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新招录文职教员教学岗位任职能力培育的思考

2021-12-12 08:21刘宏杰张孝芳张永李善成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军队院校教员基本功

刘宏杰 张孝芳 张永 李善成

[摘           要]  随着国防和军队的深化改革,文职人员作为新生力量加入军队,成为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军队院校和训练机构中承担教学科研等任务。将着眼于新入职文职教员如何尽快适应岗位需求,锤炼基本技能展开讨论,具体从职业素质、角色转变以及青年教员基本功展开分析。

[关    键   词]  文职教员;职业素质;角色转变;文化转变;青年教员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150-02

一、岗位胜任力职业素质分析

文职人员与现役干部虽然身份不同,但履行的职责与神圣使命却是相同的[1]。文职教员的岗位性质决定其岗位职责与现役教员一样,都是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军事人才。相比地方学校老师,文职教员又有其特殊性,姓“军”为“战”,这一属性决定了文职教员不仅要有普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品质,还要有军人的政治和军事素养,该素养决定教育的方向[2]。

(一)政治素养

政治过硬是扎根军营的思想基础。做到心中有魂,才能确保脚下有根。首先需要从理论上认同,进而从内心深处跟随。大部分文职教员刚毕业,怀揣着梦想和强烈的强军热情来到院校,在日常养成中应该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要求自己。注重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强军思想,组织学好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把精神内涵学深悟透,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积极参加党史教育、军史教育、英雄教育、初心教育等传统教育,进一步牢固树立听党指挥、对党忠诚的信仰信念。感悟革命先辈矢志初心、无私奉献的精神魅力,切实做到思想上不落伍、政治上不掉队。

(二)軍事素养

文职教员在军队院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个人军事素质是在部队这个大家庭中安身立命、稳步发展、进步的基础,同时也是这个单位建设发展的重要因素。文职教员必须把基本素养中缺少的军事基础短板补齐,把能力构成中打赢谋战的弱项补强。

需要练好军事体能,掌握基本的军事知识和理论素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军事素质。地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要求与部队的军事体育要求相比,指标相对简单。在地方高校里体能合格,或者自我感觉体能素质不错,但所谓的“合格”体能不一定能够达到部队考核的基本标准。必须要用好集中训练、部队轮训等时机,自我加压跟训,尽快补齐短板,为履职奠定基础。

(三)教员品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只简单教书,更承担着教授学生为人处世方法的责任。为人师表要求教员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教员的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被学员学习、效仿,因此,教员在日常生活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品行和修养。只有将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一个教员应有的状态,才能在细微处影响身边的学员。

教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每名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军校教员更应把教书育人和自我修养结合起来,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

二、实现两个转变,筑牢岗位胜任基础

(一)角色转变

在军改大背景下,文职教员投身军营,打破了军队院校人才建设机制和相关政策的有关框架,开拓了军队院校人才引进、流动、培养新思路,带来了社会多元化思维方式与军队统一性思维方式相碰撞的新局面,有助于推进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为国防建设总体战略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要看到社招文职教员群体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社会教育者,又不同于军队现役教员。进入军校工作后,要在各自工作岗位上面对军队一线指战员,与军队战斗力建设密切相关;但本身又缺少现役教员所具备的军事素养,缺少“兵味”。这就对社招文职教员的岗位任职能力提出了既高又特殊的要求,完成“入职先入营”的角色转变。

大部分文职教员刚从大学校园走出来,进入军队院校,身份发生了变化,从学生向老师转变,同时军队院校有严格的规章制度和铁一样的纪律条令,要求令行禁止。初到院校,从学生向教员的角色转变过程中,会逐渐意识到自身的不足:首先,缺乏部队工作经历,对部队的现实环境、现有装备的了解几乎为零,因此带来的最大障碍是在装备教学、装备维护保养、作战使用等实战环节中使自己成了“门外汉”;其次,大部分文职教员在以前的学习经历中未系统地专门学习教育学相关知识,因而没有相应的教育理论支撑教学实践。古人云: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有掌握相应的技巧,才能揣摩总结出一番属于自己的方法。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态度,努力使自己从学生向军校老师转变,强化担当意识,尽早融入部队,增强自信,激发潜能,快速实现角色转变[3-4]。

(二)文化转变

社招文职教员具有自身的属性,虽然站在教学岗位,可大多数人并非师范类专业,没有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系统的课程学习,无论是地方院校教学,还是军队院校教学的认知都不够全面,特别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技巧等知之甚少,同时对军队的工作环境和岗位特点缺乏了解,对军队的各项规章制度、纪律要求、作风认知不够。

文职教员只有加强对军营文化的认同,自觉练就听从招呼、干脆利落的作风,才能提高自己的军政素质,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入军校,穿上孔雀蓝制服,这便是特殊身份的标志符号,因此要甘于奉献,把教学事业当作终身事业,矢志不渝为此奋斗终身,将理想化作行动的动力。军校作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严明的纪律和规章制度来约束每名同志,只有从内心深处认清遵守纪律的重要性,才能自觉接受军队条令条例等各项规章制度的约束,做到张弛有度。

基于现有的环境变化和现实需要,对军校教员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新的院校教育条例明确指出:军队院校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要求每名教员把握根本原则,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战育人,坚持一体化布局,坚持内涵式发展。

三、锤炼教学基本功

从日常点滴做起,苦練教学基本功:说、写、作、演。

(一)教学基本功之“说”

教学语言是一种艺术,它规范、形象、富有情感、具有创造力。教学语言是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一种专用语言,新手刚开始上课的过程中往往拿捏不好其中的联系和区别,在课堂授课过程中,语言会比较随意或过于官方,这时候需要根据教学语言的要求,做到语言要精练、准确、清晰。精炼是指简明性,教学语言要少而精;准确是科学性,指表达准确,用词规范,举例恰当;清晰指吐字清晰和条理清晰。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把握语速、语调、语顿,最后,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有感染力,体现在比喻贴切、数据支撑、情感投入。想要全部掌握这些技巧,需要在日常多做练习,反复练习。

(二)教学基本功之“写”

“写”摆在教学基本功的第二位,主要内容包含有写字、写板书、写文章。新媒体、新的办公设备的出现为人们高效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条件,同时带来的问题是退化人体的本能:写字,尤其对青年教员而言,写出能看、耐看的板书似乎成了一种挑战,这就要求在课余时间自己多写黑板字,静心凝气,苦练内功。

写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凑数”,而是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学科专业素养(前沿敏感度)。要坚持学习,保持较高的专业水准。

(三)教学基本功之“作”

“作”是一个教员扮演课堂主控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作是一种教态,包含服饰仪表、形象姿态、动作行为和情感行为。文职人员作为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时刻注意自身形象。留意头发、着装是否符合要求,课堂上展示给学员的是否是端庄、整洁、大气的一面。授课过程中,需要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现给学员:自信、舒展、紧张与放松之间保持张力,站立的位置要保持得当。在授课或准备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付出大量的感情,这样在课堂上才能感染别人。

(四)教学基本功之“演”

在授课过程中,教员既是演员又是导演,这就需要在教学设计上苦下功夫。

练就以上技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这个漫长的过程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教学基本功达成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机遇,诸如信息技术给课堂带来的变化、课堂改革等,把握变与不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内心最真实的诉求,坚持追求卓越。

参考文献:

[1]寇炜材,张颖.不断增强文职人员献身强军实践的积极性[J].政工导刊,2017(7):28.

[2]金振兴,马溯川,张颖.军校文职人员岗位胜任力建设探索[J].国防,2019(7):52-56.

[3]陈春梅,房秀峰,屈娜.浅谈军队院校非现役文职教员教学能力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31):67-68.

[4]石晶,林家栋,姜思宇,等.浅析文职教员更好融入军队院校的方法[J].现代职业教育,2021(11):116-117.

编辑 司 楠

猜你喜欢
军队院校教员基本功
军队院校装备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在“基本功”上下笨功夫
晚上好, 教员先生
混合式教学在军队院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校长问题
26所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1.2万名
晚安,教员先生
军队院校期刊建设的现状与发展创新
晚安,教员先生
梅兰芳苦练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