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

2021-12-12 09:16刘泽翱韩凯乙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生工作

刘泽翱 韩凯乙

[摘           要]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也因此发生了极大变化。在经济运行、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属于高素质人群,其人才价值较高,为了将此类高素质人才的价值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应该在新媒体技术辅助下,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进行改进和完善,立足于理论、实践等多种视角,将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价值充分挖掘出来,并为思政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坚实的保障。此外,通过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也能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强化与提升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

[关    键   词]  新媒体;大学生;思政教育;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220-02

新媒体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以往以板书为主的教育方式,将教育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更为全面、深刻的理解。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主体,也应在新媒体技术的辅助下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大力创新,以对新媒体特征的了解和把握为根基,帮助学生将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起来,就此全面支撑思政教育成效的提升。

一、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新媒体技术所发挥的价值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呈现出明显的开放性、即时性和交互性特征,人们能够通过网络自由发布个人观点和看法,在视频、图片等方式辅助下,对信息进行传播,将新媒体的互动性特征充分展现出来。在此背景下,在面向大学生群体组织并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新媒体技术的不良影响进行防范,确保在培养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不被不良信息所侵扰,让思政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此外,对新媒体技术推动思政教育工作组织和开展的积极作用也要重点关注。首先,应促进教育实效性的增强,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思政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活动的参与;其次,在新媒体技术支撑下,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充分激发出来,对思政教育资源进行高度共享,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媒体技术运用期间,需要及时更新思政教育的理念,不断创新有关方法,提升教育力量并完善有关教育机制,就此全力支撑高校培养高素质和全能型人才。

二、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发挥大学生思政教育功效的方式

(一)构建科学完善的核心价值体系并推动思政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大学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假如缺乏完善的思政教育内容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在现实的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与不足,这对于大学生“三观”的培养和树立,是非常不利的[1]。此种情况下,对新媒体技术进行充分运用,大力宣传核心价值观,推动思政教育理念的转变与革新,为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根基。在大学生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对“人本”理念进行坚守和践行,以新媒体为辅助,在科学人文彼此融合的情况下,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强化,让大学生对先进的思政思想进行学习和借鉴,进而支撑其思政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利用新媒体手段实施思政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不同阶段大学生发展的差异化,通过设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及时更新教育实践活动与理论内容,最大限度地避免大学生发展错位。例如,某高校思政教育在新媒体技术的指引下,结合国家审批认定的思政教材,利用视频影像使枯燥的文字形象化。与此同时,借助新媒体技术,带领学生在线观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及其他时事政治,最大限度地契合大学生价值体系構建需求,逐步将思政教育实践计划落到实处,坚持将党和国家事业大局、新形势、新任务等融入思政教育中,努力实现媒体的全员化、全息化和全程化,由此支撑新媒体工作格局的完善,以大学生为主体,为思政思想传播圈的打造提供良好的条件,进一步壮大校园主流意识形态,巩固大学生与教师实现奋斗目标的思想基础。

(二)搭建新媒体平台,并对思政教育方法进行合理运用

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全面、充分地发挥新媒体作用,在丰富教育内容的同时,可以改变并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和路径,多元化信息沟通渠道的运用,使思政教育工作能够跨空间、跨地域、跨时间完成,并且促进思政教育内容的有效衔接,以更加协调的形式增强高校人才培养实效。在此过程中,应充分认识线上、线下教育方式相结合的重要性,利用线下增强思政教育的个性化与针对性,利用线上提升教育的高效性与科学性,促使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吐露自己内心的想法与情感,在网络世界中,让大学生时刻保持理性和冷静,为其更好地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某省为进一步拓展大学生思政教育途径,积极为大学生搭建高效的新媒体平台,构建起大学生网络视听创作传播与运营研究基地。在“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的活动中,该省内各个高校在省教育厅、教育工委的指导下,联合策划推出了“‘百年百地正青春大学生思政微讲述”这一活动,该系列活动中的各个作品,都是在大学生自创、自编、自述下完成的。同时,召集全国各地的青年学生,通过“红色研学+融合传播”这一形式,围绕“建党一百周年”这一主题,在全国各地选取100个党史学习教育地点,由大学生完成一个故事的讲述、一个台本的编辑、一个视频的摄制。实践证明,线上活动结合线下教育这一形式,能够有效增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对思政教育方法的有机关联具有重要意义[2]。

(三)帮助教师实现新媒体素养的提升,促进思政教育力量的培养和强化

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充当了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想要依靠新媒体对思政教育工作进行创新,应该以教师媒體素养的提升为根基,让教师对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线上教学平台的价值和意义有全面、正确的认知。为了实现对思政教育需求的满足,应该对培训活动进行组织和开展,让教师能够灵活、熟练地运用各种媒体交流平台,在师生之间创建和谐、友好的关系,尽可能促进思政教育质量的提升。借助新媒体技术搭建的大学生思政教育平台有易班网、官方微信、党建工作网等,教师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全面获取思政教育资源,定期维护线上思政教育资源,定时更新网站上的内容,充分发挥实时宣传窗口的优势与作用。教师在微信工具的辅助下,对思政教育空间进行拓展,帮助大学生高效运用碎片时间和业余时间,借助微视频帮助学生尽快了解思政教学的重点、难点,同时也可与学生进行实时沟通与交流,确保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让思政教育从时间、空间限制中解脱出来。此外,积极将大学生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联系在一起,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分享教育工作者多年的党政工作经验,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汇总,将党员干部的引领性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创新课堂教育的渠道和平台,依靠较高的媒体素养,为学生“三观”的培养和塑造提供科学、正确的指引,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将新媒体技术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展现出来。

(四)思政教育机制的变革和创新以及学生思维的转变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想要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效果,离不开科学、规范的思政教育机制。首先,在新媒体技术辅助下,要对有关考核机制进行创新,重视思政教育教学前期,学生学习资料收集结果的展示。作为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某一角度思政内容的深入研究。其次,注重思政教育效果考核方式的创新,在面向大学生群体考核其思政教育工作成效时,应包括线下课堂学习、课外实践以及线上学习平台的自主学习,通过综合性考核方式的实施,有效增强学生对某一思政专题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且通过良好的评价方式了解大学生核心价值体系形成中存在的偏差,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学习思政理论并提升教学成效。与此同时,高校的思政工作者应对新媒体平台实施规范管理,大力宣传先进的思想理念,利用完善的机制引导学生清晰辨别媒体平台上传播的思政思想[3]。大学生在接受思政思想时,要形成理论、情感、实践认同,切实结合科学实践与思想理论,始终保持强烈的网络责任意识,以正确的方法约束、激励自己,进一步巩固自己的新媒体思想,将新媒体优势尽可能施展出来。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功能、作用及价值的分析,要想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的优势与作用,应该对新媒体平台进行搭建和完善,帮助师生实现媒体素养的提升,并在先进技术的辅助下,推动思政教育理念的更新,就此将行之有效的思政教育路径开辟出来,引导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朝着信息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迈进,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承担现代化建设重任。

参考文献:

[1]王武军.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分析[J].长江丛刊,2020(14):163-164.

[2]龙华,周锋,安曈昕,等.试论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9(02):36-37.

[3]张鹏娟.高校辅导员利用网络媒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长春:吉林财经大学,2018.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生工作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不工作,爽飞了?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