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治疗耳异动症1例

2021-12-10 06:32赵粮程霞杨建仲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左耳肉毒面神经

赵粮程霞 杨建仲*

1 山西中医药大学(太原 030024)

2 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太原 030012)

耳异动症是一种罕见的以耳廓不自主运动为特征的病症。我们收治了一例外耳不自主向后上方牵拉运动的患者,经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1次后,分别随访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外耳不自主动作消失。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7岁,主因“左耳不自主抽动伴左耳鸣2年,加重半年”于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时患者表现为左侧外耳不自主向后上方牵拉运动,在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下尤著,自诉左耳间断出现“咔哒”声,与抽动频率基本一致。查体未见面肌不自主抽动,左耳可见不自主抽动,余颅神经征阴性。在我院行颅脑MRI平扫提示:左侧面神经出脑干处小血管影(图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尿常规、凝血、电解质均未见异常。临床诊断:耳异动症、非典型面肌痉挛。

图1 患者头颅MRI表现:左侧面神经出脑干处小血管影Fig.1 MRI findings of the patient's head:Small vessel shadow of left facial nerve out of brain stem

患者口服卡马西平、氯硝安定等药物治疗效果差,且拒绝行微血管减压术。签订A型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知情同意书后,于2018年12月15日给予注射,采用兰州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A型肉毒毒素冻干粉针剂(100U/支),用无菌生理盐水稀释为2.5U/0.1ml,选取耳后肌及乳突附近的肌群,共10个位点,每点注射2.5-5U,共注射40U。注射后三天起效,左耳异动及耳鸣症状缓解,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分别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3个月后患者左耳异动及耳鸣症状消失,持续到6个月仍不复发,此阶段治疗效果显著,但仍需长期随访治疗。

2 讨论

肉毒毒素是一种神经毒素,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面部痉挛及肌张力障碍等康复医学方面,同时也应用于皱纹等医学美容方面。肉毒毒素目前已确认有七种血清型,其中A型肉毒毒素应用最为广泛,A型肉毒毒素的经典作用机制为干扰突触相关蛋白(SNAP-25),阻断乙酰胆碱囊泡与突触前膜融合,进而抑制乙酰胆碱释放,起到肌肉松弛的作用,缓解痉挛和强直[1]。

外耳附近的肌肉又称动耳肌,包括耳上肌、耳前肌和耳后肌,对于其他动物而言,这种肌肉可以让他们的耳朵自由转动,以便改变耳廓方向,集中收集某一区域内的声音。人类虽然也有这种肌肉,但由于长期进化,明显不具功能性,和韧带一样,它仅仅起着固定耳廓的作用。而有些人,动耳肌还较为有力,可引起外耳的随意活动。面肌痉挛是一种以阵发性、不自主的面肌抽搐为特点的功能性颅神经病变,在紧张、激动时易诱发,且病情呈进行性加重,其主要病因被认为是面神经出脑干段受到责任血管的压迫。典型面肌痉挛患者极少会出现外耳不自主运动,但本例患者,由于面神经耳后支所支配的耳后肌的异常收缩,出现了外耳异动,和受面神经支配的镫骨肌痉挛而产生“咔哒”声。本例患者外耳不自主运动缓解的机制可能为:A型肉毒毒素作用于耳后肌的神经肌肉接头,引起靶肌肉的松弛。另外本例患者虽未能在镫骨肌直接注射A型肉毒毒素药物,但肉毒素局部注射有3cm左右的弥散范围[2],通过弥散、远隔效应使少量肉毒毒素作用于镫骨肌神经肌肉接头,镫骨肌痉挛缓解,从而“咔哒”声得以消失。有文献报道,电刺激在耳鸣治疗方面取得显著疗效[3];此外在偏侧面肌痉挛伴耳部症状患者中电生理检测有助于指导治疗,除常规位点外,耳后肌注射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耳部症状[4]。

该病易受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影响而诱发,应长期随访。本例患者仍继续随访。

猜你喜欢
左耳肉毒面神经
大型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平衡肿瘤全切和神经功能保留
蜂蜇医治面神经麻痹
听神经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有关肉毒毒素的疑问
解剖面神经下颌缘支的逆行法在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
肉毒杆菌有多毒?
左耳问题
左耳问题
凡高的左耳
你的话像花,开在我的左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