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注采结构调整在官1断块应用

2021-12-11 00:43李勇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结构调整

李勇

摘要:现阶段很多油田的开发已经步入中高含水的后期,出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注水的效益不高等问题。 由于含水率不断提高,对剩余油进行开采具有更高的难度,需要应用精细注水结构调整,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强化油田的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关键词:精细注水;结构调整;高含水油田

1、油藏概况

官一断块历经30余年开发,目前处于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双高”开发阶段,剩余油高度分散,同时长期注水冲刷造成渗流特征改变,有效波及区间降低,加之套损套变加剧,注采井网遭到破坏,严重制约油藏开发水平。为此,在深化油藏认识基础上,以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和水驱采收率为目标,持续推进“抓注水、控递减”专项治理工程,逐步夯实稳产基础,实现开发水平的稳步提升。

2、主要做法

2.1精细注采井网完善,提高水驱控制程度。

通过修套、解卡等手段修复停注水井5口,转注5口,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使得官一区块注采井数比由1:1.8上升到1:1.5,水驱控制程度由66.5%上升到70.8%,检管10口,检管周期均控制在3年,取得了显著效果。例针对官9-15K侧钻后单向受益情况,及时转注官9-18-1井,增加注水见效方向,经过1个月培植,官9-15K供液能力显著提升,动液面回升至150米,实施下电后,日产油由5吨升至13吨,效果显著。

2.2精细注采结构转换,提高水驱效率。

保持采液速度不变,放大井距,改变渗流方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例官9-20井在官9-14-1井限产关后实施补层泵升级,先导试验井区液流转向挖潜平面及层间潜力,效果较好,日增油4吨,含水93%下降至88%,实现了井区放大井距,保持采液速度不变,节能降耗不降产的目的。

2.3开展油层复查,挖掘主力油层外剩余油。

由于電阻率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低阻油层往往被解释为油水同层、水层及干层,为此从油气藏综合评价角度出发,以“录井有显示、测井有异常、邻井有发现”为依据,优选有力井位进行验证,再对层系、油组做出评价,并实施推广。例官9-16-1井补层枣1油组,日增油10吨,在该井成功基础上,结合油藏对比分析对枣1油组进行评价,该套层分布广泛,但是成藏较小,一般在构造圈闭的顶部成藏,往低部位迅速变为水层或干层,为此,在构造有利部位优选官9-22、官9-18-1实施补层下抽油机生产,初期增能力10吨,两井累增油3000余吨。

3、治理效果

区块产量由93.5吨升至108.7吨,再次跨入百吨区块行列。按照复杂断块油藏注水效果评价指标对官一断块进行注水效果评价,5项一类,4项二类,1项三类,处于一类开发水平。

复杂断块油藏评价开发指标分类表

参考文献:

[1]韩圆庆.濮城老油田精细注水、高效开发的科研报告[J].经济师, 2014,(05):294-295

[2]董杰.特高含水期水驱精细注水开发方法研究[J].长江大学学 报(自科版),2016,(23):54-57+6-7.

猜你喜欢
结构调整
辽宁对外贸易结构调整对策分析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引入产业投资基金与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机电类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沈阳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对策研究
2016—2020:未来五年的五大挑战
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