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探索

2021-12-12 07:16智鹏飞朱志宇邱海洋朱琬璐王慧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应用型电气工程实训

智鹏飞 朱志宇 邱海洋 朱琬璐 王慧

[摘           要]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能够更好地立足专业发展现状,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以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

[关    键   词]  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2096-0603(2021)40-0088-02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社会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高校教学落实的过程中,要立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特点,进一步优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抓住时代机遇,为各行各业输送更多的优质人才。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工科建设愈加重视。2020年5月,为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教育部要求高等教育学校要发挥好育人优势,加强机制创新,做好前瞻性和战略性育人新工科计划,要求高校能够增强学科建设的使命感与价值感,站在引领未来发展的角度,为国家和未来工程建设培养人才。

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能够抓住这一机遇,推进特色专业建设。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传统电气工程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社会对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国内一些创新型企业都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训平台,对学生掌握生产技术、适应科技进步提供了诸多便利。另一方面社会各个行业不断向前创新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于复合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逐步提升。高校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生产技术,同时又要适应科技进步的快节奏发展现状,让学生将专业知识和学科技术有效应用。为满足社会生产实践而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这就对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育人目标、课程内容及专业特色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的目标分析

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依托自身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的雄厚力量,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要面向工程技术应用、学生专业实践创新等方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时代发展现状,以育人为本,搞好专业特色化建设。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以立德树人理念为指导,形成强专业、重实践、特色化发展的立体化育人体系。要彰显出学院自身教学的前瞻性,面向基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现状,引领错位竞争,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育,要结合学生自身特色,因材施教。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过程中,兼顾生产、建设、管理等不同岗位,为市场输送更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三、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的路径探索

(一)夯实基础,强化特色专业建设和宽口径育人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发展要制定专业特色教学实施计划,既要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基础理论课程的理解,同时又要扩大专业实验和实训环节,让学生在多元实践中掌握核心理论。同时,课程建设要以生为本,凸显主干课程自身特色。学校教学要秉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本专业人才进行宽口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立足时代发展的创新融合趋势,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在加强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学校要关注学生个性发挥,对学生落实分流培养,以更好地办出特色,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为学生未来就业、科研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要探索通过大平台技术支撑多个专业方向,让学生积极进入实验室学习,让学生可以夯实工程基础,进行工程设计、实验制造技术、工艺创新等专项实践学习。通过宽口径专业化培养,让学生学会学习,跟上科技和社会发展的步伐,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创新意识。从敬业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合作意识等方面落实立德树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让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技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自身学习探索而服务。

(二)方法改革,重视新型教学模式的落实与运用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的成长要从理论知识学习入手,要依托工程实践和工作经验的积累来完成更好的蜕变和成长。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落实的过程中,要积极实施教学方法改革。立足学生专业学习,采用发展性、创新性、综合性教学模式,更好地推动学生学习和成长。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探索的积极性。在教学落实中,教师和学生要统一目标,积极配合。采用翻转课堂、任务引导、合作学习等多种模式,充分适应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材施教,着眼于学生自身学习基础的掌握,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有效探索。除了立足统编教材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学引导之外,教师还要借助网络课程、微课资源、短视频等多种方式,兼顾学生自身的学习差异,让学生独立学习,积极互动。线上资源的呈现要能够兼顾基础阐述与实践运用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身特色,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合作意识。让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真正吃透理论,为后续设计性实验、跨专业合作、创新性实验、定岗实习等的落地奠定良好的基础。

针对工程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工作原理、电路图、波形图、基本公式等。结合这一课程特点,教师除了借助讲授式教学让学生学习和理解之外,还要能够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优势,让学生积极进行一些合作实验。在教学中,教师要恰当运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为学生反复实践、有效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结合电气类主干课程的特色,融入虚拟仿真技术,可以更好地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迎合学生的个性化特色,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加強实训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

实训基地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开展的重要基础,要想更好地让学生掌握专业技术,提升动手能力,必须统筹实训基地建设。除了建设好一批顶尖实验室,引入更多新型设备之外,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对话和合作。目前学校已经与很多校外企业有效合作,形成了产学研联合体。

学生实训教学落实的过程中,既需要在实验室内完成相应的综合性系统试验,又需要下船厂实习,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接触一线的工作环境。通过实验室训练、专业实习、生产实习、毕业论文等多个环节,让学生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学知识扎实了解,并让学生对新技术有效应用,循序渐进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四)优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教学工作保驾护航

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落实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起好先导作用,才能更好地推进学生积极学习,使特色化专业建设卓有成效。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引进工作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引进了一大批具有良好科研能力的专业教师。目前学校在职教师拥有博士学历的超过60%,学科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也积极参与到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中,从教案的编制、试讲、跟班听课等方面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指导,使学院教师整体科研能力、教学效果显著提升。

为了更好地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学校还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以高素质多样化创新型人才为核心,针对专业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调整,融入创新性教育理念,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为了更好地加强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认识,学工部门还制订了学涯规划导师制,由教授、副教授担任导师,定期指导学生的学习规划,介绍最新的专业技术发展情况。引领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不断落实和调整学习规划,激发学生学习的创新兴趣。

四、结语

立德树人理念指引之下,学校教学不仅要完成基本的教育科研工作,还要面向学生未来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建设要能够具备明确的目标规划,同时厘清改革思路,在学科建设、教育科研、实训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稳步发力,推动学生综合素质协调提升。满足社会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求,凸显新时代专业特色建设。

参考文献:

[1]韩旭,杨少沛,秦飞跃,等.应用技术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38):64-65.

[2]王铭,潘大伟.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发展路径探究[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0(2).

[3]谢文燕,王武.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研究:以福州大学电气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建设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9,381(11):72-73.

[4]胡晓东,胡慧,唐勇奇,等.应用型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以湖南工程学院为例并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20(10):182-18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应用型电气工程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刍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生活中的应用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