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复杂井大修技术研究与应用

2021-12-11 01:43李劭彧
油气·石油与天然气科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修技术研究

摘要:受井深、井斜大、井身结构复杂、地层压力高等因素影响,H区块油井生产中存在井下技术状况复杂问题,导致开井率低,影响开发效果,为此开展大修工艺技术研究,包括爆炸解卡技术、落物处理组合技术及小井眼连续套铣技术等,现场应用12口,措施有效率100%,阶段累增油0.85万吨,效果较好,可为同行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井下技术状况;大修;技术研究

1.概况

H区块为复杂断块油藏,储层发育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油藏埋深3800~4200m,储层以低孔低渗为主,平均孔隙度8.5%,渗透率15.5mD,天然裂縫发育,主要储油空间为裂缝和孔隙,上报含油面积5.85平方公里,石油地质储量956.8万吨,标定采收率12%,可采储量114.8万吨,目前主要采用天然能量开发,共有油井255口,开井142口,日产液793.7吨,日产油250吨,综合含水68.5%。

2.井下技术状况复杂原因

经过多年开发,H区块生产中存在开井率低问题,如图1所示,以2019年为例,区块总井数255口,开井142口,开井率55.7%,处于较低水平。

通过归纳总结分析,造成开井率低主要原因为井下技术状况复杂,而导致井下技术状况复杂因素有五主面:

一是井深影响,井筒内的各类杂质(地层砂、铁屑、压裂支撑剂陶粒等)难以循环至地面,造成施工作业风险大。

二是井斜因素,H区块井型以大斜度井为主,施工作业过程中起下管柱摩阻大,地面难以判断井下状况,增加施工难度。

三是井身结构复杂,不同套管尺寸的二开完井、三开完井均存在,套管环空大井,井内杂质循环困难,套管内径小井,易出现卡管及落物事故。

四是井下落物因素,H区块酸压过程中常用封隔器、伸缩管等工具,结构复杂,外径较大,且硬度高,难磨铣,需采用特殊工具。

五是地层压力因素,H区块原始地层压力系数1.15~1.2,地层压力高,地层温度100℃,在高温高压下易诱发井喷事故,造成井况复杂。

3.大修工艺技术

3.1爆炸解卡技术

爆炸解卡技术分为爆炸松扣、爆炸切割两种,主要解决井下管柱遇卡无法起出问题,利用炸药爆破能量实现解卡目的。

爆炸松扣工具由地面引爆装置和井下工具总成两部分组成,其中井下工具主要包括电缆头、磁定位器、加重杆、安全接头、爆炸杆、雷管、导爆索及引鞋等组成。在施工过程中,需精准校正卡点位置,再将炸药送至卡点以上第一个接头螺纹处,提拉钻具并施加足够的反扭矩,通过地面装置引爆炸药,瞬间产生高速冲击力作用于螺纹上,使接头螺纹在预先施加反扭矩下松开,达到倒扣解卡目的。

爆炸切割工具由地面引爆装置和井下工具总成两部分组成,井下工具主要有电缆头、磁定位器、加重杆、点火接头、爆炸接砂及切割弹等。在测准卡点之后,将聚能切割弹下至卡点以上位置,引爆后将管柱切割断,适用于井下管柱腐蚀严重井,避免出现扭断被卡管柱风险。

3.2落物处理组合技术

在摸清井内落物情况基础上,如落井原因、落物形状(有无变形)、有无砂埋、鱼顶深度等,若有打捞条件,先进行打捞;若无打捞条件,则进行套铣、磨铣后再打捞。在套铣过程中,优选套铣工具,根据不同井段井斜角大小,合理优化钻压、排量、泵压及管柱结构等,克服井深、井斜、套管内径等不利因素影响。

3.3小井眼连续套铣技术

小井眼连续套管技术主要解决井下砂卡、水泥固死管柱等事故,具有对套管损伤小、打捞落鱼成功率高特点,整体套铣管柱结构自下而上为铣鞋、套铣管、捞杯、钻杆、方钻杆等,通过循环、旋转除去落井油管周围地层砂、水泥及其它金属杂质等,为打捞落物工具顺利下井创造条件。

4.现场应用

在上述技术对策指导下,2020年以来,H区块共修复井下技术状况复杂井12口,措施有效率100%,恢复日产油28吨,阶段累增油0.85万吨,效果显著。

以H13-5井为例,完钻井深4050.8m,套管外径139.7mm,内径121.36mm,最大井斜角65.3°,深度3150.5m,压裂酸化投产,后检泵作业过程中提管柱时遇卡,遇卡原因是井下酸化管柱子的水力锚及封隔器无法解封,卡点深3358.6m。

整体来看,H13-5井大修作业存在三方面技术难点,一是井斜大,打捞作业中起下管柱摩阻大,判断井下技术状况难度大;二是套管内径小(121.36mm),被卡管柱最大外径114mm,增加施工难度;三是水力锚锚牙、封隔器牙硬度大,套铣难度大。针对上述情况采取爆炸切割油管、用正扣钻具修整切割点鱼头、套铣水力锚及封隔器、打捞解卡的施工方案,现场应用获得成功,捞出井内全部落物,恢复正常生产。

5.结论

本文以H区块为例,针对生产井存在开井率低问题开展原因分析,主要包括井深、井斜大、井身结构复杂、地层压力高等因素,并对相关大修工艺技术进行分析,如爆炸解卡技术、落物处理组合技术及小井眼连续套铣技术等,现场应用效果较好,可为同行提供借鉴经验。

参考文献:

[1]娄明,张玺,王亚勋. 修井工艺新技术及其应用[J].机械制造. 2018(03).

[2]郭志林.青海油田井下作业的大修施工工艺浅谈[J].石化技术. 2015(10).

作者简介:

李劭彧,男,1992年7月出生盘锦,满族,工程师,2015年毕业于长江大学石油工程学院。现于辽河油田辽河工程技术分公司从事修井作业。

猜你喜欢
大修技术研究
三塘湖油田马中致密油水平井大修技术研究与实践
园林水景饰面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海洋工程船舶综合电力推进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大数据挖掘中的数据分类算法技术研究
浅谈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思考
西藏文物 迎来大修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