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师如何促进课外阅读

2021-12-13 05:40杨静
民族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杨静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关键,小学正是学生学习之路的首要阶段。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在课外的延伸活动,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外阅读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使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到课外阅读活动中,从而让学生能够积极地进行自主阅读,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阅读要求,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策略

在踏上课外阅读教学之路时,小学语文教师遇到了很多绊脚石,如学生缺乏课外阅读兴趣、学生课外阅读效率不高等。此时教师需要努力研究有效策略,旨在撬开这些绊脚石,让自己的课外阅读教学之路走得顺利。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那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会获益匪浅。但教师要知道,撬开绊脚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们要有着耐心和毅力,用自己的努力来为课外阅读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激发阅读兴趣,营造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存在一定的差异,课堂阅读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监督下完成的,而课外阅读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如果学生缺乏阅读兴趣,课外阅读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也是提升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因素。首先,对于刚接触课外阅读的学生,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趣”的作用,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喜好,开展多元化的课外阅读,比如童话类、寓言故事类、探索科幻类等,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阅读环境。其次,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进行以鼓励为主的评价,提升学生课外阅读成就感。例如,教师定期举行读书会的活动,学生在读书会中可以将自己的读后感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教师结合学生在读书会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课外阅读的表现,对于阅读量多、进步大的学生,教师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性。或者,教师组织学生们整理阅读笔记,并在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中,向学生们分享自己本周阅读的书单。同时分享每本书的中心思想以及从中领悟到的道理。

二、指导阅读方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育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课外阅读活动中产生无效阅读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化的方法,他们只是在家长和教师规定的时间内漫无目的地阅读,没有根据自身的情况制订阅读计划,具有较强的机械化特征,这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培育。为了变无效阅读为有效阅读,教师就要加强指导。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在阅读的同时做好摘抄和记笔记,引导他们将阅读的感受以随笔的方式记录下来,使他们加深对文本的记忆和理解。其次,教师还可以引导小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略读法和精读法,比如,对于资料性和故事性的阅读材料可以略读,而对于文笔优美、逻辑性强的材料则可以精度,必要情况下还可以做好批注,以此记录自己的疑惑、感受等,这可以实现阅读与思考的结合。

三、利用课外读物营造课堂课外阅读氛围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课外读物,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感受语言文字之美,从而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目的。为此,在小学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有效地运用课外读物,重视课堂阅读氛围的营造,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例如,《桂花雨》课文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节语文课来阅读相关课外书籍,让学生在保持学习热情的基础上,激发自己阅读类似题材课外书的兴趣。老师也可以给学生推荐,这样学生就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如:《白山茶花》《五彩森林》《天窗》等散文。开始阅读之前,老师也可以让学生先看一些翻拍书籍影视作品,使得学生们有兴趣对全文展开阅读。在课堂上也可以设立“读书小屋”,让学生在“小屋”中选择自己想要阅读的课外书籍。既能在课堂上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又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课外书籍阅读的兴趣,使课外阅读得以具体落实。

四、筛选课外读物将其运用在语文教学中

多数小学生在没有学校和家庭辅助的情况下,选择题材时会倾向于武侠、魔幻、卡通等娱乐为主的课外读物。为防止类似问题,首先,学校和家庭需要按照小学生课本所学内容针对性的选择课外读物,根据每个学龄阶段制定不同的阅读内容。

例如:小学高段学生课本中接触的寓言故事和儿童文学较多,这时在帮助学生选择阅讀题材时,要去参考《伊索寓言》、《汤姆索亚历险记》、《安徒生童话》这些和课本有关联的文学作品,保证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和语文学习内容不脱节,而且这些读物相对通俗易懂、中心思想鲜明,学生更容易吸收故事中的含义。其次,老师要结合课文背景,根据学生兴趣推荐书籍,在以文学类读物为主导的背景下,加入适当的军事、社科、历史、地理等读物。

五、借助课文阅读指导,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是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要适当地引导学生掌握课外阅读的正确方式。语文老师要意识到本学科对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基础语文知识,还要为学生后期发展做好规划。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活动中,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因为好的阅读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新的知识与旧的知识融合,提升学生知识的完整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教导浏览法和摘抄法这两种阅读方法,其中浏览法指的是学生通过快速阅读书籍,能够帮助快速获取自己的需求,是小学生常用的一种阅读方式;而摘抄法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优美的语言、生动的事例、深刻的哲理摘抄下来,此种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另外,阅读方法还有精读法、跳读法、泛读法等阅读方法,这些阅读发放时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具体选择,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是提高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分析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弥补教学不足,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通过科学布置阅读任务,做好学生阅读引导工作,为小学生营造良好的语文阅读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爱上阅读,通过丰富的阅读积累,为自身日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张龙香.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实施策略[J].中华辞赋,2019,(06):182-183.

[2]杨雅欣.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5):140.

[3]顾晓珍.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J].明日风尚,2018,(21):207.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课外阅读小学语文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新课改下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及对策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