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学背景下高等教育改革路径分析

2021-12-12 09:16丁晓磊林司曦陈鑫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个体体系生态

丁晓磊 林司曦 陈鑫

[摘           要]  传统高等教育模式下,以人才培养、教学目标为主体的高等院校构建,使学生个体在发展中逐渐出现比例失衡问题。对此,以教育生态学为背景,开展高等教育改革路径分析。在明确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后,分析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具体问题给出“强化教育生态学理念,优化教育制度;避免生态位重叠现象,减轻学生压力;建立高校危机预防机制,应对校内生态危机”三方面的改革路径,以期为实现高等教育优化和创新提供具体建议。

[关    键   词]  教育生态学;高等教育;改革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208-02

当前高等院校经过长时间的实践探索、快速增长,其突出表现已得到广泛认同和支持,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面对全新的发展要求,需要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对其未来的改革及发展路径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1]。教育生态化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高等院校开展教育活动的必然趋势。在高等院校中,教育生态化是指在严格按照教育生态学的变化基础和发展规律下,通过各类可行的教育手段和措施,对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充分尊重和实现学生个体的价值化体现。在此发展条件下,高等院校的教育制度和体系将会得到更加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教育生态学的实质是将教育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结合,对影响教育实际发展情况的各类内因和外因综合分析,并逐渐建立起的新兴学科[2]。当前,通过大量探究逐步发现,具备生态化的教育整体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分别为:将教育作为中心,综合外部环境搭建的教学生态体系;将高校作为中心,全面分析高校内部各要素相互关系的教学生态体系;将学生作为中心,深入研究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教学生态体系。为实现高等教育改革的全面落实和发展,本文基于教育生态学背景开展对其改革路径的研究。

一、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分析

高等院校作为城市亮丽的名片,在开展高等教育的同时,打破了传统固有的教育发展格局。当前大部分城市中的高等教育院校,其管理机制及运行机制都进行了变革。高等院校开展的高等教育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之一,与整个教育市场的经济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同时,在近年教育资源分布不均的情况下,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为其与公共教育间形成了共同进步和发展的有利局势。

高等教育的产生,为学生提供了更高等级的受教育机会。当前高等教育涉及范围较广,规模逐步扩大,各类考生拥有了更多受教育选择权[3]。进入高等院校的学生,在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不仅能够接受更加良好的教育,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使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二、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存在问题研究

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各高等院校创建独立学院困难

当前各高等院校创建的独立学院,在开展各项管理工作时存在明显问题。独立学院依母体高校而建,本身存在一定的依赖性,且在当前教育生态学背景下,所有制结构、办学特色等方面存在内外因素的限制,致使独立学院无论是开展还是后期维护上的矛盾都日益突出。大部分獨立学院是以普通高等院校同社会组织机构相结合的方式创建的,故在办学体制上会出现既具公办性质,又有民办性质的现象,造成独立学院产权结构不明。在此机制下,参与创建双方为了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会加剧独立学院的转设难度。

(二)在教育生态学背景下,现行高等教育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学生个体发展失衡的现象

高等院校的学生作为整个高校生态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势必会与生态体系中的其他因素形成联系。学生个体发展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对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期望过高,学生心理压力不断增加[4]。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理解,当高等教育生态体系中出现的诸多生态因素超出学生承受的生态环境耐受界限时,体系内部各个生态因素间就会发生物质、信息或能量上的置换,进而导致对学生个体的不良影响,使整个生态体系失去平衡。

因此,为了避免高等教育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出现上述问题,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提出如下高等教育改革路径。

三、基于教育生态学背景的高等教育改革路径

(一)强化教育生态学理念,优化教育制度

在教育生态学背景下,高等教育在开展过程中,应更注重公正性,打破传统教育下的封闭式教学状态。为保证在高等教育中学生能够得到更加平衡的发展,应当对高等院校进行不断强化,并据此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教育制度能够促进教育生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学生健康、平衡地发展。因此,在优化教育制度时,需要更加积极地构建高等教育激励体制和内部竞争机制,以此为师生未来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同时,在信息时代,可以借助多种信息交互技术,改进沟通机制,以此缩短群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个体之间和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距离,实现互动。教育制度优化的具体措施包括:首先,将以人为本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为师生保留充足的发展空间[5]。其次,保证高等教育制度实施的规范和开放,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具备自我调节和自我完善的能力。在教育生态体系中,随着高等教育内外因信息的转换,必须合理调整高等教育制度,以此确保信息间的交换渠道通畅,并进一步降低高等教育的刚性。

(二)避免生态位重叠现象,减轻学生压力

传统的高等教育模式中的评价方式由于存在单一、集中的特点,因此常常会造成生态位重叠的现象,在长时间的影响下,学生个体健康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高等院校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以独立的个体形式存在的,都具备各自不同的喜好、特长及经验等,因此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其表现出的结构、品质等都是不同的。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理解,每一位学生都有着属于其自身生存的生态位,只有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生态位的评价方式,才能够得到最准确的评价结果[6]。因此,在建立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时,应当对每一位学生的生态位进行分化,从教师、家长、学生等多个方面实现同步评价,并在评价的过程中,构建更加和谐、平等的评价关系,帮助学生实现对自身实际情况的分析,正确引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评价和调节。

(三)建立高校危机预防机制,应对校内生态危机

在教育生态学背景下,为确保高等教育能够实现对学生健康发展的积极引导,还需从多方面入手,通过教育生态体系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协调,共同维系高等教育体系的平衡。若没有建立良好的高校危机预防机制,一旦教育生态体系出现问题,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为有效应对高等教育开展过程中出现的校内生态危机,需要对高校危机预防机制进行合理构建。在危机预防机制中,高校的领导层、教师以及心理辅导人员都应当作为生态危机预防团队的主体,结合高校高等教育的实际特点,对危机预防和管理计划进行制定。同时,还应当联合社会及其他机构力量,为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创造更加规范的发展环境。除此之外,还应当构建以高校、寝室等多层级的预防网络化机制,对学生在高等教育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进行及时、全面的掌握,为学生未来个性化发展排除一切障碍。通过这种高校危机预防机制的构建,不仅能够及时制止各类生态危机的产生,同时还能够维护高等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推动高等教育的良性发展。此外,为了突破生态化高等教育的困境,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当加强对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视,为其提供各类资源,改善高校内外环境。

四、结语

本文通过开展高等教育改革路径的分析研究,结合教育生态学概念,对当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三点改革路径。高等教育在未来改革及改革措施落实的过程中,还应当结合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为高等教育的管理組建更优秀的人才队伍,同时在实践工作中,针对具体问题,对改革路径进一步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够将高等教育的功能和突出贡献发挥到极致。

参考文献:

[1]王琛,杨念,刘芳.高等教育互动式教学法的发展与教学实践:以“国际商法”课程改革为例[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3(1):123-128.

[2]周洪宇,郑媛.回归大学主体,回归教育本性:章开沅高等教育改革思想管窥[J].现代大学教育,2021, 37(2):10-15,23.

[3]杨松,张志刚,王和军.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40年发展与新时代改革创新思考[J].中国考试,2021(5):1-9.

[4]韦美成.普及高等教育背景下民族地区农村中职校教学改革实践:以广西隆林职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J].科技风,2021(8):48-49.

[5]雷润玲.改革开放40年间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学术研究及陕西的贡献:基于“关注”视角的实证分析[J].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1,23(3):9-21.

[6]朱琪.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践研究:评《中外合作办学与高等教育改革》[J].林产工业,2021,58(3):121.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个体体系生态
自我宽恕的心理学研究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盱眙生态藕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