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建议

2021-12-11 01:13仲志远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知识储备新闻记者

仲志远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的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新媒体在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且新媒体的出现切实改变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渠道明显增多。然而,这一发展变化也给广大的电视新闻节目造成“冲击”,使许多广播电视台都面临严峻的发展挑战。所以,在这一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必须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新闻敏感性,基于自身的职业需求,而在现实生活中与工作过程中,更为仔细的捕捉有价值的以及有价值但易于被忽略的新闻信息,确保自身新闻敏感性培养与新闻质量密切相关。最终做出高质量的新闻节目,增强自身竞争力与电视台影响力。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新闻视角;知识储备

前言:

对于新时代新闻记者来说,新闻敏感性是其必须要具备的一个基本专业素养。毕竟,在信息传播方式改变的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时每刻都有新闻产生。只有新闻记者具备优秀的新闻敏感性,及时感知到新闻事件的背后价值,第一时间做好“独家”,并更进一步的挖掘出更多新闻真相,客观还原新闻面貌。新闻本身的价值与影响力才能合理发挥。但是,细观我国现阶段的新闻报道发展情况不难发现,很多新闻记者都缺乏新闻敏感性。为此,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下文详述提升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的具体方式。

一、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

通常情况下,新闻媒体都肩负一定的政治思想宣传责任。因此,只有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新闻记者才能有效发挥自身作用,为新闻敏感性素养培养打好基础[1]。即,新闻记者在报道新闻快讯时,坚定自身的正确政治立场,基于对国家相关政策、方针的了解,合理提高自身思想境界,遵循新闻报道的根本“党性原则”,从客观、理性视角,最大限度挖掘新闻信息,分析新闻信息,而后将新闻真实面貌呈现给受众,不主观引导社会舆论,影响新闻导向性[2]。例如,xxx记者报道的《一碗米44年的民族团结情》新闻,主要讲述的是因为一碗普普通通白米饭,而一点也不普通的构建起秦玉香一家与吐尔逊·买乌兰一家的深厚情谊,相互扶持渡过44年风雨日子的感人故事。xxx记者在深入采访事件当事人过程中,就是站在民族角度,通过“团结扶持”这一核心思想,将正能量力量传达给受众,合理引发受众情感共鸣。

二、扩大必要的知识储备

新闻记者自身的知识深度与知识广度,会对其报道的新闻内容产生影响。所以,新闻记者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需要合理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发展节奏下,提高自身对海量信息的接受能力、辨别能力,强化自身对于新知识、新技能、新领域等的感知与学习,以此更好的适应新闻报道工作。面对新闻受众对于新闻报道越来越无法简单辨别其真实性的实际情况,通过自身知识结构融会贯通,为受众及时梳理新闻脉络[3]。同时,新闻记者也需要“杂取百家”,不断探索新的新闻分析视角,以此实现不同领域相关知识的全面整合,引发对新闻事件的综合思考。只有这样,新闻记者基于受众需求与实际社会价值观,对接下来要报道的新闻正确评断,才能科学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促使新闻媒体正向影响不断提升。

三、挖掘独特的新闻视角

俗话说,“一千个观众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受众看相同的新闻报道,也会引发不同的分析思考。与其本身的生活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等密切相关。所以,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科学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新闻记者就需要拥有异于常人的分析眼光,不断提高自身观察力、分析力、反应力、判断力等,切实挖掘独特的新闻视角,确保新闻受众在现今的“信息大爆炸”时代,能高效的阅读到一篇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即便受众只是在闲暇时间,利用碎片化时间浏览新闻,也能从新闻记者的“新”视角,第一时间对新闻内容进行追踪。并且通过自身忽略的,但新闻记者梳理的细节信息、新闻线索,准确的辨别信息真伪[4]。而这些通过新闻记者过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反应能力等,才深入挖掘的新闻材料呈现,就是新闻记者提升新闻敏感性的重要支撑。

四、保证最佳的采访状态

从信息获取角度而言,只有新闻记者保证自身最佳的采访状态,才能有效且快速的获取新闻事件关键信息,全面分析。所以,新时代新闻记者在日常生活中,即便没有在正式的工作采访任务,也应时时保持好奇,作为一个日常生活的“观察者”与“记录者”,关注细节,在循序渐进的观察记录深化中提高自身新闻敏感性[5]。而要具体做好这一点,具体而言就是,首先,新闻记者自身要有意识的保持自身采访状态,从多个角度分析见闻。其次,新闻记者对于新闻事件分析,需要“瞄准”正确政治角度。最后,新闻记者要不断磨炼自身采访技术,锻炼自身的随机应变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在采访中兼顾“采访者”与“旁观者”双重角色,确保自身收集的信息尽可能真实,从而做出正确舆论导向,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

五、积极主动的参与实践

严格来说,新闻不是用笔写出来的,而是用脚跑出来的。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提高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自然就需要新闻记者积极走进基层群众,从基层、从实践、从体验中有效挖掘真实新闻信息,实事求是,从而做好“三贴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唯有这样,新闻记者坚持真实的实践判断,反映核心新闻内容,详细认知社会矛盾。报道新闻事件时,才能不偏不倚的合理表达事件当事人意愿,为新闻当事人表达心声,通过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增强,使新闻报道更加具有责任性与价值性,得到真正的新闻题材,提升自身新闻敏感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培养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性,是为新闻记者提供工作动力的必要,也是开阔新闻记者工作思路的必要。所以,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新闻记者必须要重视自身的专业素养提升,在工作过程中多观察、多锻炼、多思考,尽可能做到“见微知著”,挖掘每一条新闻信息的内在价值。以此达成自身新闻敏感性提升根本目标,科学反哺后续采访工作,确保新闻报道客观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明慧.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新闻敏感性提升策略刍议[J]. 新闻文化建设,2021,(14):54-55.

[2]石琢. 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新闻记者素质的必要性[J]. 记者摇篮,2021,(06):18-19.

[3]傅晓明. 新媒体时代如何增强电视台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J]. 中国民族博览,2021,(11):85-86.

[4]张勇. 增强新闻敏感性  见微知著抓“活鱼”——谈“内容为王”理念下记者基本能力建设[J]. 中国地市报人,2021,(05):47-49.

[5]湯红. 基于新媒体时代下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转型对策分析[J]. 记者观察,2021,(11):70-71.

猜你喜欢
知识储备新闻记者
公示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公示名单
我是新闻记者
让孩子爱上英语课外阅读
突破解分数应用题障碍的策略
县级气象服务工作经验分析
公示
提升高中英语课堂写作教学有效性初探
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