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井综合治理提高注水质量

2021-12-11 00:43边鑫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治理对策影响因素

摘要:M区块主要采用同步注水开发,目前M区块欠注井较多,制约油田开发效果。本文通过对区块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针对欠注井不同影响因素以及欠注分布规律,探索治理途径,得出较为实用的欠注井综合治理对策,对今后治理M区块欠注井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M区块;欠注井;影响因素;治理对策

前言:

M区块位于永乐油田西侧斜坡上,由东向西构造位置逐渐抬高的低渗注水开发区块,区块内发育断层40条,以西-南东走向的断层为主。

M区块主要采用同步注水开发,在开发过程中随着油井综合受效变差,层间压力差异的加大,目前M区块欠注井较多,长期欠注会使周围油井出现产量下降、供液不足、井组含水上升速度加快,严重的会造成压力下降,加剧平面矛盾引发套损。本文旨在对近年来注水井欠注原因分析,找出适合M区块欠注井较为实用的综合治理对策,改善注水状况。

1 M区块欠注井基本情况

M区块共有注水井71口,均为分层注水井。共有欠注井25口,占水井总井数的35.2%。因水井欠注导致周围33口油井供液不足,日影响产油量16.2t。

2欠注井原因分析

通过对M地区25口欠注井与周围油井的连通状况、单井注水历史、测试资料变化等的分析,影响M区块注水井吸水能力的因素有三个:

2.1  地层条件影响

2.1.1  油层发育差

从小层数据上看,具体表现为:注水层段中单层最大有效厚度<1m,全井射开有效厚度<3m。

M区块因油层发育差导致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井有5口。

2.1.2  连通差

油层连通条件差通常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部分注水井受断层遮挡作用的影响,注入层与油井单侧连通,与另一侧的油井不连通,导致注入层吸水能力极差,直接影响注水量。

2.由于注采井网不够完善或者地层非均质性造成注入层的吸水能力差。

M区块25欠注井中由于连通差导致水井吸水能力下降的井有1口。注水状况与投注初期相比,注水压力上升1.2Mpa,日实注下降7 m3。

2.1.3  层间干扰

由于M区块注水井均采用分层注水方式注水,一根注水管柱存在多个注入层,如若注入层间的渗透率存在较大差异,就会导致中低渗透层注不进,而高渗透层的水窜流这一现象,从而造成低渗透层的注水启动压力过高导致欠注。

分析在M区块25口欠注井中有3口是这一原因导致的欠注。

2.2  注入水水质影响

M区块是葡三联注水管网末端,由于注水干线长,造成注水杂质在管网末端堆积,水质二次水污染严重,水表与过滤器卡、堵现象频繁发生。

M区块25口欠注井中,由于注入水水质差导致油层污染所产生的欠注井有11口,该类井的特点为:

地层连通性、物性相对较好;11口井平均连通砂岩厚度6.5m,连通有效厚度3.7m。

转注初期注水较好,能达到配注要求;11口井转注初期平均单井日配注31 m3,日实注31 m3。

2.3  管网压力影响

2.3.1  地面压力系统配备不合适

注水压力大小受单井距离增压点远近影响,当供给压力较低且输送途中损耗时,不可避免会造成单井来水压力低于需求压力。从而导致欠注。

从M区块近两年的注水情况上看,发现位于A队R中转站注水管网末端的B平台井注水压力上升块,欠注现象频繁发生,增注措施受效周期短。

分析認为造成顶压欠注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地理位置看,该平台位于注水管网末端,距离最近的增压点R中转站2390m,会产生一定的压力损失,造成该平台来水压力低;二是,从水质分析上看,该地区注入水水质差,油层污染严重,导致压力上升块,启动压力高。

2.3.2  增注泵故障率高,导致部分井欠注

R站增压泵故障率高,没有增压的情况下,15口正常水井受影响不吸水或吸水变差,进入冬季生产,增压泵一但出现故障,如果维修不及时,泵压低易造成外网大面积冻井。

2.3.3  井间压力干扰

注水压力相差较大,隶属于同一注水系统运行,压力干扰严重,水井之间调配水量难度较大,易出现欠注。

该注水干线上欠注井都为油压较高的井,该干线上最高油压和最低油压之间差距大,当到达单井干线压力低于高压井需求时,高压井就会吸水不足,一旦停泵或泵压较低,高压注水井的水量就会从井底流入附近压力低的水井,是致使高压井不吸水欠注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影响M区块注水井吸水能力的三个因素进行了以上分析汇总,得出结论认为油层污染是M区块欠注井的主要成因。

3治理对策

针对M区块欠注井地面注入系统实际状况及注入水水质影响,结合该区块低孔隙、低渗透的油藏特性,对达不到注入要求的水井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3.1  地层疏通治理

结合M地区油层发育及连通状况、压力变化和生产动态数据,对欠注井进行逐层研究,分类治理。由于油水井连通情况存在差异,针对24口酸化井进行效果分析,对单井连通砂岩厚度及连通有效厚度进行了对比。结合油层条件得出结论,对油层动用程度低、连通好的中高渗透层进行酸化增注措施,针对油层发育条件差但周围连通油井发育好的欠注井进行压裂。

3.2  注入水质指标有效控制

为了降低注水管道腐蚀结构速度以及地层堵塞机率,对此M区块进行了冲洗总注水管线工作,效果较好,建议建议进行罐车周期性冲洗管线,改善管网末端注水井水质。

3.3  管网压力系统升级改造

为解决管网负荷匹配不平衡,在同一注水系统中的注入压力差异大这一问题,提出以下两方面治理对策。

3.3.1  单点增压注水

单点增压注水是在注水井井场或配水间旁设置增压注水泵,对注水站供至注水井的高压水进行二次增压,提高注水压力后注入注水井。该方法适用于单口注水井增压或井位较为集中的注水井集体增压。

从增压效果上看,单点增压对井为较为集中的注水井集体增压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下步建议针对M区块来水压力低于需求压力的水井进行单点增压。

3.3.2  水力自动调压注水

建议针对隶属于同一注水系统运行,注水压力相差较大、压力干扰严重的这类欠注井,下步安装水力调压泵;水力调压泵是一种适合油田高压注水井自动升压增注,低压注水井自动降压限注的全液压智能型注水设备。其技术原理是:通过液路转换器,对来水能量进行变换,提取低压井多余的能量给高压井,在不需要外供动力的情况下,使之能量增加,压力升高,以满足高压井高压注水的要求。

4结论与建议

4.1 M区块注水困难,注入水水质差导致油层污染是主要的因素。

4.2 对于M区块油层污染导致的欠注井,酸化是其比较有效的治理方法,并且连通状况好的水井酸化效果更好有效期更长。

4.3对于来水压力低于需求压力的井,可以实行单点增压注水。

参考文献:

[1] 刘维震,周永家,提高胜利油田注水效率的探讨。油气田地面工程,1997。

作者简介:

边鑫,女,1990年出生,曾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第三油矿728队采油工,现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七采油厂第三油矿地质队动态分析岗,油藏工程助理工程师,学士。

猜你喜欢
治理对策影响因素
对会计假账问题的初步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
强化高校工会“小金库”管理对策
青海省杂多县草原生态环境治理对策探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