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思政育人建设

2021-12-12 10:06谢敏胡艳宏郭巍孙宁宁包金小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无机思政工艺

谢敏 胡艳宏 郭巍 孙宁宁 包金小

[摘           要]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是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的必修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设计、技术与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授课过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能使学生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判断并做出正确选择。介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就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融合和切入点进行了相关的探索和研究。

[关    键   词]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思政;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018-02

一、引言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重点内容。《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切实提升立德树人的成效”。《纲要》不仅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整体设计,还专门强调了思政建设必须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是材料学科的一个主要方向,培养的毕业生主要从事工程应用技术及管理工作,不仅要具備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亦须具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合格接班人。在常规的教学活动中,“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着重于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讲授,缺乏对学生文化素养和价值观的必要引导,所培养人才的主人翁意识、职业素养、协作精神、价值取向不够明确。为满足国家“三全育人”的要求,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本课程的思政建设十分必要。如何在这样一门工艺类的专业课程中有机地融入思政内容,在教学全过程中实现协同育人,对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一个挑战。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思政融入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的主要教学任务是通过教学活动,基于课程理论,结合行业需求,使学生熟练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组成设计、原料选择、制备和成型方法、烧成及加工工艺,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开发要素,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优化的近代手段,能够从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领域产品制备工艺设计、技术与产品开发、科学研究、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工作。融入思政元素,就要在授课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法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培养该工程领域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本文就“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思政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作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在确定课程性质、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同时,可将无机非金属材料工业、工艺技术的发展与我国经济以及工业技术发展相结合,融入思政内容,让学生了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核心内涵,建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以建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社会为职业和人生目标。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要求学生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操作制度,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沿、产业政策、安全操作规程和环境保护技术,能够应用工艺的基本原理及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无机非金属材料生产的工艺与产品质量控制等问题。一般来说,课程教学只针对知识和技能的具体内容提出具体要求。考虑到思政全程育人要求,还要引导学生能够以良好的职业素养、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将知识与技能应用于工程问题的恰当表述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三)教学内容与思政的有机结合

在具体教学过程及内容中,思想政治教育以不同的方式和切入点与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通过不同的考查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掌握和领会,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概述

在讲解不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具体制备工艺之前,首先让学生了解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的内容及其重要性,介绍国内外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着重介绍我国技术现状及进步,与此同时,以历史和发展的眼光强调爱国主义情怀,建立民族自信。

2.无机非金属材料原料

介绍我国资源的储存及分布情况,无机矿产资源应在工业中如何达到有效利用,让学生意识到传统工业对无机材料资源的开采、利用与国家工业技术发展密不可分。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可持续发展要求,工业废渣的有效利用与回收对我国经济及环保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使学生深刻了解到无机材料原料资源的宝贵以及不可再生性,建立良好的价值观,在成为建设者后,能够有效地利用及发挥无机资源的最大价值,在追求社会主义经济效益与环保建设中协同发展。

3.无机材料的组成与设计

传统无机材料的发展不仅对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还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环保建设有重要影响。该部分内容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从工艺技术指标和提高产品各项性能的出发点熟悉、掌握产品组成,还要根据国家能耗、环保要求进行工艺设计。在此基础上,为促进我国新科技产业的升级与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要结合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发展前沿,使学生了解科技进步的重要影响,坚持科技进步的准则,掌握先进材料的组成、设计理念及方法,增强其学术钻研创新精神,从而具备一定的新产品开发能力。与此同时,在配料选择与计算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学生应秉持科技工作者或工程师严谨的从业态度及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業精神。

4.不同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过程讲解

(1)水泥工艺学。在讲授硅酸盐水泥原料、组成与配料、煅烧、粉磨以及包装和处理等教学内容时,将法治、环保、平等、自由和发展等元素融会贯通于各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另外,基于水泥制造工业的特点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对我国民族未来长远大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价值观。

(2)陶瓷工艺学。介绍传统和先进陶瓷工艺的发展及现状,不仅要求学生拥有陶瓷大国的自信,还要了解技术前沿,掌握先进陶瓷的最新制备技术。同时,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自由、平等、个性化发展。

(3)玻璃工艺学。要求学生掌握传统及先进玻璃的工艺制备原理,不仅能解决传统玻璃制作工艺的工程问题,而且具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激发学生对玻璃材料及其交叉学科的兴趣,增强其学术钻研和创新精神、敬业精神,进而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和管理规范能力。

(4)耐火材料工艺学。要求学生了解耐火材料在材料制备领域的重要意义(耐火材料是冶金、无机非金属材料发展的先行材料),在耐火材料的重要意义中融入思政元素,使学生领悟个人价值取向与国家利益的统一性,学习大国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熟悉新型耐火材料及其工艺发展方向,掌握相关工艺原理,具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从耐火材料传统行业的升级中领悟创新的重要意义,提升个人职业水平和人生格局。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总评成绩包括30%平时成绩和70%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由课堂作业和分组作品共同组成,期末考试为试卷卷面成绩。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期末闭卷试题,题目不仅注重理论知识掌握程度的考核,思政内容的考核也要并重,在一些综合应用考题中考查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及大局观。灵活利用小组讨论作业,让学生在作品完成过程中充分体验和理解平等、自由、和谐、诚信、友善和合作的重要性及意义。

三、结语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艺学”课程在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工程人才培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课程思政育人的主要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教学全过程,不仅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制备工艺原理,成为合格的技术人才,更能使他们将所学专业知识与我国工业现状及科技发展相结合,深入理解科技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密切联系,提升其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其爱国情怀及社会主义建设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N].新华社,2016-12-9.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无机思政工艺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新型废热锅炉的制造工艺
船舶上层建筑建造工艺探讨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赏工艺,看杰作再现
萧邦 探寻稀世工艺
无机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东莞市土壤环境背景水平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