晰的,连贯的,都需要使用音后踏板的切换方法,保证了旋律的歌唱性与流畅性。

第四首即兴曲,这首作品使用了大量的右手琶音跑动,因此在使用踏板的时要注意的是每一次的换踏板都应该在琶音和弦弹完之后。在标记有pp的力度记号时例如第一个乐句,可以提前踩住左踏板,让音乐在朦胧的氛围中开始。中部是这段音乐的气氛从豁然开朗到低沉、悲痛,要准确的表达音乐情绪,就必须要充分的发挥踏板的作用,让音乐更加饱满。

参考文献

[1]陆冬.浅谈舒伯特即兴曲[J].沈阳:音乐生活,2006(05).

[2]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3]薛宾.浅谈钢琴音色特点与改变音色的演奏技巧[J].石家庄;大舞台,2013(04).

[4]童道锦.孙明珠.《钢琴艺术研究》[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5]王磊.论舒伯特钢琴创作的特征[J].北京;艺术教育,2000(2).

[6]姬永利.初探舒伯特钢琴的即兴曲的演奏要点[J].重庆:音乐探索,2005(4).

[7]颜咏.舒伯特最后三首钢琴奏鸣曲研究[D].上海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7.

作者简介:刘人頔,1997年6月出生,女,汉族,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学历  研究方向:音乐。

猜你喜欢
舒伯特乐句踏板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某轻客车型离合踏板回位不良研究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钢琴踏板的基本用法
论钢琴踏板的正确使用
科技改变生活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浅析钢琴演奏中乐句划分与呼吸处理
舒伯特的小夜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